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425136
大小:6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2
《浅析后现代主义“课堂生态”的特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后现代主义“课堂生态”的特点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基础部外语教研室辽宁大连116018摘要:木文以研宄后现代主义“生态教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探讨了“课堂生态”的特征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从而为外语教学创新和改革带来启发和促进作用。关键词:后现代主义生态特点后现代主义生态教学观提侣教师以生态理念为指导,尊重个体的生命价值,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实践者,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深入研究后现代主义“课堂生态”的构建对大学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一、后现代主义“课堂生态”观的理论基础1.教
2、育生态学理论。生态学关注生物体和生物体所处的生存环境,研究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教育生态学是生态学原理与方法在教育学中滲透和应用的产物。1976年美国的LawrenceCreming提出了“教育生态学”的概念,即“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与自然、社会、规范、生理和心理等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作用规律,它还研究构成整个教育生态系统的人、教育活动、环境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课堂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学环境构成的微观的生态环境。师生是课堂牛.态主体,课堂上各种物理因素和心理因素构成了课堂生态环境,而课堂生态主体
3、之间以及课堂环境之间存在各种生态联系,共同使课堂成为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生态课堂主张民主、自由、宽容和谐的课堂环境,主张师生之间平等对话,课堂上师牛.互动交往,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活动,改变学生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角色。生态化师生关系以和谐井生为核心,以学生的“生命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在教学实践中师生间交往、对话、体验、宽容和建立通感。1.生态多样化理论。生态多样化理论认为,生物的繁衍和发展需要各种生物品种的共冋作用,食物链条的完整性是重要条件。将生态多样化理论与高等教育相结合,提出:“正如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和经济发展的基础
4、一样,高等教育的生态多样性是维持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平衡的基本要素,也是提高高等教育生态承载力的重要保证。高等教育生态多样化是一个过程。”生态多样化理论尊重了生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与教学中“以人为本”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不约而同。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学生的差异性,正确认识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并II有利于学生的互相促进。2.情感过滤假说。人本主义心理学家Maslow和Rogers认为,情感和认知是人全面发展的两个必备条件。学生要增进学:>」动力,提高学效率,需要自尊、放松、愉快等积极的情感;相反,消极的情感体验如自卑、紧张
5、、焦躁不安、怨天尤人等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主动性,不敢正视面对的闲难,不敢交流,导致学习效率大大降低,师生关系紧张,难以实现有效沟通。Knshen认为影响学习的情感因素有学动机、自信心和焦虑感。适度的情感焦虑奋利于学生的学习,而过度的焦虑会降低学W效率和语言W得速率。和谐的课堂氛围是非常重要的心理环境,学生在非常愉悦的氛围下学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学生的课堂满意度,更加冇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二、基于后现代理论的“课堂生态”特征后现代的生态观强调整体性的课程观,主张课堂与社会关系发生转变,取消课堂和社会的人为划界,主张将课堂融入社会
6、。同吋,后现代教学注重知识之间的关联性,主张对学习经验、自然界以及对生活本身的关注和热爱。在教学实践中,以系统的、生态的观点来构建和谐的课堂教育生态的观点也随着人们对大自然生态现状的忧思而日益得到重视。1.生态课堂的师生“交互性”。在后现代教育的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合作的探究者和平等的对话者,师生之间进行非对抗性的讨论、合作调查和问题探究,避免“传授”知识。课堂是一个学生和教师及其他相关教学元素相互依存的整体,具有以教学活动为主体的师生“交互性”。教学过程的本质首先在于这是一个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的过程。生态课堂通过主体的积
7、极行动,能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1.生态课堂的动态平衡性。每个课堂都是一个微观的生态环境,由课堂中的教师、学生及教学设施等多种“生态因子”共同组成,课堂上的每个环节都是作为生态主体的教师与学生在自身与课堂的矛盾平衡中不断发展的。后现代教育观对个人内部生态的关注点不仅包括体育、情感、心理场,还包括潜意识。生态课堂教学就是在协调和调整中寻找到最佳平衡点,促使课堂教学达到和谐与平衡,顺利实现教学B标。2.生态课堂知识^」得的互联性。后现代知识性质发生了从“客观性”到“文化性”、从“普遍性”到“境域性、从“中立性”到“价值性”的转
8、变。后现代的生态观认为知识是对自然、人类和社会的统合的解释,是开放的、变化的,是对复杂多变的现实的反映。课堂外的知识是课堂内学习的延伸和补充。尤其是数字化吋代,知识呈现的吋间、地点和方式随时随地、无所不在、多种多样。知识媒体也扩展至电脑、手机等数字化随身产品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