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433063
大小:2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1
《电力知识问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电力知识问答 1、电气设备发生火灾时,可带电灭火的器材是哪几种? 答:1211二氧化碳四氯化碳干粉(回答2种算对) 2、按触电事故发生频率看,一年当中哪几个月份事故较集中? 答:6~9月 3、安全电压较高是多少伏? 答:42伏 4、通过人身的安全直流电流规定在多少以下? 答:50mA 5、通过人身的交流安全电流规定在多少以下? 答:10mA 6、触电紧急救护法时,首先应进行什么?然后立即进行什么? 答:触电解救;人工呼吸。 7、我们厂防止直击雷的保护装置有几种? 答:避雷针;避雷网;消雷器。 8、电线接地时,人体距离接地点越近,
2、跨步电压越高,距离越远,跨步电压越低,一般情况下距离接地体多少,跨步电压可看成是零。A:10m以内B:20m以外C:30m以外 答:B 9、低压验电笔一般适用于交、直流电压为()V以下。 A:220B:380C:500 答:C 10、施工现场照明设施的接电应采取的防触电措施为()。 A:戴绝缘手套B:切断电源C:站在绝缘板上 答:B 11、被电击的人能否获救,关键在于() A:触电的方式B:人体电阻的大小 C:触电电压的高低D:能否尽快脱离电源和施行紧急救护 答:D 12、消除管线上的静电主要是做好什么? 答:接地 13、什么叫安
3、全电压? 答:在各种不同环境条件下,人体接触到有一定电压的带电体后,其各部分组织(如皮肤、心、脏、呼吸器官和神经系统等)不 发生任何损害时,该电压称安全电压。 14、影响电流对人体伤害程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主要因素有:电流的大小,人体电阻,通电时间的长短,电流的频率,电压的高低,电流的途径,人体状况。 15、运行中的电动机停机后再起动,在热状态下允许热起动多少次?在冷状态下允许连续起动多少次? 答:1次;2~3次 16、施工用电动机械设备,应采用的保护措施为? 答:必须采用保护接零,同时还应重复接地。 17、电气安全措施有哪两部分?
4、答: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www.pw0.cn 18、脱离低压电源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答:(1)切断电源;(2)割断电源线;(3)挑拉电源线; (4)拉开触电者;(5)采取相应救护措施。 采取以上措施时注意必须使用符合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 19、送电时投入隔离开关的顺序是什么? 答:先合母线侧、后合线路侧。 20、动力配电箱的闸刀开关可不可以带负荷拉开。 答:不可以。 21、在有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使用手持式或移动式电动工具时,必须采用什么样的电动工具? 答:有防爆措施。 22、凡在潮湿工作场所或在金属容器内使用手提式电动用具或照明灯时
5、,应采用多少伏安全电压? 答:12V。 23、电动机试机时,可不可以一起动马上就按停机按钮?为什么? 答:不可以。起动电流是额定电流的6~7倍,马上停机会烧坏开关。 24、我厂的电动机大多是防爆电动机,防爆等级一般是什么? 答:dIIBT4 25、我厂的防爆电动机,是不是防水电动机? 答:不是 26、当工艺负荷没有达到额定负荷时,电动机是不会过负荷的,对吗?为什么?答:不对。介质变化、机泵故障,电机故障均会导致过负荷。 27、为什么不办火票、临时用电票就不允许接临时电? 答:临时用电属于产生火花的用电,易造成触电安全事故,易造成起火爆炸事
6、故,必须办理火票、临时用电票,对施工现场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才可以接临时电。 28、室内照明线路的用电设备,每一回路的总容量不应超过多少kW?(1)1;(2)2;(3)3。 答:(2) 29、插座容量应与用电负荷相适应,每一插座只允许接用几个用具? 答:1个电工之家 30、工作地点相对湿度大于75%时,则此工作环境属于易触电的环境:(1)危险;(2)特别危险;(3)一般 答:(1) 31、为防止静电火花引起事故,凡是用来加工、贮存、运输各种易燃气、液、粉体的设备金属管、非导电材料管都必须 (1)有足够大的电阻;(2)有足够小的电阻;(3)接地
7、 32、电动工具的电源引线,其中黄绿双色线应作为线使用。(1)相;(2)工作零线;(3)保护接地。 答:(3) 33、保证电气检修人员人身安全较有效的措施是。 (1)悬挂标示牌;(2)放置遮栏;(3)将检修设备接地并短路。答:(3) 34、从安全角度考虑,设备停电必须有一个明显的——。 (1)标示牌:(2)接地处;(3)断开点。 答:(3) 35、设备或线路的确认无电,应以指示作为根据。 (1)电压表;(2)验电器;(3)断开信号。 答:(2) 36、配电盘(箱)、开关、变压器等各种电气设备附近不得。(1)设放灭火器;(2)设置围栏;
8、 3)堆放易燃、易爆、潮湿和其他影响操作的物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