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7下半年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和答案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7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试题(中学)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在生物实验课上,韩老师自始至终引导学生完成事先准备好的填空题:“实验过程一:从____号烧瓶倒入____号烧瓶……”“显微镜的取镜和放置:右手紧握____左手托住____……”这说明韩老师A.教学理念偏失B.教学态度不端C.教学评价不当D.教育行为失当【参考答案】A(实验课的目的主要是使学生获取间接经验,需要教师具有素质教育的观念,而韩老
2、师则是以学生做题为目的,所以属于应试教育的观念。)2.综合实践活动中,段老师设计了主题为“社会旅游资源”的调查。有部分同学对某座古塔的建筑材料、风格产生了兴趣,在指导大家完成调查报告之后,段老师又引导这部分同学确定了新课题——“古塔建筑材料、风格与保护”。对于段老师的做法,下列评价不恰当的是A.尊重了学生的学习需要B.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C.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D.纠正了学生的研究方法【参考答案】D(段老师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启发诱导学生独立完成课题,并没有将自己的意识强加在学生的学习之上。)3.下列教学用语中,不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是A.“你读得很响亮,若再有感情一点就好了。你
3、再试试。”B.“刚才这位同学概括得不准确,还是我来吧。”C.“这位同学的发言并没有重复前面同学说过的话,有自己的观点,非常好!”D.“请大家想一想,刚才这两位同学报告的结论,有何不同?”【参考答案】B(B选项中的教师主动帮助学生回答问题,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该题回答时可用排除法解答。)4.多年来,曾老师坚持让学生采用反思记录表、学习日志或成长记录袋等多种方法来记录学习过程,并不断指导学生优化记录的方法,曾老师的做法A.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性B.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C.尊重了学生的创造性D.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参考答案】D(首先判断曾老师的做法是正确的,所以排除A.B两项。反思、
4、记录学习过程,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对于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理解,下列选项中不恰当的是。A.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B.社会资源优先向教育领域倾斜C.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D.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参考答案】B(教育优先发展即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要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要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6.中学生邹某上课时玩手机游戏,班主任王老师发现后,当场删除了邹某的游戏账号和他购买的游戏装备,并告诚邹某不要在上课时玩游戏
5、。课后,王老师将手机返还给了邹某。王老师的做法。A.合法,教师有权批评和管教学生B.不合法,侵犯了邹某的财产权C.合法,教师无权没收学生的手机D.不合法,侵犯了邹某的隐私权【参考答案】B(教师没有权利毁坏学生购买的任何产品,该选项说明侵犯了学生的财产权。)7.某地区教育行政部门未经公开招标,直接将当地两所较为薄弱的公办学校移交给一家民办教育集团承办,并规定对该校所有学生按市场价格收费。该地区教育行政部门的做法。A.合法,有利于促进学校本身的内涵发展B.合法,有利于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共享C.不合法,不得以任何名义改变或变相改变公办学校的性质D.不合法,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规
6、避公开招标的原则要求【参考答案】C(教育行政部门做法不合法,排除A.B两项。名校变民校,违背教育均衡发展的需求。)8.某中学规定,凡主动参加所在地区教研室组织的校实验活动的教师,在职称晋升,评优评选中予以优先考虑,该学校的做法。A.合法,有利于教师科学研究权的落实和保障B.合法,有利于教师教学自由权的落实和保障C.不合法,侵犯了其他教师享受平等待遇的权利D.不合法,违反了教师考核评价的客观公正原则【参考答案】A(合法,该校鼓励学校老师参加教研室组织的实验活动,所以有利于教师科学研究权落实。)9.某中学化学老师宋某正组织学生上实验课,学生李某因借用坐在实验桌对面的同学的的钢笔,
7、碰倒了酒精灯,酒精溅在本组同学韩某的手上并燃烧,致使韩某手部皮肤被灼伤。在这起事故中,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是A.学校和宋某B.宋某和李某的监护人C.学校和李某的监护人D.李某的监护人和韩某的监护人【参考答案】C(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应当依法承担相应责任;导致韩某受伤的直接原因是李某碰倒酒精,因此李某也有责任,由于李某是未成年人,因此由其监护人承担赔偿责任。)10.林某长期辱骂、虐待亲生儿子晓光,经有关单位教育后仍不悔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当地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