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德评价的基本理论问题

论道德评价的基本理论问题

ID:21598865

大小:2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3

论道德评价的基本理论问题_第1页
论道德评价的基本理论问题_第2页
论道德评价的基本理论问题_第3页
论道德评价的基本理论问题_第4页
论道德评价的基本理论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道德评价的基本理论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道德评价的基本理论问题  一、道德评价的含义与特征  1.道德评价的定义  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标准,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所做的是非、善恶的道德判断。从道德评价中可看出:①道德评价是人类社会独有的。动物不存在道德,这是由人与动物的主体性差别所决定的,动物因不能够自觉约束自身行为而难以形成道德标准和做出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因而道德评价也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的,只有人才能够做出道德评价。②道德评价需要一定的道德标准来支撑,它并不是无标准、无依据的。③它具有阶级性、社会性。不同的阶级,道德评价的标准是不完全一样的,以此来进行

2、的道德评价行为也是不同的。同样,在不同的社会中,道德评价的标准也是有所差异的,道德评价标准不会是永恒不变的,也不会是没有共性的,因而,人们的道德评价行为也会随着自身社会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的改变而发生变化。④道德评价的对象不仅限于他人,还包括自我道德评价。自省一直是中国人德行修养的方法之一,是将自身放在与他者一样的位置上,将“自我”视作“他者”,用相同的道德标准对自己所作所为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2.道德评价在当代的特征  (1)道德评价能力的变化性大。道德评价水平的差异性与隐蔽性是显而易见的,每个个体不可能有相同的道德评价水平起点,也不

3、可能永远停留在同一个层次水平上。而且,试图去判断一个人的道德评价能力处于何种水平,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它不像道德行为一样外显,它具有隐蔽性的特征。但在当代,道德评价能力除了具有以上特征,其能力的变化范围也越来越大。现今人们之间有了越来越紧密的社会关系,人类社会生活范围越来越大,人们的观念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与之相关的道德评价行为所面临的社会情况、道德评价主体思想的多元化,使得道德评价主体的思想会随着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情况而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2)道德评价表达媒介的多样化。到近代社会,新兴媒体开始从小众走向大众,人们开始普遍接触

4、具有道德评价性质的报纸、广播等。现代社会计算机、手机的普及化,让人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人们获取信息的能力大大提升,网络表达渠道的逐渐畅通,使道德评价表达媒介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3)道德评价主体的类聚性。类聚是指同类事物汇聚到一起。不同道德评价水平的主体会在交往中表达自身的道德观点,而具有相同道德观点的人更容易再次对其他道德行为进行判断,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因此,道德评价主体往往呈现类聚性特点。例如,一个家庭往往对同一道德事件的观点是相同或相似的;你的同伴与你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往往是相同的。  3.道德评价的作用  道德评价行为的作

5、用一直被人们认为是具有积极性的,如裁判作用和激励作用,即通过对同一种道德行为的评判,对该行为进行褒奖或谴责,促使人们更加自觉、积极、主动地根据社会公认的道德标准调节自己的行为。当然,道德评价基于社会现实,指向未来生活,具有引领人前进的积极作用。  但同时,道德评价方式的运用不当,对品德发展还起着阻碍作用。在当代,道德评价方式运用不当时会产生以下消极影响:①混淆视听。当今社会日趋多元化,各种价值观念并存,主流价值观受到冲击,尤其我国还处在旧的传统道德观崩塌、新的道德观仍在塑造的现状中,不和谐、不稳定的道德评价声音层出不穷,一定程度上会诱导、混

6、淆民众的看法。②道德暴力。从个人角度来讲,道德评价的主体是个人,它的执行者也是个人,个人对道德行为的判断就是其道德评价的实施,这就易形成道德权威的假想。当一个人将自己的想法摆在道德判断的制高点上时,那么这种想法必然是错误的、片面的。这也就形成了道德暴力,即人们的所谓“正当的道德谴责”会对评价对象造成一定的伤害。③加深错误观念。在社会中,我们必须正视人们的道德水平是处在不同层次的,而道德评价是人们观念形态的道德对已行动的道德现实做出的判断,这属于道德认知环节。社会中处于较低层次道德水平的人,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也很难准确、完整,而由于道德评价的特

7、性,这种错误观念更容易在团体影响下得到巩固、深化。  二、道德评价的标准  关于道德评价的标准仍有一些分歧――唯动机决定论者认为应以动机作为主要依据,唯效果决定论者则主张以行为结果为主要依据,而唯手段决定论者则认为手段的不道德最终会损害动机和结果的道德性。但关于道德评价标准的争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已经就动机与效果的关系问题做出了科学解释――动机与效果应该是实践基础上的统一,对任何人进行道德评价,既要看动机,又要看效果,两者要兼顾。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虽然给我们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但是在实践中,我们仍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遇到“‘好心办坏事’

8、算是道德吗”“效果是好的,动机就不重要了吧”“是否应该在动机不良和效果不佳里面找到一定的平衡点”等。关于此,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观点。  (1)动机不良,效果好,并不算是道德行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