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丧葬风俗

家乡丧葬风俗

ID:21411243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1

家乡丧葬风俗_第1页
家乡丧葬风俗_第2页
家乡丧葬风俗_第3页
家乡丧葬风俗_第4页
家乡丧葬风俗_第5页
资源描述:

《家乡丧葬风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家乡的丧葬风俗平原三中初二语文组田殿芬儿时爱绕在爷爷膝下听他讲故事,少时爱呆坐在灯下听妈妈诉说往事。上学了,工作了,几十年见到的,听到的,经历过的,都成了断断续续的记忆拓片。特别是家乡的丧葬风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感兴趣的同时,也对这种丧礼习俗创办沿袭的平原人顶礼膜拜。“出门三五里,各处一乡风。”经过几十年的细心观察询问,我发现,我的家乡平原方圆几十里的丧葬风俗虽不一样,但也大同小异。谁家里有了重病的老人,儿女都会提前准备寿衣(死后所穿的衣服),一是给老人冲喜,二是在老人弥留之际能及时换上送老的衣服。在民间如果老人临终前穿不上送老衣服,就相当于让老人光着身子走了,是儿女对父母的

2、不孝。老人刚一咽气,在死者跟前的儿女及亲属们就会嚎啕大哭,俗称“上告情庙”,即死者亲属到院外哭着走一圈,不用戴孝,就是及时告知乡亲们家里有人去世了。然后再用烧纸扎一个纸团(俗称“纸箍都”)放在大门外的一个竹筐或纸箱里,一说死者的灵魂寄托在此,也及时告知外人家里正在办丧事。接下来就由掌管丧事的邻居长者和死者的儿女们商议办丧事的花销和各种准备事宜。一般先由年轻人向亲戚们送信,俗称“报丧”。有女儿的人家则由人带着女儿回婆家向公婆和院中人哭着磕头“报丧”,央求他们前去吊唁。可别小瞧这个习俗,前去吊唁的人数多少代表着女儿在婆家的人缘,是出嫁女儿的脸面。一般死者在家中停放三天,死者咽气之后,有人帮

3、着把尸体抬放在他生前居住的外间屋正中间临时架起的小床或门板上(俗称“灵床“),穿戴好之后由村中专管此事的人给“开天眼”(就是在死者头上打开一把伞,用油在死者的面部擦一遍),以便到另一个世界能看得更清楚,再在死者的灵床前摆一张小供桌,放上祭奠用的点心,焚上香,点上蜡烛。第二天一大早,村中的乡邻和亲戚们带着两包用白纸包好的点心和一叠烧纸(俗称“祭奠“),就要陆续前来吊唁了。村里的吊唁活动很讲究,分男女进行,死者的女儿媳妇等女性亲属守在灵床两边,儿子孙子等男性亲属则守在院子里的两边。院外有专管接待宾客的人,如果是女人前来吊唁,接待的人就在门外喊一声“女宾来了”,灵床前的女眷就围在灵床前喊着死

4、者的称呼大哭,吊唁者有人接过祭奠后也哭着走到灵床前,女眷就双膝跪地磕头致谢。来宾大哭几声之后,就有人扶住说:“好了,别哭了。”于是,双方止住哭声,寒暄几句,一般问及死者临终前的情况,若是亲戚晚辈,这时就有专职的人拿来一尺白布,俗称“白”(即用来做孝帽的布),然后离开了。若是乡亲,就不用“破白”了。男宾来了,儿孙们就跪在地上大哭,来宾只在门外面向屋里作揖磕头后离开。这种吊唁活动一般持续到十一点左右就结束了。午饭前还要“上小庙”,有人用木棍抬着一个盛着纸钱灰水的水桶,边走边用勺子舀水往外泼,死者的亲属按着男在前女在后的亲疏关系跟在后面,列队哭着到街上转一圈,程序和“告情庙”基本一样。下午吃

5、过午饭之后,就要和死去的亲人告别,由死者亲属带死者去火葬场火化,现在一般有专业的灵车载着前去。临走前儿女们会撕心裂肺的大哭,表示与亲人的永别。不久,死者的骨灰就会被亲人抱回来,还要有大哭的迎接仪式。黄昏前一般举行骨灰入棺仪式,俗称“入殓”。先在棺材底撒上一把粮食,共有五种,预示死者在那边有食物吃。再把骨灰由长子由上到下撒在棺材里。我记得小时候还不兴火化,直接把死人抬到棺材里,一边哭,一边喊着:“爹(娘)呀,你占房屋。”这是在嘱咐死者,儿女给你准备好了那边的住所,一定要看好占好,以免露宿街头。接下来就要准备送老人的灵魂上路了,俗称“烧媒风”。就是死者的女儿为死去的老人准备秫秸杆扎成的纸轿

6、和纸马或纸牛(男乘马,女骑牛。),在夜里十一点到十二点之间,一般由长子把代表死者灵魂的“纸箍都”由老人咽气的床边背在背上,喊着对老人的称呼,送到大门外准备好的纸轿上,连同提前为老人包好的送行饺子点火烧掉,儿女们在轿后喊着:“爹(娘)啊,您走好。”一般只哭喊三声,怕哭多了灵魂不肯升天。还要有女婿们在轿前作揖行祭,作为告别礼数送老人上路。第三天早饭后,负责挖坟的人带着长子来到坟地,由他亲挖前三锨土,表示对父母的孝心。然后由八个人负责在上午挖一个比棺材略大的坟坑,以备下午盛放棺木。第三天上午,亲戚们还要再来吊唁一次,程序和前一天基本一样,只不过这次要戴着自己缝好的孝帽,然后还要随礼。女婿辈的

7、人还要穿孝衣,买花圈。媳妇们则由娘家送一块布搭在肩上,儿媳搭白布,孙媳妇们则搭蓝或黑布。女儿们在头上围一块白布一直搭到后背上,俗称“塔头”。塔头的长短因亲疏而异。如果死者有重孙或玄孙,他们的孝帽上再缝一条红布头,表示死者年纪大,儿孙满堂,是有福之人,办的是喜丧。吊唁活动结束后,就开始出殡前的“上大庙”,和“上小庙”一样,只不过这次在村里转的路程更长,几乎要绕村一周,还要向站在路边看热闹的人群磕头,以感谢他们对死者生前的照顾和死后的吊唁。上完大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