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517449
大小:57.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2
《浅谈小学数学小数加减法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数学小数加减法教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数学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我们的数学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学生去“解读”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还原教材的本来面目,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科书上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下面是本人在《小数加减法》教学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数加减法;数学教学 【】G623.5【】B【】1001-4128(2011)04-0135-0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小学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与合作
2、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对于《小数加减法》的学习,学生有一定的计算基础,知道整数加减法列竖式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算起,满十进一,减法不够减时要从前一位退位。如何运用知识迁移,让孩子自主学习,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是我在备课时一直思考的问题。 在小数加减法的教学,有时会觉得教师教得累,学生也学得累。究其根源我觉得我有以下几点问题。 1教师对课程能力的认识浅薄,教法缺少灵活 教师的课程能力观念仍然呈现“知识中心”的理性倾向,固守“课程即教学科目的总和”的思维定势。在教师课程能力的价值上,奉行以知识传递为取向的价值管,把知识传授能力的重要性强调到极
3、点。在课程活动中,紧盯成绩,有时便采取课程活动的“灌输主义”行为,实施“结构化”和“封闭式”的权力型课程活动方式。 2教师缺少对教学设计的严密安排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学设计,应从“静态设计”走向“动态设计”,从“固化设计”走向“弹性设计”。教师应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或引导学生有意义的接受新知,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智慧感悟;或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经历对所学知识的“再创造”,实现数学思维的自主放飞。但由于教师缺少活用教材的经验,教学设计安排得不合理,教师从学生的反馈中发现学生掌握不理想,于是就一遍一遍重复。除了自我感觉多讲能让学生明白,自我中心外,并没有实在的效果,而且还导致拖堂,
4、影响到了学生的休息时间,从而影响了下一节的课堂效率。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在教学过程,我们要注意一下几点: 首先,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计算的必要性。 在学教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常常计算错误。我觉得不仅仅是因为学生粗心,不认真,而是因为他们没有体会到学习计算的必要性,所以我觉得应该把解决问题的过程与学习加减法计算结合起来,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计算的必要性;如《买书》就是一个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问题,其实它的计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相同,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这样算”,在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结合购物情境来理解:3.2元11.5元=14.7元有很多方法,(1)3元11元
5、=14元,2角5角=7角,14元7角也就是14.7元。(2)3.2元是32角,11.5元是115角,32115=147角,也就是14.7元。(3)用竖式计算,通过比较,发现(1)、(2)比较好理解,而(3)为什么小数点要对齐,打通了知识的迁移,而且也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应用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的有效途径。在讨论小数加法的多种算法的过程中,揭示这些不同的算法的共性,即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也就是相同数位的数才能相加。这也是理解小数相加时为什么小数点要对齐的根据。学生只要理解了这一点,就能把整数加减法的经验迁移到小数加减法了。 3抓住算理本质,重组教材,促进新知的内化建构
6、 小数加减法教学的切入点是“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全课因此始终围绕这一算理为主线。为了沟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计算算理上的一致性,我们大胆改编课本中的素材,去掉了教材中2004年雅典奥运会跳水的素材,改成学生常见的三件文具。用意在于,学生根据情境所提供的数学信息,提出的一步加减法计算问题中,出现小数加减小数。教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作为今天研讨的话题。学生列竖式板演后讲清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特别是相同数位对齐这个核心算理,为探究新知做知识铺垫。然后对比引入新知,学生凭借已有经验尝试练列竖式计算。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去判断、分析、理解、建构小数加法正确的计算方法
7、,内化计算小数加法时要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的要求。这部分教学设计时就想成为本课的亮点之一,但是实际在上时,各环节间联系不够严谨、学生的兴趣没调动起来,本节课中学生对退位减法的掌握还不够扎实。 4关注学习过程,注重学习方法和策略的指导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从关注“教”到关注“学”,从而进一步关注“人”的发展。所以我们的数学课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的过程,并不能局限于教材所提出的问题,而是让学生们自己提出问题,根据已有的经验尝试解决问题,并且为自己的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