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435262
大小:5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2
《浅谈勃拉姆斯《c小调第一交响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勃拉姆斯《C小调第一交响曲》勃拉姆斯是德国古典主义音乐最后的代表人物。他的一生虽只写了四首交响曲,但仍被称为贝多芬以后的最伟大的交响曲作家之一。其中的《第一号交响曲》被世人称为《第十号交响曲》,所谓“第十号”是指本曲续接于贝多芬“不朽的九大交响曲”之后的一部能和贝多芬交响曲相提并论,登峰造极,光芒四射的力作;勃拉姆斯在写这部作品时也曾说过“已经有了一部C小调(指贝多芬第五交响乐),不再需要另一部”,这既反映了他在协作时感到贝多芬这个巨人的压力,同时表明了他这部作品和贝多芬的联系---作曲家故意在交响曲的最后一个乐章引用了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中“欢乐颂”的曲调,因此
2、该交响曲后来被彪罗夫称为“贝多芬第十交响曲”也有其必然性。勃拉姆斯的《c小调第一交响曲》从1862年写出第一乐章到1876年最后完成,其中断断续续、发发复复,前后有十五年之久,这十五年间,一方面伴随着德国社会生活的矛盾,阶级关系的变化斗争,作曲家试图在自己第一部交响曲中寻找并再现那种斗争的英雄主义精神;而且可看出勃拉姆斯所花的心血之多,绝不是一味复古,而是在继承情况下进行革新创造。可以说,c小调第一交响曲作品不是贝多芬,不是海顿,就是具有独特风格的勃拉姆斯。首先,在表现手法上,他的交响曲运用结构匀称的四个乐章的古典写法,四个乐章的结构关系也完全按照传统的排列,这也会使人
3、想到贝多芬的交响乐。再次,构思和逻辑方面,作曲家从第一乐章的矛盾不安,挣扎搏斗,经过二、三乐章的悲痛、幻想和期待,到终曲乐章的胜利和欢呼,这一过程表现出来的探求理想、摆脱苦痛、走向光明的哲理思想,和贝多芬交响乐中矛盾斗争的辨证发展也是一脉相承的。第三,很多音乐家在谈到勃拉姆斯这首交响曲的终曲时,都会认为没有比此更接近贝多芬晚期风格的作品了,尤其是使用“欢乐颂”似的怀旧主题,这不可抗拒的旋律直至终曲。勃拉姆斯与贝多芬性情相似,伹他并没有模仿,而是从内心深出挖掘,所以创作出来的东西让人们觉得很亲切和熟悉。因此很多评论上提到了,勃拉姆斯让人们又想到了贝多芬交响乐的风格,首要的
4、就是作品中都会有果断而局尚的严肃,贝多芬的首乐中具有强烈的伦理道德,甚至在欢乐时也是严肃的__这也体现在勃拉姆斯的作品中,因为勃拉姆斯此作品就有贝多芬这样比较阴暗的一面。勃拉姆斯被称为"新古典主义者",其创作执意献身于古典主义音乐,比同时代任何人都更接近贝多芬精神,是德国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最后一位。“他把一切华丽的装饰和空洞的辞藻从他的器乐作品中无情地剔除出去,特别反对近现代管弦乐的感官色彩性的优美音响”。复调和变奏技巧的充分发挥,在发展固定乐思时,用了古典主义音乐的重要手法之一--变奏,给交响乐的结构增加了一个新的、起凝聚作用的因素,其交响乐保留了贝多芬的转调、调性关
5、系诸原则。作为非作曲专业,我没有很过硬的作曲和声技巧,因此不能很细节的去总结这样的一部交响乐作品,拿来作品,还是感性认识为先,直tl的感受音乐。我想到了我作为钢琴专业的学习,也需要接触大量的各类型的音乐作品,在我们练习的作品,一定要以client的音乐感受为主,这太重要了,就像勃拉姆斯这部《c小调第一交响曲》一样,连外行都能在第一次听时感觉出精彩的对位和出色的重奏,感觉到这作品的神奇和独特,而不用以特别专业的角度去分析,而情感上的共鸣就会支持自己始终投入到音乐中。因此我想有时作曲家的创作技高超另世人惊叹是一方面,伹只有创作出来的音响和乐感也一样出色,才能真正的流传千古。
6、每个人都与勃拉姆斯的创作一样,都是独特的个体(风格),多用心感受,挖掘音乐家的思路,结合自己的特点,更好的服务我们自己的音乐。获奖情况:本文获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艺术教育论文类二等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