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622045
大小:3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3
《论民事案件的执行难和破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民事案件的执行难和破解近年来,随着国家尊重人权、保障人权理念的加强,公民权利意识的逐步提高,我国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数量呈现逐年增长趋势。随着刑事附带民事案件数量的增多,刑事附带民事案件执行难的问题也突显出来。司法实践中,民事执行难是长期困扰人民法院工作的“顽疾”,而附带民事案件的执行,则成为顽疾中的顽疾,几乎令所有执行法官望而却步。刑事附带民事执行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附带民事执行包括刑事部分执行和附带民事赔偿部分的执行,因刑事附带民事判决既包含刑事部分也包含民事部分。狭义的附带民事执行仅指附带民事赔偿部分的
2、执行。刑事附带民事执行与纯民事案件执行在立案方式和属性上存在不同。实践中,刑事附带民事执行主要通过法院内部刑事审判庭室移交立案和附带民事案件当事人到法院立案庭申请立案。首先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自身具有特殊性,被害人的身体或生命遭受侵害后,其必然也会遭受经济上的损失和精神上的摧残;其次对于严重刑事案件的发生,作为社会管理者的国家负有不容推卸之责,此时再要求附带民事原告人与纯民事当事人一样去依照法律申请立案执行显得过于机械和不近人情。纯民事案件仅具有私法属性,而附带民事案件因依附刑事程序涉及刑事被告人及国家责任,其自身兼有公法
3、和私法的双重属性,在执行时必然不同于纯民事案件的执行,这也决定了附带民事执行中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统计分析表明,大量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中,交通肇事和轻伤害类案件占有很大比重。因交通肇事案件中有扣押的车辆、货物及强制保险金等可期待财产,而轻伤害案件赔偿数额一般较低,且这两类案件一旦附带民事部分达成调解被告人均有机会判处缓刑,故这两类案件中附带民事的调解和判决执行结案率均较高,而这种较高的比率却恰恰掩盖了目前我国刑事附带民事执行中的诸多问题。在一些严重暴力犯罪致被害人重伤或死亡的案件中,附带民事的执行结案率基本为零,现
4、行附带民事制度的缺陷也因此显现无遗。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建立在一个国家较高经济基础和现代司法制度基础之上的诉讼制度。因此,公民受到刑事犯罪侵害后的民事赔偿责任不能仅让作为犯罪人的刑事被告人承担,也应让作为社会管理者的国家来承担。反观我国刑事附带民事制度的设计,民事赔偿责任完全由刑事被告人(部分案件由附带民事被告人)承担,执行不能的不利后果却完全由被害人及其近亲属承担,作为管理者的国家和公民共同生活体的社会完全规避了其应承担的责任。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目前附带民事执行难的问题,应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建立、健全国家对刑事被
5、害人补偿、补助方面的立法;二是建立、健全与立法相配套的各项被害人补偿、救助制度;三是加强国民法治和道德教育,引导建立、健全民间救助机构和体系。这三个方面应互相配合,协调一致,缺一不可。1、建立、健全国家的相关立法,加强对包括刑事被害人在内的社会弱势群体的救助。 (1)附带民事诉讼请求中涉及最多的就是被害人(或其近亲属)今后生活方面遇到的困难,主要涉及养老、育幼、医疗等方面。生老病死是每个人无法回避的自然规律,如何保障被害人及依靠其生活的老人、子女的生活不因犯罪而受到严重影响,如何保障他们的就医治病,就成了被害人及其亲
6、属最担心的问题。因此,建立全民的而非某些特殊阶层的养老、育幼、医疗保障体系是从根本上解决附带民事执行难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2)国家是社会的管理者,负责整个社会的日常运转,公民依靠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在社会中生存。对生活陷入困境的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救助和补偿是国家的一项基本义务,也是国家保障人权的重要内容。目前全国性的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健全,专门针对刑事被害人救助和补偿的制度也尚在试行。在财政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国家应建立优先保障对刑事被害人实施有效救助和补偿的制度。在目前我国“慎用死刑、严格控制死刑”的司法政策下,刑事被害
7、人及其近亲属往往因复仇愿望不能满足,民事赔偿又不能实现,生活陷于困苦之中,而极易滋生对国家和对社会的不满,甚至会因此而仇视社会和政府,从而影响到社会和谐。那些因自然灾害、疾病等原因而生活贫苦的人群,其自身没有这种敌对情绪,对国家和社会的不满情绪相对较小。因此,首先应当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建立、健全刑事被害人及其近亲属救助、补偿优先制度,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弥补他们的经济损失,从而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和谐司法理念。在被害人保护立法方面,我国可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被害人保护法律,使得对被害人的救助、补偿做到有法可依
8、,从立法层面给予被害人及其近亲属这些弱势群体最有力的保障。 2、完善相关程序、制度与现行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相配套,保证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正常运行。(1)在附带民事执行阶段,因为被执行人服刑、出狱后下落不明、无财产执行等各种情况导致案件执行遥遥无期,而申请执行人(被害人)因无其他救济途径,不会轻易放弃而主动申请终止结案,这样就造成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