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层建筑框剪结构设计

探讨高层建筑框剪结构设计

ID:21474509

大小:5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2

探讨高层建筑框剪结构设计_第1页
探讨高层建筑框剪结构设计_第2页
探讨高层建筑框剪结构设计_第3页
探讨高层建筑框剪结构设计_第4页
探讨高层建筑框剪结构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讨高层建筑框剪结构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探讨高层建筑框剪结构设计:框剪结构体系具有较大的侧向刚度,布局灵活,有利抵抗水平力,在地震荷载作用下又能较好地吸收地震能量,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因此被广泛用用设计中。本文针对高层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层建筑;框剪结构;设计  1工程概况  某商业楼位于广东东莞,为地上14层地下一层建筑,建筑屋面结构高度46.2m,底层层高为4.5m,标准层3m。地上地下总建筑面积1.8万m2。标准层活载展厅功能取为3.5kN/m2,办公楼取值2.0kN/m2,机房取7.0kN/m2。考虑隔墙自由布置特点,活载增加每延米墙重/3的数值。  考虑大空间及结构高度的需要,结构抗力体系

2、为框剪结构。2、3层结构平面如图1,标准层结构平面如图2。由图可见,因甲方建筑外观的要求,建筑北侧及东侧墙面因安装玻璃幕墙及建筑效果缘故,不允许设置剪力墙,只能在西部南部及楼梯间布置剪力墙以控制位移。但楼电梯间布置也较偏,这样造成了结构质心和刚心不重合,造成了扭转不规则。但从平面规则性和竖向布置规则性角度看,结构均属于较为规则,无开大洞大凹进也并无明显竖向刚度突变。  主要设计条件计算参数如下:结构安全等级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地震加速度为0.10g。场地类别为IV类,场地土无液化,特征周期按上海规范取0.9S,风荷载基本风压0.55kN/m2,地面粗糙度为B类。初步计算下,剪力墙

3、承担抗倾覆力矩均在50%以上,因此按框架剪力墙类型来决定抗震等级。因此,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1.2及6.1.3.1条,决定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剪力墙为二级。结构计算采用PKPM-SATWE软件进行。框架剪力墙结构按高规考虑0.2调整系数。顶部塔楼地震力放大系数取2.0。    图12、3层结构平面图    图2标准层结构布置图  2设计计算分析  2.1位移控制  根据抗震规范,弹性位移角应控制在1/800以内。另根据地方抗震规范,首层弹性位移角应控制在1/2000以内。  2.2结构规则性要求  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比不得超过1.5,宜控制在1.2范围内,第一扭转周期与第

4、一平动周期比值应小于0.85。并不出现竖向刚度突变,剪力墙上开洞宜对齐。因属于扭转不规则结构,应考虑双向地震下扭转效应。  2.3刚度比要求  地下室刚度大于首层刚度2倍,应采用剪切刚度计算方法计算,且地下室范围为主体结构45放脚投影线确定。  2.4消除连梁抗剪不满足及超筋现象  剪力墙连梁虽然在计算中考虑使其首先产生塑性铰,并计算内力重分布。但实际模型计算中,连梁起到的作用是将每层分配到的地震力传递给墙肢,时常出现抗剪不够的情况。调整主要是考虑整体规则性的情况下,加强连梁抗剪能力。  2.5初步计算分析  考虑以上计算要点,整体考虑下,本工程Y向剪力墙布置在X方向上布置尽量做到均匀,

5、使结构重心与剪力墙刚心基本重合。而X向剪力墙,由于建筑布置的缘故,剪力墙集中于南面,两心有一定偏差,将造成一定扭转。经过计算,基本结果如下:  X向位移角1/945,Y向1/812,已满足。且首层位移角控制在1/2100,也满足上海地方抗震规范要求。因地下室人防墙体较多,1层与地下室刚度比在剪切刚度计算方法下控制在32%左右,已满足2010年抗震规范要求。X方向地震作用下,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比值最大为1.26,Y方向地震力作用下,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比值在1.23。虽然属于扭转不规则,但并未超越1.5倍的限值。  在8、9层的边跨剪力墙连梁处,出现了连梁抗剪不满足。出现于A

6、轴边跨。截面为350×500,抗剪截面不满足主要出现在8~10层。最大剪力为631kN,而抗剪能力0.25fcBho=545kN,不满足。  3优化设计分析过程  3.1第一次优化设计  将该处两根连梁放大至350×800,抗剪计算得到了满足,但是出现新的问题,Y向位移角扩大至1/769,最大位移节点出现在东南侧角部(见图2),不能满足规范的要求。同时,扭转效应也迅速增大,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比值扩大至1.44,显然向更不利方向发展。2层底部加强区,电梯间处,出现墙暗柱超筋。同时在南部楼梯间连梁也出现抗剪不足。这一现象证实了引言中所述,框架剪力墙结构各项计算结果数据往往密切相关,不

7、可能只进行局部调整就满足整体结构的抗力要求。因此,不得不进行第二次调整。  3.2第二次优化设计  一般位移不足的调整方法,通常为对最大位移处的进行加强,在本工程中,采用放大角柱处的柱大小和剪力墙厚度方法。将该最大位移节点处柱放大至800×800,墙宽放大到400(建筑所允许的最大墙宽)。经过计算,位移虽然有所变小,但是仍旧不在规范允许范围内,位移角1/788,而且,连梁抗剪不满足的问题仍旧存在,最大位移与平均位移的比值还是在高位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