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莫在“跟随”中丢了个性

阅读:莫在“跟随”中丢了个性

ID:21455264

大小:4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22

阅读:莫在“跟随”中丢了个性_第1页
阅读:莫在“跟随”中丢了个性_第2页
阅读:莫在“跟随”中丢了个性_第3页
资源描述:

《阅读:莫在“跟随”中丢了个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阅读:莫在“跟随”中丢了个性江苏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210000)曹海永[摘 要]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体会、欣赏与评价往往众口一词,其思维的角度、语言的表达惊人的相似。新课程背景下,强调阅读个性化,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内容、阅读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获得独特的理解、感受和价值取向。[关键词]阅读 个性化 自主[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 1007-9068(2015)01-027在我的阅读记忆里,始终难忘的是一个“毛毛虫实验”。那是在法国,科学家法伯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摆放了一些毛毛虫,让它们首尾相接围成一个

2、圈,与此同时在离花盆周围6英寸的地方撒了一些它们最喜欢吃的松针。由于毛毛虫与生俱来的“跟随者”习性,它们一只跟着一只,绕着花盆行走了一圈又一圈。时间慢慢地过去,一分钟、一小时、一天……毛毛虫就这样固执地兜着圈子,一走到底。在连续7天7夜之后,它们饥饿难当,筋疲力尽,结果全部死去了。在总结这次实验时,法伯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毛毛虫如果有一只与众不同,它们就能够马上改变命运,告别死亡。”掩卷沉思,我不禁愕然: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我又在干些什么呢?我的学生们是不是也在重蹈毛毛虫的覆辙,会不会也再次上演毛毛虫的悲剧?毛毛虫的悲哀在于它们只知道盲目跟随,却丝毫不注意那四

3、周的绝佳风景,甚至在濒临饿死的边缘也不能发现旁边的松针。我们的学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让我们关注一下孩子们的阅读吧!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引领”下,我们的学生变得超然脱俗,他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考辅书”。越来越多的莘莘学子读死书。让人瞠目结舌的是死读书——他们坚信读书可以成材,于是死记硬背、死抄苦练,还乐此不疲,并踌躇满志。当然,结果只能小脸发白、小眼发呆、小嘴不开、小手发麻。情感的熏陶淡化了,思想的启迪褪色了,审美乐趣的享受荡然无存了!僵化的标准答案束缚了多少学生,阉割了他们多少珍贵而富有灵性的发现!盲目机械的阅读,冷却了情感,快速造就了一大批情感匮乏

4、的“复读机”“跟读器”。于是,我们的语文课就成了学生们齐唱的“同一首歌”。阅读的理解与体会,阅读的欣赏与评价,往往是千人一面、众口一词,其思维的角度、语言的表达竟惊人的相似,如出一辙。用教育者的眼光审视,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语文课堂缺失的正是个性、灵性以及生命的激情,说到底,就是缺失了学生自己!这样的语文课堂,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很热闹、很繁荣,但这种“热闹”“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莫大的悲哀:盲从,缺乏独立思考,认识肤浅……长此以往,孩子的阅读个性又怎能获得发展并得以发扬,形成独立的人格呢?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是学生通过一连串“读书——感悟——表达”的行为链条

5、,接受和超越文本的连续过程;是学生满怀激情地踏上语言的桥梁,去谛听、晤见并触摸其灵魂的过程;是学生与进行心灵对话,获取智慧、经验和情感的过程。其实“阅读是个人的事情,字字句句都要由自己的心灵去默默感应”(余秋雨《阅读建议》)。语文是最富激情、最有灵性、最宜实践的一门学科。文本的意义、形象和价值应该是和读者共同建构的,是阅读主体以已有的知识和生活阅历、经验为基础,自我感悟而生成的。然而,长期以来,民族文化的“大一统”意识、传统教育的师道尊严以及应试思想的束缚和误导,犹如一座牢笼僵化了师生的思想,扼杀了教学的个性,窒息了灵动的创造。事实上,文本丰富的人文内涵孕育了

6、文本解读的多样性;尤为重要的是,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生活阅历和心路历程,面对文本自然会各取所需,产生不同的阅读期待视野和成效。“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课程标准的这一理念,无疑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回归。阅读个性化强调的是阅读主体通过自主选择(阅读内容、方法等)、自主合作、自主探究,从文本中获得独特的体验、感受、理解和价值取向的一种倾向。它主要表现为:引发个性化的生活感应,触动个性化的思维过程,产生个性化的心灵震撼,获得个性化的思想启迪等。其基本特征在于阅读主体的自主性,阅读实践的探究性,

7、阅读方式的多元性,阅读取向的选择性,阅读过程的调控性,阅读结果的差异性。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我们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的同时,充分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使个性发展有更深厚的根基,个性展示有更丰富的内涵。英国教育家洛克不止一次地表达这样的观点:“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像他们的脸一样各不相同,正是他们每时每刻地表现自己的个性,才使得今天这个世界如此精彩。”个性的魅力就在于心灵的涌动,智慧的闪光,激情的飞扬以及生命活力的呈现。让我们倾注人文情怀,用心灵走进学生,

8、倾听学生的“天籁之音”,鼓励学生大胆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