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607753
大小:5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3
《志书要充分体现地方特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志书要充分体现地方特色唯物辩证法认为:尤其重要的,成为我们认识事物的基础的东西,则是必须注意它的特殊点。在志书中体现地方特色,是对志书的客观要求,也是第二轮修志中须充分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鉴于篇目是志书的总体设计和基本框架,故篇目体现地方特色是志书具有地方特色的前提和保证。本文结合天津开发区篇目设计体现地方特色问题,谈谈个人体会。 一、明确突出地方特色的重要性 市地方志办公室一直强调,篇目制定要突出地方特色。起初,我们对这一问题在思想上认识不足,处于“若明若暗”的状态。后来,我们联系第一部志书的编修实践,不断加强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第一部志书出版后,业内专家评
2、价最高的是:特篇“邓小平视察天津开发区”;第三篇“盐渍土绿化与环境保护”;第七篇“摩托罗拉”;第十六篇“泰达精神”。经分析,这四篇的共同特征是,比较充分地体现了区域特色。以第三篇“盐渍土绿化与环境保护”为例,天津开发区所在地原系盐场,明末清初开辟,数百年来,土壤侵蚀,含盐量高,1立方米土体平均含盐量4.73%,最高达7%,是植物耐受力的10倍,被专家视为“绿色植物禁区”,群众称栽上花草“一年青,二年黄,三年进灶膛”。第一部志书在这一篇里,记述了天津开发区实施科技兴绿战略,探索盐滩绿化途径,先后解决了替代性新土源、盐碱土壤改良、排盐、遣水等技术难题,取得突破性进展
3、,至第一部志书下限的2000年,天津开发区绿化覆盖率31.3%,人均绿地34.5平方米,受到国家的充分肯定。我们拿出一篇的篇幅专写绿化问题,表现区域特色,集中反映天津开发区提升综合投资环境的辛勤努力,体现了“开放、开拓、励精图大业;求新、求实,众志建新城”的“泰达精神”,收到预期之效。我们进而认识到,一区域区别于另一区域,在于它的特殊性,只有在篇目中体现本区域的特色,才能深刻地反映区域的本质。明确了重要性,就增强了自觉性,我们在第二轮修志时,从一开始就强调体现地方特色的问题,并努力贯穿始终。我们认为,如果说真实是志书的生命,那么特色则是志书质量的关键。 二、找
4、准特色的关键在于深入调查研究 地方特色是客观存在,但不能在客观存在与找准特色之间划等号。就是说,只有当主客观相统一时,主观才能正确反映客观,才能找准特色。我们在制定第二部志书篇目时,走过一段弯路,究其原因就在于主客观的分离。 起先,我们是“闷在屋里想点子,搜肠刮肚找特色”,结果与预想差之甚远。我们这些同志,有敬业精神,有文化功底,有修志知识,之所以没有找准特色,是因为对许多领域的具体业务和情况一知半解,手里的“综合材料多,典型资料少”,凭“想当然”找“特色”。这使我们意识到,在制定篇目的始终,必须贯彻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于是,我们“走出去”,向“知情人”请教
5、,开展调查研究,使问题逐步得到解决。例如,第二篇“经济概要”,起先设“简述”和“战略和规划”、“发展与效益”、“九大产业”、“贸易与合作”四章。后来,我们走访管委会负责人、政策研究室和法制处负责人,请教如何表现经济发展的特色。经深入研究,他们提出增加“产业政策”一章。进入新世纪以来,天津开发区先后制定促进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集成电路设计发展和鼓励创业投资、大型贸易企业和营造中心发展的产业政策,“成龙配套”,形成体系。这在国家级开发区中是极为突出的,是天津开发区经济发展中的“亮点”。据此,我们在修改篇目时增设“产业政策”一章,领导和修志人员反映,
6、加了这一章,抓住了发展本质,体现了区域特色,有“看点”,有“嚼头儿”。 我们体会,突出地方特色的前提是找准地方特色,而找准地方特色的关键在于深入调查研究。 三、解决“船”或“桥”的问题 要到达彼岸,就须解决“船”或“桥”的问题,即寻求妥当的处理方法。我们在篇目中突出地方特色,主要采取如下方法: (一)升格记述 对具有区域显著特色而又篇幅较小的重大事项,进行升格处理,将其位置突出出来,不使其“淹没”在一般章节中。如,至我区第二部志书的下限2010年,天津开发区连续13年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投资环境评价中获得第一名。这在全国是独有的,是天津开发区辉煌
7、业绩的最集中的表现,是最富价值的无形资产。我们就在第一篇前、“综述”后唯物辩证法认为:尤其重要的,成为我们认识事物的基础的东西,则是必须注意它的特殊点。在志书中体现地方特色,是对志书的客观要求,也是第二轮修志中须充分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鉴于篇目是志书的总体设计和基本框架,故篇目体现地方特色是志书具有地方特色的前提和保证。本文结合天津开发区篇目设计体现地方特色问题,谈谈个人体会。 一、明确突出地方特色的重要性 市地方志办公室一直强调,篇目制定要突出地方特色。起初,我们对这一问题在思想上认识不足,处于“若明若暗”的状态。后来,我们联系第一部志书的编修实践,不断加
8、强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第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