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启蒙文学屡遭挫折的几个原因

中国现当代启蒙文学屡遭挫折的几个原因

ID:21558538

大小:69.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22

中国现当代启蒙文学屡遭挫折的几个原因  _第1页
中国现当代启蒙文学屡遭挫折的几个原因  _第2页
中国现当代启蒙文学屡遭挫折的几个原因  _第3页
中国现当代启蒙文学屡遭挫折的几个原因  _第4页
中国现当代启蒙文学屡遭挫折的几个原因  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现当代启蒙文学屡遭挫折的几个原因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现当代启蒙文学屡遭挫折的几个原因一  勃兴于20世纪的中国现当代启蒙文学有两次令人眩目的高潮:一次在“五四”文学革命时期,一次在80年代的新时期。它们以自己突出的个性解放、人格平等、精神自由与思想独立的崭新观念给中国现当代文学带来过辉煌的历史。遗憾的是,这两次高潮持续的时间都不长。始于“五四”文学革命的启蒙文学,在20年代中期就受到严重挫折,到20年代末已是偏离了时代主潮;始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启蒙文学,到80年代中期又受到多方严厉的质疑,至80年代末也被迫走向边缘。  如果把“五四”启蒙文学与新时期启蒙文学简单作一比较,就会发现一些令人深思的现象:二者产生的

2、文化心理氛围如此相同,走的路向却截然相反,而归宿又是惊人的一致。“五四”启蒙文学与新时期启蒙文学都是在一种浓厚沉重的民族忧患意识中产生的。虽然从社会政治的层面来看,两个时期的人们所处的历史环境、所面临的具体历史任务已有了极大的不同:前者处于国破山河难保的民族危机中,人们侧重的是反抗外敌的侵略压迫和清除自身的封建生产关系,渴望的是建立一个独立自主的人民共和国;后者处于全球性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中,人们侧重的是大规模的经济文化建设,渴望的是早日建成一个“民主、文明、富强”的现代化新中国。但从文化的心理层面来看,两个时期又有一致的地方,这就是救亡图存求发展的民族危机感和

3、急于摆脱愚昧、贫穷、落后的紧迫感。正是这种一致性,决定了两个时期的启蒙文学都具有浓厚的功利性,而这种浓厚的功利性又是决定两个时期的启蒙文学不同走向的一个重要因素。众所周知,“五四”启蒙文学是以整体上反对封建历史的吃人文化为起点的,它着眼于“立人”,着力于“改造国民性”,希望通过思想启蒙来创造“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1]但在日益激烈的阶级矛盾和民族危机面前,这场以个性解放、思想自由为中心,以思想文化层面的变革为基本特征的启蒙文学很快就转向了以阶级斗争和集体主义为中心,以社会政治层面的变革为基本特征的革命文学。它的变化趋势是由思想启蒙到政治革命,由文明

4、批评到社会批评。新时期启蒙文学是以揭示伤痕、批判“文革”、反思历史为起点的。与“五四”启蒙文学不同的是,它一开始就带有鲜明的政治批判色彩。而后又是随着激烈的政治性争议,在努力摆脱政治批判模式的过程中显示出其思想启蒙的特点。但它在摆脱政治批判模式之后,同时也就失去了昔日的“轰动效应”,终于迅速地让位于纯文学的探索和通俗文学的侵占,自己无可奈何地退居边缘。二  中国现当代启蒙文学为什么会如此大起大落?两个典型时期的启蒙文学为何会殊途同归?从中国现当代启蒙文学产生和发展的现实环境来看,它既没有产生的坚实社会基础,又缺乏发展的补救条件。 我们论说“五四”启蒙文学,总是以

5、“五四”新文学运动的潮起潮落来表达它高潮时犀利的批判锋芒和落潮时苦闷的彷徨心态。说起“五四”启蒙文学,我们很自然会想到狂人的那个伟大的发现,忘不了狂人那声洞穿历史、震撼后人的呐喊。可是,同样令我们难以忘记的,又是“五四”高潮过后,鲁迅内心的“反抗绝望”的彷徨,使他“落得一个‘作家’的头衔,依然在沙漠中走来走去”[2]的孤独的身影。“五四”启蒙作家的这种巨大的反差说明了什么呢?我以为至少说明了当时全面创造启蒙文学的历史条件并不成熟。其实,对这一点,当时许多启蒙作家都有着清醒的认识。胡适思考变革中国文学多年,但他把自己深思熟虑的思想变成文字时,还是那么小心翼翼地称之

6、为“文学改良刍议”。他在《老鸦》一诗中,甚至把自己比作一只遭人嫌厌的老鸦,在“大清早”向世人宣讲“不中听”、“不吉利”的真理。至于鲁迅在开始启蒙文学创作之前说到的那个著名的“铁屋子”的隐喻,更是充满着对启蒙前途的忧虑。具体说来,可以从这么几个大的方面来看。第一,政治方面,辛亥革命赶走了皇帝,结束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但民主自由的思想远没有深入人心。接着来的有袁世凯称帝,有张勋复辟,更有各霸一方的大小军阀在做着事实上的“土皇帝”。甚至连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对民主与自由也是持保留态度的。孙中山当然不能与上列人物相提并论,他并不是反对民主和自由。但他认为民主和自由不

7、适合中国的国情,在当时的中国,还不能够实行。他说,“万不可”将自由“用到个人上去”,“如果用到个人,就成一片散沙”。[3]孙中山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在一个绝大多数人都想当“皇帝”,连一无所有的阿q都在做着宰割别人的革命梦的国度里,启蒙的政治条件显然是不成熟的。第二,经济方面,当时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虽有发展但力量还太弱小,封建经济仍占着绝对的优势。中国的许多民族资本家是从封建官僚和地主转化而来,他们与封建经济天然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使得本来弱小的民族资产阶级又得大打折扣。“五四”启蒙文学中几乎没有作品着力塑造民族资本家形象,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人们对这一阶层的忽视

8、。而且,当时国民的贫富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