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逻辑思维在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逻辑思维在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ID:21434426

大小:5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22

浅谈逻辑思维在政治教学中的应用_第1页
浅谈逻辑思维在政治教学中的应用_第2页
浅谈逻辑思维在政治教学中的应用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逻辑思维在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逻辑思维在政治教学中的应用河北省南和县第一中学李莹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牛.的思维能力,是提高政治课实效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教学中要把握高中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进而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逻辑思维政治教学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逻辑思维在政治教学中的应用”这一课题浅谈如下自己的看法,敬请各位同行与专家指正:1什么是逻辑思维逻辑思维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反映现实的过程。它与形象思维不同,是用科学的抽象概念、范畴揭示事物的木质,表达认识现实的结果。逻辑思维是一种确定的,而不是模棱两可

2、的;前后一贯的,而不是自相矛盾的;有条理、有根据的思维。在逻辑思维中,要用到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方法,而掌握和运用这些思维形式和方法的程度,也就是逻辑思维的能力。2逻辑思维在政治教学中的作用2.1有助于正确理解、掌握一系列概念间的关系。政治学科中的许多基木原理往往是概念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也容易混淆。例如:新事物与新产生的事物,学生经常会错判,而且搞不清错误的原因所在,我就运用概念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让学生首先把握: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有着远大前途和强大生命力的东丙。这不是以时间先后来区分的,因此,它既可以是新

3、产生的,也可以是以前产生的;同时,对新产生的事物进行分析,指出新产生的事物既可是符合客观规律、有着远大前途和强大生命力的东丙,也可能不是的,也就是说新产生的事物既可能是新事物,也可能不是新事物。因此,新事物和新产生的事物之间是交叉关系,纠正了同学中存在的毡含关系、排斥关系的错误认识。2.2有助于培养学生勤学善思的学AlAl惯,形成正确、辩证的思维方式。经常性地在教学过程中滲透逻辑知识,使学生不仅喜欢用逻辑知识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也逐渐养成运用逻辑知识进行思辩的4惯。我经常组织课堂小型论辩活动,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趣味逻辑知识讲座,从兴趣着手,不断提高学生学

4、〉」逻辑知识的积极性,进而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和分析解题能力。冋学们在分析政治课的论述题和分析题时,能规范地用归纳法或演绎法进行答题,既可以把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观念有条有理地组织表达出来,同时,也可以击破一些偷换概念、偷换论题的错误论点,增强思想政治课的说明力和说服力。3加强逻辑思维在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的策略3.1提高教师的抽象逻辑思维的水平。教师必须懂得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的形式。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和学生思维开启的点拨者,教师必须在掌握好学生的思维特点的基础上,然后,依据教材的特点和逻辑要求,紧扣教材,层层推进,让学生在学到具体知识的同吋,掌握分析问题和解

5、决问题的逻辑思维方法。3.2要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好教材的逻辑主线。教师不仅是要用严谨的逻辑方法来启发学生,根据已知的知识推演出新的知识,更是深刻分析好讲授内容的基本线索,紧紧抓住章节之间、段落之间以及知识点之间的逻辑思维内在关联性,这样才能突显重点,突破难点,层层推进。把握好逻辑主线,也有利于难点的突破和理解。比如突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这一难点吋,就必须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吋代背景和旧哲学的基本特征。在讲解吋,必须引导学生注意分析十九世纪30耀40年代无产阶级产生,自然科学发展和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前提和条件的内在逻辑

6、关系,而时代造就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又是超越以往旧哲学特征的逻辑起点。从而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来无产阶级斗争的实践,自然科学发展的实践,德国古典哲学的理论实践。反过来,这种实践观又指导了无产阶级革命,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实践表明,教师通过这样的逻辑分析论证,才能给学生鲜明的印象。只有把握好逻辑思维主线,详讲或略讲都是围绕主线展开,详略得当,才能突出重点,紧扣主题;也只有把握好逻辑思维主线,层层深入,分析论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才能突破重点,达到讲好-堂政治课的效果,完成教学S的,因此,把握好教材的逻辑思维主线是上好思想政

7、治课的基础,如果不是这样,不注重教材知识结构内在的逻辑联系,而仅仅只注重个别知识的分析,这样就很难使学生将零散的知识有机地组织起来,形成前后有因果逻辑联系的知识体系。3.3要把握好课堂教学语言的逻辑表达形式。逻辑要求课堂教学要做到语言表达概念明确,判断得当,推理准确,符合逻辑思维规则。概念要明确,这是讲好一堂思想政治课的基础。每一节课,每一个框题,都有一些概念,有吋这些概念正是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明确概念,注意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是十分必要的。判断得当是准确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条件。在讲课过程中,不仅要注意简单判断的全称判断,特称判断以及负面判断的

8、准确运用,而II也要注意复合判断,特别是一些带有条件判断的准确运用。如果不掌握好逻辑条件判断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