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528387
大小:5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2
《我国普通大学学费现状与对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国普通大学学费现状与对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调查显示,子女教育费用在我国居民总消费中排在第一位,超过了养老和住房。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报告指出:大学学费在近20年的时间里上涨了约25倍。而此间国民人均收入增长不到4倍,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3倍,大学学费的涨幅几乎10倍于居民收入的增长。①本文对此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学费现状对策 :G46:A ResearchonOrdinaryCollegeTuitionSituationand CountermeasuresinOurCountry D
2、IAOQingli (Teachers'EducationSchool,ZhejiangNormalUniversity,Jinhua,Zhejiang321004) AbstractThesurveyofChineseAcademyofSocialSciencesshoption,orethanendoentandhousing.AnotherinvestigationreportfromChinaYouthResearchCenterpointoutuniversitytuitionincreaseofabout25timesi
3、nnearly20years.Butduringtheseperiod,thenationalpercapitaineincreasednomorethan4times,takingoffthepraisefactors,itincreased2.3timesinfact,thatistosay,collegetuitionalmostistentimesofcapitaine.Thispaperanalysesthissituationandputforecountermeasure. Keyeasure 1从我国人均GDP及
4、城乡居民收入变化来看中国大学学费 1.11998年-2007年十年时间我国大学学费的变化情况 我国普通高校生均学费从1998年的1974元开始一直持续上升,从1998年的1974元上涨到2007年的6489元,10年时间内上涨了228.72%。 1.2我国家庭大学学费支出与人均年收入的比例是否协调 1998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5425.0元,2007年达到13785.8元,10年时间增长了154.1%,平均每年增长9.8%;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1998年的2162.0元提高到2007年的4140.4元,10年时间增长了9
5、1.5%,平均每年增长6.7%。而生均学杂费从1998年的1974.1元上涨到2007年的6489.4元,10年时间上涨了近228.7%,平均每年上涨12.6%。除1998年生均学杂费1974.1元低于农村居民全年人均纯收入2162.0元以外,1999年到2007年每一年生均学杂费都远远超过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03年达到最高为191.00%,农村家庭就算不吃不喝也很难供养一个大学生。 2009年3月,中国青年报社调查中心通过新浪X对2157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4.7%的人感觉教育支出已是城乡普通家庭极大负担。36.2%的人每
6、年教育花费占家庭收入的10%-30%,29.5%的人达到30%-50%,12.8%的人达到50%-80%,8.4%的人甚至达到了80%以上。② 1.3学费的上涨幅度是否与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 1998年我国人均GDP为6796元,2007年提高到18934元,10年时间增长了178.6%,平均每年增长10.8%;显然生均学杂费上涨的速度高于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并且1999年以来,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生均学费占人均国民收入的比例一直维持在45%上下,2002年最高达到了49.5%,远远高于发达国家20%的水平。在学费较高的加拿大和美国,学费
7、都不超过人均GDP的10%。《高等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中的标准《高等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中制定的标准为:学费占生均教育培养成本的比例不得超过25%。国际平均标准为学费占人均GDP10%左右。③ 2纵横对比来看中国大学学费 2.1与三十年代中国大学学费及其所占家庭收入比重的比较 20世纪30年代,当时普通工人的月工资通常为16-33银圆之间,平均约为22银圆,国立大学的学费每年约22-40银圆占平民百姓家庭生活费的份额大约5%-10%,或者相当于一个工人一两个月的平均工资。而贵族化的“教会大学”的学费每年约160银圆占平民家庭生
8、活费的份额为35%,即三分之一;或者说,教会大学的昂贵学费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年工资的三分之二。当时有人说,教会学校是培养“高等华人”和“精神贵族”的温房;而北大、北洋师大则洋溢着“平民意识”。④ 2.2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