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475197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2
《浅议社会主义荣辱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为依据,在充分总结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础上,对我国当今社会正确荣辱观的高度概括而构建的道德思想体系,它以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而且也体现着时代的需要。 关键词:社会主义荣辱观传统文化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界委员联组讨论时强调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他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总结为“八荣八耻”,“八荣八
2、耻”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更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对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荣辱观的界定 荣辱观是人们关于荣辱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根本看法,关于“荣”与“辱”,《说文》曰:“荣,桐木也。一曰屋梠之两头起者为荣。”段玉裁注曰:“檐之两头轩起为荣,故引申凡扬起者为荣。”关于辱,《说文》曰:“辱,耻也。”综合上述解释,“荣”即社会对个人行为的褒扬与赞许,也就是“荣誉”和“光荣”;“辱”则是用来形容社会对个人行为的贬抑与嘲讽,也就是“耻辱”或“羞辱”。 社会主义荣辱观
3、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为依据,在充分总结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础上,对我国当今社会正确荣辱观的高度概括而构建的道德思想体系,以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 人之所以为人,在于知荣辱。人只有知荣辱,才能明是非、辨美丑,才能使自身真正有别于动物。对此孟子说:“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1]“无羞恶之心,非人也。”[2]“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3]朱熹将此解释为:“耻者,吾所固有羞
4、恶之心也。存之则进于贤,失之则入于禽兽,故所系为甚大。”[4]又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5] 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了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观十分重视“仁”、“义”、“礼”、“智”、“信”。管子有云:“国有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6],这席话足以证明管子对“礼”、“义”、“廉”、“耻”的重视。在他看来,一个国家只有其社会成员将礼义廉耻作为道德规范的自觉行动时,社会才会安定,国家才能得以保存。 孟子说:“仁则荣,不仁则辱”[7],这里,他不仅在“‘仁’与‘不仁’的
5、对立之中凸显了‘荣’与‘辱’的差别与对立,强调了二者之间的不可通约性,指明了‘仁’与‘荣’、‘辱’之间的内在关联”[8],而且也说明了“仁”在德性中的重要性。 在“义”与“利”的关系上,荀子说:“先义后利者荣,先利后义者辱”。[9] 人们的思想、行为、言论等能否符合社会伦理规范和道德标准,都会影响到荣辱的结果。小到家庭孝道、修身养性,大到社会礼仪、治国平天下,都与荣辱密切相关。如“材性知能,君子小人一也;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若其所以求之之道则异矣。”[10]又如:“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11],再如“
6、父母虽没,将为善,思贻父母令名,必果。将为不善,思贻父母羞辱,必不果。”[12]另如:“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13] 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的继承。“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是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思想的继承与发扬;“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对“民贵君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对“仁者不忧,知者不惑”;“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对“勤能补拙”;“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对“和为贵”;“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
7、为耻”对“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对“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对“不以奢为乐,不以廉为悲”。 三、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社会的现实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也十分注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一方面是因为在现实中地方政府往往只顾抓经济而忽视精神、文化建设;另一方面是因为当今社会电子通讯设备的普及及互联X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信息的传播和获得渠道异常广泛,不良信息对人们的荣辱观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另外,目前社会上一部分党员、干部的不良行为,甚至违法行为也极大冲击
8、着社会成员的荣辱观。目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在一些人身上泛滥,少数人思想混乱,道德缺失,是非、善恶、美丑混淆,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底线伦理崩溃”,即一些人内心深处耻感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