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523552
大小:31.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22
《作业成本模式与成本企画的差异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作业成本模式与成本企画的差异分析【摘要】作业成本模式与成本企画是目前极具代表性的现代成本控制模式,如何正确认识、评价这两种模式并深入剖析其思想实质,是目前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针对作业成本模式和成本企画在产生背景、成本控制重点、成本控制对象、成本控制时效、信息来源及方法属性等方面所表现出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分析,有助于深入认识现代成本管理控制的实质所在。 【关键词】作业成本控制;成本企画;差异 近年来,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各自的社会文化为背景,发展了新的成本管理思想和方法,并在成本管理的实践中广泛应用,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成本控制模式,其
2、中以作业成本模式和成本企画最为典型。作业成本模式和成本企画模式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但是两者对现代企业成本管理控制所起到的作用和功效是极其显著的。如果对其内在属性和方法机制进行分析,不难发现,两种成本控制模式虽然有着相似的基本属性,但在表现形态和方法构造等方面又呈现出不同的特质,通过比较研究,可以发现二者存在的差异。 一、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 (一)作业成本模式产生的时代背景 1.技术背景。20世纪70年代以来,电脑化设计与制造系统的建立,带来了管理观念和管理技术的巨大变化,适时制生产系统(JIT)应运而生。适时生产系统采取由后向前拉动式的生产系统,即以最终满足顾
3、客需要为起点,由后向前进行逐步推移来全面安排生产,它需要企业供、产、销的各个环节尽可能实现“零库存”,要求整个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能像钟表一样相互协调,准确无误地运转,使之达到很高的效益和效率。JIT的实施,直接导致了作业成本法的形成和发展。 2.社会背景。从消费者角度看,人们日益追求个性化的消费,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提高适应性,及时提供更加多样化、更具个性的产品和服务。企业不得不放弃传统的大规模批量生产方式,而改用能对顾客多样化需求做出迅速反应的制造系统——弹性制造系统(FMS)。因此,变革传统成本管理会计方法已不可避免。 3.现代生产环境变化对成本计算和成本控
4、制提出挑战。在自动化和JIT时代,成本计算的基础成本结构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一方面,生产自动化使单位产出的直接人工费用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另一方面,间接制造费用呈多样化趋势。针对成本结构的变化,采用传统的变动成本法已经失去了成本计算的意义。同时,由于间接制造费用的增加和多样化,采用完全成本法就有了必要,这就不可避免地涉及间接费用的分配问题。在柔性制造系统多品种少量生产的条件下,重复的作业大大减少,标准成本会计下的差异分析这一成本控制手段也逐渐失去功效。 (二)成本企画模式产生的时代背景 1.外部驱动。成本企画是日本型成本管理模式的核心和精华。20世纪60年代初期
5、,日本丰田汽车公司首先在市场消费调查的基础上预测汽车将成为人们的一大消费需求,于是率先制定出制造“大众汽车”的计划,并从售价入手,挖掘内部降低成本潜力,从产品制造推向产品规划、设计和试制阶段,以扩大降低成本的空间。成本企画正是源自于日本丰田公司的新车开发和车型更新中。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中,日本籍此机会扩大了国际市场份额,其成功的秘诀主要得益于能够大幅度降低成本功效的成本企画。之后,以汽车业为中心,成本企画在日本的许多行业中得以迅速推广并发展至今。成本企画的产生、发展是以大型跨国公司为载体的,以国际市场竞争为外部推动的,是外部的市场竞争给成本企画注入了第一驱动力
6、。 2.内部条件。日本的组织管理体制具有综合性战略管理体制的特征,它由工作团队精神、可视性管理、多功能化、全员质量管理、定期信息传导系统等构成。对于成本企画的组织管理体制,可由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透视。第一,组织管理体制运作的文化基础——集体主义。第二,组织管理体制运作的形态——水平管理。如在成本企画阶段,成本会计人员与企画设计人员通过反复商讨以实施成本企画;在成本改善阶段,现场作业人员与管理人员协作一体进行成本管理和价值工程分析。因此,水平管理有利于疏导集体主义所内含的潜能释放,促成了全员参与和信息的交互式传递和运用,从而能够形成个人以组织为中心的协作局面。 作业
7、成本模式是宏观经济环境下的产物,而成本企画则产生于特定的微观经济环境中,并且取得了卓越的管理成效。 二、成本控制的重点不同 (一)作业成本控制的重点在于“作业” 作业成本模式是一种全新的管理观念和方法,它认为企业是由一系列的作业组成的集合体,企业不再以“产品”或“市场”来定义,而是以其所发生的“作业”来定义,“产品”或“市场”只不过是一种表象,“作业”才是实质。作业成本法以“作业”为核心和起点,把重点放在每一作业的完成及其所耗费的资源上。它通过作业分析,溯本求源,根据技术与经济相统一的原则,不断改变作业方式,重新配置有限资源,从而达到持续降低成本的目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