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就是“号脉”-

中医诊断就是“号脉”-

ID:21482956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2

中医诊断就是“号脉”-_第1页
中医诊断就是“号脉”-_第2页
中医诊断就是“号脉”-_第3页
中医诊断就是“号脉”-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医诊断就是“号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医诊断就是“号脉”?  路新宇下载论文网  中医养生文化学者,执业中医师,毕业于长春中医药大学针灸专业,精于经络养生,推崇中医四化:即专业化、通俗化、简单化、实用化。    人们认为中医最神奇、玄妙的是切脉,有些病人面对医生时,常常把手腕往脉枕上一放,一言不发,看医生通过号脉对自己的身体情况说得准不准,以此来判断这个医生的医术是否高明。其实这是对中医的一种误解。    号脉不过是看现象  古代医家经过长期的观察、实践,将脏腑在手腕部定位:左手从腕横纹向上,食指、中指、无名指依次排开,中指置于桡动脉上,由远及近分别称为左寸脉、左关脉、左尺脉,对应的是心、

2、肝、肾;右手从腕横纹向上的右寸脉、右关脉、右尺脉,对应的是肺、脾、命门。(见左图“寸口脉指示图”)  医家总结出脉的27种跳动形式,每种脉象如何跳动、相应的形式、指下的感觉代表什么情况,在李时珍所著《濒湖脉学》上以歌赋的形式介绍得非常详细、清楚。  比如滑脉,“滑脉如珠替替然”,这个脉在指下的感觉就像小珠子滚动的样子,出现滑脉时古人总结:“滑脉为阳元气衰,痰生百病食生灾。上为吐逆下蓄血,女脉调时定有胎”。说明滑脉主:体内有痰;如果适龄女性身体状况良好,无其它不适而出现滑脉,基本上是怀孕了。医生只要熟练掌握27个脉的跳动情况、所代表的疾病特点,在实践中融会

3、贯通,将收集到的各脏腑信息综合判断,就能准确了解人体的真实情况。    诊断仅凭号脉是不够的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四诊合参,《难经?六十一难》说:“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什么意思呢?  “望而知之谓之神”是说一看就知道来人脏腑内在的偏差,有什么毛病。像扁鹊见齐桓公时,通过望就知道“疾在骨髓”,没几天齐桓公不治身亡。现在很多医生都把《史记》的记载当成传说了,完全没有自信。其实普通医生也可以通过望面色、面相、形体大致确定患者的身体状态。  “闻而知之谓之圣”,古人认为“闻诊”是听的本领。我国古代音乐采用五个

4、音:角、徵、宫、商、羽,在五行中与肝、心、脾、肺、肾相对应。肝应角,其声呼以长;心应徵,其声雄以明;脾应宫,其声漫以缓;肺应商,其声促以清;肾应羽,其声沉以细。  正常的声音特点是清晰洪亮、音调抑扬顿挫,和畅自然,这是脏腑精气充盛,气血平和的表现。听一个人说话,什么音多,什么音少,然后就能判断这个人脏腑的虚实寒热,这是一门大学问。据说有的大夫,不用见来人、号其脉,通过打电话,听一段话,然后方子就开出来了。他靠的就是闻,不过这门学问已经濒临失传了。  “问而知之谓之工”,很多有经验的中医师看病时会问很多问题,如果是一个有心的患者,应该记得大致询问的顺序是遵

5、循着明代医家张景岳的《十问歌》来进行的:“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辩,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这里寒热、头身、饮食都和病人的感受有关。  通过多方信息的收集,综合判断内在脏腑情况,在古人看来只是工匠的水平;“切而知之谓之巧”,也许古人是说,切脉的方式只是用了一些小技巧、小窍门而已。现在的许多中医把脉只看寸口脉,而古人是要看人迎脉(颈动脉)、趺阳脉(足面)了解胃气的情况,太溪穴了解肾气的情况,这种全面了解脉象的方法称为古脉法,因为复杂用者甚少。  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综合判断才会对身体脏腑情况做出正确了解,

6、所以如果找中医看病,还是要配合一下医生,尽量多提供自己的身体信息,也许你不经意间的一句话会使医者豁然开朗,切中要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