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陈代谢总论与生物氧化

新陈代谢总论与生物氧化

ID:21623948

大小:1.82 MB

页数:71页

时间:2018-10-19

新陈代谢总论与生物氧化_第1页
新陈代谢总论与生物氧化_第2页
新陈代谢总论与生物氧化_第3页
新陈代谢总论与生物氧化_第4页
新陈代谢总论与生物氧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陈代谢总论与生物氧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八章新陈代谢总论与生物氧化第一节新陈代谢总论第二节生物氧化第一节新陈代谢总论一、新陈代谢的概念新陈代谢合成代谢(同化作用)分解代谢(异化作用)生物小分子合成为生物大分子需要能量释放能量生物大分子分解为生物小分子能量代谢物质代谢新陈代谢的共同特点:1.由酶催化,反应条件温和。2.诸多反应有严格的顺序,彼此协调。3.对周围环境高度适应。二、新陈代谢的研究方法活体内(invivo)与活体外(invitro)实验法同位素示踪法3.代谢途径阻断法4.遗传缺欠症方法气体测量法核磁共振波谱法(NMR)三、高能化合物与ATP的作

2、用高能化合物磷酸化合物非磷酸化合物磷氧型磷氮型:肌酸磷酸硫酯键化合物甲硫键化合物烯醇磷酸化合物酰基磷酸化合物焦磷酸化合物一般将水解时能够释放21kJ/mol(5kCal/mol)以上自由能(G′<-21kJ/mol)的化合物称为高能化合物。(1)烯醇式磷酸化合物(例)磷氧型高能磷酸化合物:-61.9kJ/mol(2)酰基磷酸化合物(例)-42.3kJ/mol(3)焦磷酸化合物(例)ATP(三磷酸腺苷)-30.5kJ/mol焦磷酸-28.84kJ/mol磷氮型高能磷酸化合物:-43.1kJ/mol(1)硫酯键型高

3、能化合物(例)非磷酸高能化合物:乙酰辅酶A–31.4kJ/mol(2)甲硫型高能化合物(例)–41.8kJ/molONNNNNH2-HH-OHHO-O-P~O-OOO-P~O-P-O-CH2-O-OOHATP的特殊作用ATP作用:是能量的携带者或传递者,而非贮存者,是能量货币ATP是生物细胞内能量代谢的偶联剂ATP+H2O→ADP+Pi其ΔG0′=-30.51kJ/mo1;当ADP+Pi→ATP时,也需吸收30.51kJ/mol的自由能磷酸肌酸(脊椎动物)和磷酸精氨酸(无脊椎动物)是能量的贮存形式肌酸磷酸激酶

4、第二节生物氧化★有机物质在细胞内氧的作用下,生成CO2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称为生物氧化。又称组织呼吸或细胞呼吸。1.在细胞内,于体温、近于中性的含水环境中由酶催化。2.能量逐步释放,部分存于ATP中。3.分为线粒体氧化体系(真核)和非线粒体氧化体系(原核—细胞膜)。一、生物氧化的特点(一)生物氧化的特点(二)氧化还原的本质——电子转移电子转移的主要形式:1.直接的电子转移Fe2++Cu2+↔Fe3++Cu+2.氢原子的转移AH2+B↔A+BH2(H↔H++e)3.有机还原剂直接加氧RH+O2+2H++2e↔ROH+

5、H2O(1)直接脱羧CH3CCOOHOCH3CHO+CO2丙酮酸脱羧酶(α-脱羧)丙酮酸HOOCCH2CCOOH丙酮酸羧化酶CH3CCOOH+CO2OO(β-脱羧)草酰乙酸生物体内CO2的生成来源于有机物转变为含羧基化合物的脱羧作用。二、生物氧化中CO2的生成(2)氧化脱羧:在脱羧过程中伴随着氧化(脱氢)HOOCCH2CHOHCOOHNADP+NADPH+H+O苹果酸CH3CCOOH+CO2苹果酸酶三、生物氧化中H2O的生成生物氧化作用主要是通过脱氢反应来实现的。代谢物脱下的氢经生物氧化作用和吸入的氧结合生成水。在

6、生物氧化中,碳的氧化和氢的氧化是非同步进行的。生物体主要以脱氢酶、传递体及氧化酶组成生物氧化体系,以促进水的生成。氧化型2H+MH2M氧化型还原型(2H)递氢体NAD+,NADP+,FMN,FAD,COQ还原型递电子体Cytb,c1,c,aa32e½O2O2-H2O脱氢酶氧化酶1、呼吸链的概念代谢物上的氢原子被脱氢酶激活脱落后,经一系列传递体,最后(将质子和电子)传递给氧而生成水的全部体系称为呼吸链(respiratorychain),也称电子传递体系或电子传递链(electrontransferchain)。由于

7、参与这一系列催化作用的酶和辅酶及中间传递体在膜(原核细胞膜、真核线粒体内膜)上一个接一个地构成了链状反应,故常将这种形式的氧化过程称为呼吸链。呼吸链包括:NADH-Q还原酶、琥珀酸-Q还原酶、细胞色素c还原酶、细胞色素c氧化酶NADHNADH-Q还原酶Q细胞色素c还原酶细胞色素cO2琥珀酸-Q还原酶FADH2细胞色素c氧化酶2、呼吸链种类根据代谢物上脱下的氢的初始受体不同,在具有线粒体的生物中,典型的呼吸链有2种:●NADH呼吸链:绝大部分分解代谢的脱氢氧化反应通过此呼吸链完成●FADH2呼吸链:只能催化某些代谢物

8、脱氢,不能使NADH或NADPH脱氢NADHFMNQCytbCytc1Cytcaa3(Fe-S)(Fe-S)O2FADH2(Fe-S)电子传递链各组份的排列顺序II(琥珀酸-Q还原酶)INADHQ还原酶IIIQ-细胞色素c还原酶IV细胞色素c氧化酶3、呼吸链的组成呼吸链中的电子载体以多酶复合体形式发挥功能膜间隙(外)基质(内)琥珀酸延胡索酸(1)烟(尼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