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法兰克福学派的文艺社会学及其对当代中国文论的影响

试析法兰克福学派的文艺社会学及其对当代中国文论的影响

ID:21424266

大小:5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1

试析法兰克福学派的文艺社会学及其对当代中国文论的影响 _第1页
试析法兰克福学派的文艺社会学及其对当代中国文论的影响 _第2页
试析法兰克福学派的文艺社会学及其对当代中国文论的影响 _第3页
试析法兰克福学派的文艺社会学及其对当代中国文论的影响 _第4页
试析法兰克福学派的文艺社会学及其对当代中国文论的影响 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析法兰克福学派的文艺社会学及其对当代中国文论的影响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析法兰克福学派的文艺社会学及其对当代中国文论的影响论文关健词:法兰克福学派 文化工业 大众文化 中国当代文论  论文:法兰克福学派是20世纪西方文论的重要流派之一。与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法国结构主义的文本形式中心论不同.法兰克福学派强化了文学的意识形态批判功能.因而成为一种广义的社会文化批判理论。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主要指向两个方面:一是对苏联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批判性考察,二是对发达资本主义文化工业的批判,这两个方面都对中国当代美学和文艺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  法兰克福学派是20世纪西方文论的重要流派之一与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法国结构主义的文本形式中心论不同,法兰克福学派文论

2、承袭了作为感性生存论的德意志审美精神,将艺术和审美看成摆脱现代社会生存困境的最佳途径,其直接的理论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异化与人的解放间题,并改造了弗洛伊德主义和存在主义等现代西方哲学,从而发展了一种和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论不同的文艺社会学。可以说,法兰克福学派的艺术与审美理论都建立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即艺术和审美如何成为解放意识、否定异化的革命性力量。在此意义上,可以把法兰克福学派文论看成一种广义的社会文化批判理论。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主要指向两个方面:一是对苏联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批判性考察,二是对发达资本主义文化工业的批判,这两个方面都对中国当代美学

3、和文艺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一、对“苏联模式”文论的批判法兰克福学派的文艺理论表现出鲜明的政治倾向性。法兰克福学派对“苏联模式”文论的批判最突出地体现在马尔库塞的《审美之维》中,此文的副标题即是“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批判性考察”。这里的马克思主义主要是指当时流行于苏联及东欧的马克思主义。在《审美之维》的前言中,马尔库塞开宗明义地亮出了自己的美学观点:“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相反,我相信艺术的政治潜能在于艺术本身,即在审美形式本身。此外,我还认为,艺术通过其审美的形式,在现存的社会关系中,主要是自律的。在《审美之维》中,马尔库塞详尽地罗列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六大“罪状”,认为它们都是由“经济基础—

4、上层建筑”的概念推衍出来的,并被纳人到一种僵化的框架之中。这种框架对美学产生的最糟糕的后果就是把物质力量当真正的现实存在.因此,就发生了对整个主体领域的低估。马尔库塞甚至偏激地认为:“马克思主义美学即使在其著名的代表人物那里,都同样低估了主体性,因此,都倾向于把现实主义当成进步艺术的领域,而把浪漫主义贬为纯粹反动的流派,鄙视为腐朽的,艺术。在艺术与政治的关系上,马尔库塞认为,艺术同政治的关系是间接的、存在中介的。“艺术的政治潜能仅仅存在于它自身的审美之维。艺术同实践的关系勿庸置疑是间接的、存在中介以及充满曲折的。艺术作品的直接的政治性越强,就越会弱化自身的异在力量,越会迷失根本性的、超越的

5、变革目标。这里的中介即是审美形式。所谓审美形式,“是把一种给定的内容(即现实的或历史的、个体的或社会的事实),变形为一个自足的整体(如诗歌、小说、戏剧等)所得到的结果”,即通过审美形象、叙事手段、结构安排等因素,艺术作品才成为自律的,才能同政治发生关系。或者说只有当政治内容转化为审美形式时,艺术的革命潜能才能够实现。马尔库塞将康德有关审美自律的思想与对苏联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批判性考察结合起来。康德认为,“关于美的判断只要混杂有丝毫的利害在内,就会是很有偏心的,而不是纯粹的鉴赏判断了。康德对审美判断非功利的强调,可以着成是现代西方形式美学一个重要的逻辑起点。而法兰克福学派基本的政治立场决定了他

6、们不可能把文艺看成是纯粹非功利的形式自律物,在批判苏联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艺术工具论的同时。他们也同样坚持了艺术的社会政治功用。从“否定”的美学出发,法兰克福学派支持现代主义艺术用不谐和的形式来间离和批判资本主义的异化现实,并将这种“否定的辩证法”贯穿到资本主义大众文化的批判中。二、对资本主义文化工业的批判在法兰克福学派中,本雅明较早注意到大众文化批量生产与机械复制的特性,并从理论上阐述了古典艺术与现代机械复制艺术的重大区别。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文中,本雅明首创了“韵味”的美学范畴,用来概括古典艺术的审美特性,以与现代机械复制的艺术作品相对立:“在机械复制时代萎谢的东西即是艺术作品的

7、韵味”。本雅明将韵味界定为“一定距离之外的独一无二现象”,而复制艺术用众多的摹本代替了古典艺术独一无二的存在。在艺术的价值观上,本雅明认为古典艺术的“韵味”根植于宗教仪式之中甲其现实的功利价值(膜拜价值)占主导地位,而“机械复制在世界上开天辟地第一次把艺术作品从它对仪式的寄生性的依附中解放出来了。本雅明从艺术生产力发展的角度为现代机械复制艺术的合理性与独特的审美价值作了辩护.尤其是对电影这门新兴的艺术形式。本雅明高度赞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