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宝典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宝典

ID:21615694

大小:239.50 KB

页数:69页

时间:2018-10-23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宝典_第1页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宝典_第2页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宝典_第3页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宝典_第4页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宝典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宝典》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0年中医医师辅导:“治痿独取阳明”的意义“治痿独取阳明”理论,首见于《内经》。《素问。痿论》:“论言治痿者,独取阳明何也?”《灵枢。根结》篇曰:“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合折则气所止息,而痿疾起矣。故痿疾者,取之阳明。”“痿”即痿证,亦称“痿躄”,是指肢体筋脉驰缓、软弱无力,甚至痿废不用的病证,多见于下肢痿弱不用。如《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运主病》说:“痿,谓手足痿弱,无力运行也。”引起痿证的原因有过度悲哀、过思房劳、以水为事等,其病机主要有热盛津伤,或湿热蕴结,四肢筋脉失养,痿弱不用。所谓痿者,萎也,水枯则萎,水湿过多

2、亦萎。故此《素问。痿论》曰:“五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五痿叙论》指出:“随情妄用,喜怒不节,劳佚兼并,致内脏精血虚耗,荣卫失度……使皮毛、筋骨、肌肉痿弱无力以运动,故则痿躄”,并明其病机“痿躄证属内脏气不足之所为也。”对于痿证的治疗,《素问。痿论》提出了“治痿独取阳明”的论点。阳明即足阳明胃经,“治痿独取阳明”是强调脾胃在治疗痿证中的作用。由于“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阳明多气多血”(《灵枢。九针论》),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胃将饮食水谷化生为水谷精微,并藉心肺之气将水谷精微布散全身,润泽肌肤、滑利关

3、节、充养筋脉。“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素问。经脉别论》)。指出筋脉、肌肉、四肢、百骸皆赖五脏精气以充养,而五脏精气津液皆源于脾胃。故《素问。痿论》曰:“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关节也。”宗筋,指众筋汇聚之处,又泛指全身的筋膜,《素问。五脏生成》云:“诸筋者,皆属于节。”宗筋具有约束骨骼、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由于“阳明多气多血”(《灵枢。九针论》),故阳明充盛,气血充足,筋脉得以濡养,则筋脉柔软,关节滑利,运动灵活。而阳明胃的功能又与脾的运化密不可

4、分,如《素问。太阴明论》所言:“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有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因此,脾胃亏虚,气血不足,则宗筋失养,纵缓不收,而见肌肉、关节痿弱不用。正如高世栻所说:“阳明者胃也,受盛水谷,故为五脏六腑之海,皮、肉、筋、脉、骨,皆资水谷之精,故阳明主润宗筋,……痿则机关不利,筋骨不和,皆由阳明不能濡润,所以治痿独取阳明也。” “治痿独取阳明”在临床上,对于痿证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主要表现在:①指导痿证的针灸治疗。“治痿独取阳明”是源于

5、《灵枢。根结》篇“痿疾者,取之阳明”之说。然而细研《灵枢。根结》,通篇皆是论述针灸治疗原理,“治痿独取阳明”是强调在痿证治疗中,针刺取穴应以阳明经穴为主。痿证多由阳明气血亏虚,筋脉失养所致,而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刺阳明出气血”(《灵枢。九针》),即刺阳明可以产生气血、补益气血,气血充足,筋脉得养,痿证则缓。《针灸学》中对于痿证治疗所选处方:上肢“肩鹘、曲池、合谷、阳溪”皆为手阳明经穴位,下肢“髀关、梁丘、足三里、解溪”皆为足阳明经的腧穴,即是明证。②指导痿证的药物治疗。由于痿证多由精气津液亏虚,或湿热蕴结,筋脉失养所致。胃为水谷之

6、海,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亏虚,化源不足,常致痿证。因此,临床对于痿证,多以补益脾胃、增其化源,或清热利湿、养阴生津之法治之。如李中梓曾治高玄圃患两足痿软,神气不足,间服安神壮骨之药不效,改服滋肾牛膝、薏苡仁、二妙散之属,又不效。纯用血药,脾胃不实。诊之脉皆冲和,按之亦不甚虚,惟脾部重取之,涩而无力,此土虚下陷,不能制水,则湿气坠于下焦,故膝胫为患耳,进补中益气倍升麻,数日即愈(《续名医类案。痿》)。又赖良蒲治何女士,筋脉驰纵,皮热口燥,膝胫顽麻,足不任地,舌降脉数。诊为湿热熏蒸,阴经受损,肺热叶焦,灌溉失司。宗《内经》

7、治痿独取阳明之旨,以玉女煎合三妙散加减,6剂热退麻止,津回便润,并能扶杖缓行,10剂步履安详,恢复正常(《蒲园医案》)。此两例验案,一从健脾益气论治,一从养胃利湿入手,皆取得较好疗效,故从不同角度体现了治痿独取阳明、从脾胃论治痿证的原则。   然而应当指出,痿证之成,不独脾胃病变,其它原因亦可致痿。如湿热致痿,“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驰长,软短为拘,驰长为痿”(《素问。生气通天论》);或燥热致痿,“手足痿软,不能收持,由肺金本燥,燥之为病,血液衰少,不能营养百骸故也”(《素问玄机原病式》);或寒湿致痿,“民病寒湿,

8、发为肉痿,足痿不收”(《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或肾亏致痿,“恐惧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痿厥”(《灵枢。本神》)。可见,“治痿独取阳明”并非痿证的惟一治法。因此临证之时,对于痿证,无论是针灸治疗,还是中药治疗,皆应辨证求因,审因论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