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537888
大小:518.50 KB
页数:50页
时间:2018-10-19
《古代汉语中字与词的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代汉语中字与词的关系《古代汉语教程》第一章第四节、第五节本课程网址:http://fdjpkc.fudan.edu.cn/201819纲要:一、通假二、假借三、异体字四、同形字五、繁简字一、通假所谓古音通假,是指古书中(主要是先秦两汉时期的古籍)音同或音近的字之间的通用或假借。假借是六书之一(详后),是本无其字的假借。虽然假借不像象形、指事、会意、形声那样直接造出新字来,但许多新字是通过本无其字的假借间接造成的。假借和通假的区别是:假借指造字的、本无其字的假借,通假则指用字的、本有其字的假借。一般所谓通假字的产生,纯
2、粹是因为两个字的声音相同或相近,但意义毫不相干。《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啎”写成“寤”,“率”写成“帅”,“赐”写成“锡”。往往本字见存,而古本则不用本字,而用同声之字。学者改本字读之,则怡然理顺;依借字解之,则以文害辞。(清·王引之《经义述闻》)如果说语言中的某个词因为没有相应的书面形式来表示(本无其字),于是就借用与之同音的某个书面符号来代替(假借)尚可理解的话,那么为什么在某个词已有现成的书面形式(本有其字)的情况下,还要弃之不用,而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书面形式来代替就有点让人费解。其始书之也,仓卒无其字,或以音
3、类比方,假借为之,趣于近之而已。受之者非一邦之人,人用其乡,同言异字,同字异言,于兹遂生矣。(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卷一《序录·条例》引郑玄语)将通假字产生的原因归为书写者临时写不出该用的字,于是就用音同、音近的字来代替,而在选用音同、音近字时,又以书写者本人的方言为标准,这固然有合理之处,但若完全把通假字视为偶然的、个人的笔误,也不可取。因为在古籍中,有些通假字和本字的对应关系已经基本固定,存在约定俗成的一面,因而通假字作为先秦两汉时期的一个历史现象,具有社会性的一面。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
4、祭韭。(《诗经·豳风·七月》)“蚤”通“早”,不只见于《诗经》,在《左传》、《孟子》中也见使用,可见“蚤”通“早”在上古已经约定俗成,为社会所公认了。通假字容易使人误入“望文生义”的歧途,产生“以文害义”的不良后果,这是需要注意的。庄公寤生,惊姜氏。(《左传·郑伯克段于鄢》)杜预注:“寤寐而庄公已生。”杜氏望文生义,以“寤”的本义来理解句子,认为姜氏在睡眠中生下了郑庄公,实际上这里“寤”通“啎”或“牾”。生太子寤生,生之难,及生,夫人弗爱。后生少子叔段,段生易,夫人爱之。(《史记·郑世家》)肉腐出虫,鱼一作“木”枯生蠹
5、。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荀子·劝学》)唐·杨倞注:“凡物强则以为柱而任劳,柔自见束而约急,皆自取也。”蒋南华等《荀子全译》译为:“质地坚硬的东西,自然会被拿来作支柱;质地柔软的东西,自然会被用来捆扎东西。”(见该书第7页,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2月)王念孙《读书杂志》:“‘柱’非谓屋柱之‘柱’也,‘柱’当读为‘祝’。哀十四年《公羊传》‘天祝予’、十三年《谷梁传》‘祝发文身’,何、范注并曰:‘祝,断也。’此言物强则自取断折,所谓太刚则折也。《大戴记》作‘强自取折’,是其明证矣
6、。《南山经》‘招摇之山有草焉,其名曰祝余’,‘祝余’或作‘柱荼’,是‘祝’与‘柱’通也。”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辨,辨者不善。(老子,第八十章)尺蠖之屈,以求信也。(周易·系辞下)尺蠖,虫名,北方称步曲,南方称造桥虫,体细长,生长于树,爬行时一屈一伸。通假有两种情形:音同通假;音近通假。说明:本课件对通假字的分析主要依据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增订本),商务印书馆,2010年。音同通假例声符相同孝子不匮,永锡尔类。(诗经·大雅·既醉)锡,借为“赐”。上古音,两字皆从“易”得声,同属锡部,心母。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7、。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老子》第五十七章)忌讳,禁忌避讳。奇物,邪事、奇事。燕王振怖大王之威。(战国策·燕策)今日之事,臣故伏诛。(战国策·赵策一)今日之事,臣固伏诛。(《史记·刺客列传》)声符不同七月食瓜,八月断壶。(《诗经·豳风·七月》)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歸孔子豚。(论语·阳货)大事书之于策,小事简牍而已。(左传·序)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孟子·离娄下》)国中有大
8、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史记·滑稽列传)泛彼柏舟,在彼河侧。髧彼两髦,实维我特。之死矢靡慝。(《诗经·鄘风·柏舟》)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左传·郑伯克段于鄢》)《说文》:“帅,佩巾也。”这里,这里通“率”,“率领”义。不过“率领”也不是“率”的本义,而是其假借义。《说文》云:“率,捕鸟毕也。”段玉裁注:“毕者,田网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