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心理学相关论文优秀范文欣赏(共3篇)

新闻心理学相关论文优秀范文欣赏(共3篇)

ID:21465923

大小:76.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0-22

新闻心理学相关论文优秀范文欣赏(共3篇)_第1页
新闻心理学相关论文优秀范文欣赏(共3篇)_第2页
新闻心理学相关论文优秀范文欣赏(共3篇)_第3页
新闻心理学相关论文优秀范文欣赏(共3篇)_第4页
新闻心理学相关论文优秀范文欣赏(共3篇)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闻心理学相关论文优秀范文欣赏(共3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闻心理学相关论文优秀范文欣赏(共3篇)第1篇:传播心理学的体系构建与发展第四届全国新闻与传播心理研讨会暨中国社会心理学会新闻与传播心理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年会,于2002年11月1日至4日在湖南省张家界市举行。来自全国16个省、直辖市的43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一批社会心理学专家加入了新闻与传播心理学研究的行列,带来了一股清新的学理空气。大会收到论文56篇,涉及新闻心理、传播心理、广播电视心理、互联X心理和广告心理等几大方面;其中既有对基本理论的探讨,又有应用方面的研究,既注重抽样调查,也注重实证分析。  新闻心理学相关论

2、文优秀范文欣赏(共3篇)第1篇:传播心理学的体系构建与发展第四届全国新闻与传播心理研讨会暨中国社会心理学会新闻与传播心理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年会,于2002年11月1日至4日在湖南省张家界市举行。来自全国16个省、直辖市的43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一批社会心理学专家加入了新闻与传播心理学研究的行列,带来了一股清新的学理空气。大会收到论文56篇,涉及新闻心理、传播心理、广播电视心理、互联X心理和广告心理等几大方面;其中既有对基本理论的探讨,又有应用方面的研究,既注重抽样调查,也注重实证分析。随着社会发展与传播手段的日益现代化,

3、传受双方更需要交互式沟通。一些学者在上世纪末先后提出过构建我国传播心理学的设想。在这次会议上,广西大学新闻系虞达文教授提出了积极的建议:新闻学是大众传播学的分支;大众传播学又是传播学的分支。似乎不宜一步到位直接建立传播心理学,可先建立与新闻关系更密切的大众传播心理学。要构建一门学科的理论框架,必须先弄清它的学科从属、领域范畴。传播心理学属于心理学分支,从领域来看,它是传播学的边缘学科,应以社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思维心理学等相关原理作为主线;作为传播学的边缘学科,它应以大众传播研究的五个层次:传者—信息—传媒—受众—效果,作

4、为横向的基本构架。华中理工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申凡教授认为,我国对传播心理学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80年代末,主要以新闻心理研究的形式呈现出来的,虽然研究方法单一,但是它研究的传者(记者、编辑)心理、受众心理,研究的采访、写作、编辑活动中的心理规律,在当时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对新闻学研究起到补充、拓展领域的作用;第二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直接以传播心理学的形式展开的,虽然研究方法日益严密与科学,但是内容要么与传播学理论重复、重叠,要么是对传播中的心理术语简单解释,这些研究尚不能达到补充传播学与拓展传播学

5、研究空间的作用。申凡教授建议,可以从对传播学研究拾缺补漏的地方入手,开拓自己的领域;也可以把传播学中已有的心理研究作为起点,再向纵深方向研究。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再逐步构建自己的话语体系与理论框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林之达研究员发表了对传播心理学建构革新的想法。他认为:用普通心理学理论框架中的原理来观察、解释传播(包括传播的各外延)领域中的心理现象,结果把这些领域中有机联系的心理系统切割成互不联系的零碎心理现象。本研究采取另一种思路:第一步,考察、揭示了传播系统与心理系统原来是人类精神生产流水线上紧紧相扣、不可分离的工序,传播的天职就是为心

6、理系统输送精神能源材料,心理系统的使命就是把传播系统送来的信息,通过一系列心理反应,转化成与信息异质的心理能,心理能外化为人的行为,行为做功,便产生了传播的社会效果;第二步,沿着传播领域各心理系统本来有机联系着的脉络建构传播心理学(包括新闻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宣传心理学在内的各分支学科)的理论框架。北京广播学院国际传播学院陈卫星教授的发言,从帕洛·阿尔托学派的基本原理出发,探讨传播心理的建构过程。帕洛·阿尔托学派的语用学理论是要把传播作为一个被整合的社会现象来考察,把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考虑,从元传播入手,从非传播的模态找出传播的

7、可能性。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周庆元教授认为,整个20世纪,对于新闻与传播心理研究对象的认知历程可归纳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孕育期,可称为“采访对象说”,这是20世纪初期关于新闻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基本认识,代表人物是邵飘萍等;第二阶段是萌生期,可称为“受众心理说”,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新闻学者提出要对受众心理进行研究,代表人物是安岗、陈朗等;第三阶段是草创期,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张骏德、刘海贵合著的《新闻心理学》正式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新闻心理学专著,尽管不成熟不完善,然而它初步提出了新闻心理学的框架结构,开创了新闻心理学研

8、究的崭新时代。这一时期的汪新源先生提出了“记者为主说”;第四阶段是发展期,可称为“认识主体说”,酝酿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成熟于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主要代表有刘京林等。对于传播心理学与新闻心理学的关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