国立台湾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101学年度第1学期硕士在职专班

国立台湾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101学年度第1学期硕士在职专班

ID:21625242

大小:134.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0-23

国立台湾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101学年度第1学期硕士在职专班_第1页
国立台湾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101学年度第1学期硕士在职专班_第2页
国立台湾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101学年度第1学期硕士在职专班_第3页
国立台湾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101学年度第1学期硕士在职专班_第4页
国立台湾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101学年度第1学期硕士在职专班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立台湾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101学年度第1学期硕士在职专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101學年度第1學期碩士在職專班課程綱要課程資訊課程名稱(中)兩岸關係與區域政治專題(英)SeminaronCross-straitRelationsandRegionalPolitics課程編號341U6530班次學分數2全/半年半必/選修選修授課教師周繼祥、吳秀玲修課人數不限上課時間星期六(第7、8節)課程加選方式2上課地點國發所206教室博士班核心能力課程網頁碩士班核心能力K、L課程大綱課程目標一、探究兩岸關係性質、定位、歷史沿革和癥結。二、研析區域政治的理論與實際。三、預測未來兩岸關係與國際區域政治的可能發展。課程

2、概述一、課程主題:本課程旨在深入探討兩岸關係與區域政治的發展,藉由各個單元、專題的討論,從不同的專業知識領域和不同的政黨立場觀點,解析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兩岸關係,以及研析中國與台灣周邊國家區域合作之制度背景、理論基礎和政策原則。二、課程要求:本課程以討論為主,由選課學生依個人興趣、專長擇一單元提出報告,供同學進行討論,並參考授課老師評論意見改寫成期末報告。三、預期成果:(一)使學生洞悉兩岸關係的過去、現在和將來,並凝聚國人對兩岸關係的共識。(二)彙整區域政治相關理論,歸納區域政治的運作模式,評估中國與東協進行區域合作後對台灣的影響。(三)對政府大陸

3、政策和國際區域政治運作提供規劃與建言。關鍵字兩岸關係、區域政治課程要求指定閱讀和撰寫報告。OfficeHours(一)會談時間:星期一,18:30-19:30。‚星期二,16:00-17:30。(二)聯絡方式:TEL:2368-8856‚E-mail:choujih@ntu.edu.tw參考書目Panitchpakdi,SupachaiandMarkL.Clifford(2002)ChinaandtheWTO﹕16ChangingChina,ChangingWorldTrade,Singapore﹕JohnWiley&Sons(Asia)PteLt

4、d.Song,Ligang,eds.(2002)DilemmasofChina’sgrowthinthetwenty-firstcentury.Canberra:AsiaPacificPress.丁斗(2001),《東亞地區的次區域經濟合作》,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丁樹範主編(2002),《胡錦濤時代的挑戰》,台北:新新聞文化事業公司。大前研一著、黃碧君等譯(2003),《中華聯邦》,台北:商周出版。王子昌(2004),《東亞區域合作的動力與機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包宗和、吳玉山主編(1999),《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台北:五南圖書出

5、版有限公司。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辦公廳編(2010),《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文件匯編》,北京:人民出版社。李文(2005),《東亞:憲政與民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李榮林、宮占奎,孟夏(2007),《中國與東盟自由貿易區》,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卲宗海(2006),《兩岸關係》,台北:五南出版社。周繼祥(2002),〈加入WTO後的兩岸關係〉,「第十一屆海峽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青島:中國社科院台研所、全國台研會。杭廷頓、柏格(S.P.Huntington&P.L.Berger)主編、王柏鴻譯(2002),

6、《杭廷頓&柏格看全球化大趨勢》,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林佳龍、鄭永年主編(2001),《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台北:新自然主義公司。徐博東主編(2008),《台灣政局發展與兩岸關係》,北京:台海出版社。曹雲華等(2009),《新中國─東盟關係論》,北京:知識出版社。郭偉峰主編(2005),《胡錦濤與兩岸關係新思惟》,香港: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章念馳(2002),《兩岸關係與中國前途》,香港﹕中國評論文化有限公司。章家敦(GordonG.Chang)(2002),《中國即將崩潰》,台北:雅言文化。程又中主編(2006),《地區主義視野下的中國─東盟

7、合作研究》,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談崢、于海江等譯(2005),《他改變了中國─江澤民傳》,上海﹕世紀出版集團。魏后凱(2011),《中國區域政策─評價與展望》,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鄭永年(2000),《民族主義與區域政治結盟》,台北:東吳大學。魏鏞(2002),《兩岸關係互動及整合模式之比較分析》,行政院陸委會專案研究報告。方雷、王元亮(2011),《政治科學研究方法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蔡東杰(2007),《東亞區域發展的政治經濟學》,台北:五南圖書公司。宋鎮照(2007),《東南亞區域硏究與政治經濟學:16現狀、議題、發展與硏究方法

8、》,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評量方式No.項目百分比說明1.平時成績40平時成績佔40%,由授課教師觀察學生在課堂上參與討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