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讨论与表演

阅读、讨论与表演

ID:21509549

大小:4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22

阅读、讨论与表演_第1页
阅读、讨论与表演_第2页
阅读、讨论与表演_第3页
资源描述:

《阅读、讨论与表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阅读、讨论与表演  在传统的文学课中,教师担负起全部的讲解分析工作,教师竭尽全力将自己所了解的背景知识、文学常识、专家对作品的各种评论以及自身对作品的感受灌输给学生,学生在课堂上成了被动的容器。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必须改革文学教学的方法,将“目的论”与“过程论”有机地结合起来,重视语篇理论的指导作用,确立学生在文学教学中的中心地位。    一、阅读    阅读是作品与读者的背景知识与思维能力相互作用的过程,即学生运用知识和技巧探索意义的过程。通过阅读作品,学生能学会并掌握许多技巧,如预测、分析篇章结构、把握主线索、根据语篇意义猜测意图和言外之意(meaningbeyondthelines)

2、,利用上下文猜测词义、调节阅读速度等。因此,在文学教学中,教师不应一开始就从外围知识(extrinsicknomaticalpetence),社会语言能力(sociolinguisticpetence),表意技巧能力(strategicpetence)和话语表达能力(discoursepetence),并强调指出学语言的目的不仅是学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增强运用语言的能力即语用能力。文学作品内容丰富,语言优美,蕴含了丰富多样的语言运用情境。而学生对于作品的理解是见仁见智的。这些意见(opinion-gaps)的存在,使学生有交流的欲望,也就是说他们有交际动机和言语意向。教师此时适当适用这一教学言

3、语情景,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好课堂讨论;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有助于他们在口头上运用,巩固已掌握的语盲知识;使学生通过交际进一步提高用英语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  其次,讨论作品的写作技巧。讨论作品的写作技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写作能力。在学习ThomasHardy的TessoftheDurbervilles时,可要求学生讨论:通过哪些方法来描绘女主人公的心态?假如你是,你怎样描绘?在这样的讨论之后,学生对于如何在不同的时间、环境下体现人物的心理变化有了深刻的认识。  再次,还可以联系自我进行讨论。让学生联系自我的情况对作品进行讨论使得言语

4、情景更为逼真,学生更加有话可说。D.H.Lawrence在他的SonsandLovers中所塑造的Paul一辈子都未能走出母亲情爱的影子,因而母爱与情爱的矛盾始终摆在他的面前。爱情是一个永恒、美丽的主题。讨论自然是热烈、长久的。许多作品都直接或间接地表达了某一社会时期的某种习俗观点。引导学生对这些观点进行评论,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表演    文学作品的可表演性很强。在阅读、讨论作品之后再进行表演,学生对于作品的理解进一步深化,而教师则可以在学生的表演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协调配合能力等都在表演中得到提高。因为,要将一部文学作品以表演

5、的方式展示出来,首先,必须将它改写、编剧。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就必须思考:台词是否合乎那一时代的风格,是否表达了作品的主题,是否遗漏了一些想要表达的意思;语言是否规范,是否符合舞台语言的要求。其次,在表演中,学生必须想到自己的表情、动作、话语如何体现时代的特征,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内心活动。在这样的思考与言语实践中,学生的语用能力得到增强。  在表演这一环节中,教师是观众和评价者。教师要认真的,培养社会需要的素质型人才的。所以,实施素质性教育是社会客观的需求,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启发式教学,是经过实践检验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一种科学的教学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运用科学艺术的课堂

6、教学方法,不但能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的科学知识,而且同时着重培养了学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成长与自我发展的能力,避免了学生离开课堂就无法提高自己的消极现象。  总之,作为教师,应当努力学习和掌握启发式教学这一科学的教学指导思想,在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和学术修养的同时,科学地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艺术性,充分调动和鼓励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学会自我定向、自我选择、自我管理、自我评价、自主学习。授人以渔,将学习工具教给学生,将学习自主权还给学生。不仅仅使课堂学习充满创造力,更要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充满创造力。这是素质教育的必经之途,也是学生成长的必

7、经之途。    参考文献:    [1]辛继湘.体验教学研究.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  [2]吴刚平.关注资源、学科与课堂的统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倪亚音.试论外语教师的综合素质.教育与职业,2007,(32).  [4]吴松年.当代教学素质论.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