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512331
大小:67.7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22
《浅谈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当代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当代意义和谐共赢等,这些都是现代文明精彩背后的阴影部分。如若要解决这些棘手的问题,不妨从前人的智慧中寻找答案。我国传统美学思想强调人与万物和谐统一,重视人的精神境界与追求,这种独特的人生感悟对于解决当前的危机与困惑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关键词:美学思想;王夫之;天人合一中图分类号:J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6)12-0132-02自工业革命开始,人类社会的物质追求得到极大地满足,现代文明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与篇章。但是工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以及所谓的“科技万能”观念,却使得整个人类社会的精神状态略显浮
2、躁,随之而来的是精神上的空虚与心灵上的落寞,无形中使得人与人、人与自然的距离愈来愈远,各种社会矛盾与冲突更加激烈。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则讲究的是人的内心通过抒发与宣泄,拥有一个良好的身心环境,并在此基础上追求生命的境界甚至对生命自身的超越,强调人只有与人、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这一理念在王夫之的音乐美学思想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我们探讨王夫之的音乐美学思想,就是想从中找到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线索与脉络,无疑是希望从遥远的时代来寻找一种解决的途径与方法,试图探索来自前时哲人的力量。精神与思想有时是一种无穷的力量
3、,可见又不可见,但是却又可以解决当代的一些问题。一、王夫之音乐美学思想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晚号船山,明清之际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王夫之的前半生,社会的动荡与自身油然而生的使命感使他始终在为国家而努力奔走,被苦难所笼罩着。但是,这并没有击垮他。正是因为王夫之一生中经历了别人所不曾经历过的痛苦,才使他有了与众不同的思考方式与动力,并将后半生的精力都投入到读书、著书之中。丰富的学术思想成果与独到的中国古代文艺美学思想见解,使王夫之成为了明清之际学术思想上的一座高峰。王夫之辩证的看待先人的理论成果与学术方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4、在对中国古代的文艺美学思想进行深入的探宄之后,加以批判的继承,并进行了大量的艺术创作实践,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成为中国古代文艺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王夫之的音乐美学思想可以说是其文艺美学思想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这一部分主要来源于王夫之对中国文艺美学思想的批判与吸收,以及对中国古代艺术创作实践的总结。首先,王夫之从“乐”的根源探索,提出“乐”到底如何而来的问题。他认为音乐来源于前代流传下来的音乐,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情绪的抒发息息相关,民间音乐与人们的劳动生活是“音乐”的重要来源。其次,王夫之从哲学的高度与社会功能等方面,提出“音乐”具有一定的功能性。王
5、夫之指出了“乐”这种审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净化人的心灵与维护社会稳定的一种重要手段。我国自古崇尚“礼”与“和”,“乐”也是实现“礼”与“和”的重要手段。王夫之曾说“乐”凝聚了天地间“清刚粹美之气”,可以“养其未有用之心为有用之图”,并认为这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保持创造活力的必备条件。同时“乐”也是“顺民之气而劝之修养”的最佳方式。因此“乐”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生产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在我国古代社会,“乐”通常与“礼”相关,这时的音乐称为“礼乐”。“礼乐”一词的使用,间接地表示了乐的价值。王夫之曾说“礼乐饥不可得而食,寒不可得而
6、衣;亦奚用此哉?”“礼乐”在人饥饿的时候不能食用,在人寒冷的时候不能御寒,它为什么还要存在、有何用途呢?从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在培养一个治国之才或者才智非凡之人时,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大量的灌输各种治国方法或体系,而是需要进行一些审美教育。这时的审美教育并不是单纯的教人认识美、发现美,而是通过对“乐”“舞”的认识或者思考,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情绪,拥有一颗平静的心态。并且在平时的言行举止中实在的践行“礼”,为他人做出自己的表率。对王夫之的音乐美学的研宄,是进一步理解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把握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要求,也是理解传统
7、文化的重要基点之一。王夫之音乐美学思想体系作为一种历史资源,其中的许多观点与内容仍然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索,这是研宄中国传统美学当代意义的重要理论来源。尤其是王夫之对于音乐作用的研宄与论述,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与研究视角,具有重要价值与现实意义、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当代意义王夫之音乐美学思想虽然只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十分微小的一部分,但是却可以以小见大。从王夫之的音乐美学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一些基本观点,比如“天人合一”思想与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等。这些观点为我国当代的美学建设与社会文化建设提供思路,为当
8、前尖锐的社会矛盾指明了新的方法。(一)“天人合一”思想对于天人关系的谈论,自先秦起就从未停止。这是研究中国传统哲学不可回避的基本问题,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