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音乐舞蹈史诗”六十年

新中国“音乐舞蹈史诗”六十年

ID:21498777

大小:59.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22

新中国“音乐舞蹈史诗”六十年_第1页
新中国“音乐舞蹈史诗”六十年_第2页
新中国“音乐舞蹈史诗”六十年_第3页
新中国“音乐舞蹈史诗”六十年_第4页
新中国“音乐舞蹈史诗”六十年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中国“音乐舞蹈史诗”六十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中国“音乐舞蹈史诗”六十年一、所谓其名在〈舞蹈大辞典》中,“音乐舞蹈史诗”的注解为:一般指结构宏大的,以音乐、舞蹈、诗歌、舞台美术为艺术手段,概括地表现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的表演艺术形式。它根据统一的主题和完整的艺术构思,利用诗歌朗诵和舞台美术,把各个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音乐、舞蹈核心创作的音乐、舞蹈贯穿起来,艺术地再现历史生活场景,使观众从中得到教育、感染和鼓舞。新中国创作的音乐舞蹈史诗主要有三部:一是在1949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而创作了《人民胜利万岁》®;二是在1964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周年,在周恩来倡导下创作演出〈冻方红》;三是在1

2、984年庆祝建国35周年之际,创作演出了《中国革命之歌》,这部音乐舞蹈史诗概括地表现了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十二次代表大会的半个多世纪的艰辛光辉的历史进程。音乐舞蹈史诗作为一种结构宏大、手段多样且综合性极强的表演艺术形式,适合全面地、有历史深度地反应特定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追溯其形之始,早在1954年,便诞生了为“庆祝中国人民政协协商会议开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创作的《人民胜利万岁大歌舞》。创作组光未然同志拟定全篇结构,确定了用歌、舞、诗的综合形态分幕表达人民胜利喜悦的慷慨壮歌。全篇分为开场锣鼓(由河北民间歌舞改编,表现人民战斗胜利气概)、红旗飘扬(进军舞

3、)、支援前线打胜仗(四姐妹夸夫)等十段。从艺术表现形式上看,已具备了后来“音乐舞蹈史诗”的歌舞基调、结构逻辑和功能意义,但还没有使用诗歌作为串联每段节目之间的搭建手段。不过应当指出的是,光未然先生字斟句酌的诗体歌词,使“大歌舞”具备了传统文化中‘‘诗、乐、舞”一体的艺术韵味要义。追溯其名之始,‘‘音乐舞蹈史诗”似与一部朝鲜大型歌舞《三千里江山》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I960年,解放军总参谋长罗瑞卿率领中国军事代表团访问朝鲜,同行的还有空军司令员刘亚楼。访朝期间,朝鲜方面为他们演出了一场名为〈(三千里江山》的大型歌舞。演出的气势非常宏大,其中,大多数曲目是由战争年代的

4、歌舞改编加工而成。回国后,根据刘亚楼的指示,空政文工团创作了《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此后,周总理在看过《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和上海的《在毛泽东的旗帜下高歌猛进》后,便产生出了想要创作一部以歌舞为主的大型文艺节目向1964年国庆节献礼的想法,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创作排演被提上了国务院的议事日程。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由此诞生。它集歌、舞、朗诵和幻灯背景为一体,共含舞蹈、歌舞、表演唱和大合唱35个,革命歌曲39首,朗诵18段,不同场景33个。有些段落以舞蹈为主,有气势磅礴的大型集体舞,有载歌载舞的歌舞,也有优美动人的独舞。有些段落以歌唱为主,有两千多人的大合唱,

5、有少先队员的童声合唱,有情节生动的表演唱,也有小合唱和著名歌唱家的独唱。史诗根据内容的需要,表现形式不拘一格,一切从内容出发,尽量发挥了各种艺术之所长,排除了艺术上的各种束缚。追溯其实之始,“音乐舞蹈史诗”之核心在于:其一,“纪功舞蹈”的社会价值;其二,且乐且舞且诗的审美价值。这种核心要义与西周初年周武王所作之“六代舞”一脉相袭。从布局谋篇的思维模式和乐舞所承载的历史分量上说“六代舞”囊括了黄帝的《云门》、唐尧的《大章》、虞舜的《大韶》、夏禹的《大夏》、商汤的《大濩》以及周武的《大武》,用5/6的笔墨梳理、盘点、祭奠先祖,又添入本朝《大武》以示继往开来。这与〈冻方红

6、》的从‘‘苦难的年代”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之歌》的从‘‘鸦片战争”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及《复兴之路》的从‘‘山河祭”到“大潮曲”实属古今相袭。‘‘六代舞”用于宗教祭祀等庄严而神圣的礼仪活动,《东方红》创作于建国15周年,满载着新中国成立的全副喜悦和人民当家做主各行各业起步发展的时代脉冲。仲国革命之歌》诞生之时四害既除,人心甫定,但伤痕累累、疑虑尚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六中全会以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为指导,及时地从政治上、思想上回答并解决了若干带根本性的重大现实问题和历史问题,《中国革命之歌》值此应运而生。60年过往,一个国家的发展已入花甲之年,《

7、复兴之路》既遵循传统,回顾了战争年代的峥嵘岁月,又侧重用3/5的笔墨凸显了和平年代下的国家建设征程,激励当代青年以革命的名义想想过去,在国际间科技化竞争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为祖国而战、为复兴而荣……这种团结、凝聚、感召、振奋的社会功能,亦是分毫未减。从文化传统上讲,我们今天所熟悉的‘‘舞剧”、‘‘歌剧”等是更多偏向戏剧“讲故事”的舞台形式,是我国宋元以降杂剧一脉的分野,相形之下,“诗、乐、舞”合一的传统更源远流长,植根文化厚土之中。从作为先声和创作起点的‘‘大歌舞”,到明确提出‘‘音乐舞蹈史诗”概念,其中‘‘音乐舞蹈”四字明确了载歌载舞为其主要的手段依托;‘‘史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