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油区车镇凹陷新近系层序地层构型

胜利油区车镇凹陷新近系层序地层构型

ID:21394140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1

胜利油区车镇凹陷新近系层序地层构型_第1页
胜利油区车镇凹陷新近系层序地层构型_第2页
胜利油区车镇凹陷新近系层序地层构型_第3页
胜利油区车镇凹陷新近系层序地层构型_第4页
胜利油区车镇凹陷新近系层序地层构型_第5页
资源描述:

《胜利油区车镇凹陷新近系层序地层构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胜利油区车镇凹陷新近系层序地层构型:车镇凹陷为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北部的一个次级凹陷,是胜利油区较为重要的开发区块。新近系发育较完整,钻井地质资料丰富,是车镇凹陷重要含油气层位之一。其层序地层构型属Ⅰ型层序,其中发育冲积-河流相沉积,体系域分为低位体系域、扩张体系域、高位体系域和收缩体系域四种类型。    关键词:层序地层新近系车镇凹陷石油地质  :TE622:A:  Abstract:theChezhenSagisasecondarydepressioninBohaiBaybasinnorthofJiyangdepression,istheimportantd

2、evelopmentblockinShenglioilregion.Thedrillinggeologicaldataisrich;theChezhenSagisoneoftheimportantoil-bearinghorizons.Thesequencestratigraphyconfigurationisatypeofsequence,indomainisdividedintolotract,extensionsystemtract,highstandsystemtractandcontractionsystemtractfourtypes.  KeyG

3、eology  1、引言  20世纪80年代,Vail等在地震学的基础上提出了层序地层学理论。90年代,层序地层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的热点从海相盆地转向陆相盆地,且成为层序地层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关于冲积-河流相层序地层学研究较少,且多局限在近海区域或大单元的粗略分析,尚未获得类似海相、陆相湖盆的研究成果。在当前勘探难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进一步深入研究车镇凹陷新近系层序地层格架,对预测有利砂体和隐蔽油气藏,提高勘探程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2、区域地质概况  车镇凹陷(图1)为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北部的一个次级凹陷,三面被埕宁隆起和义和庄凸起环绕,东端和沾

4、化凹陷相邻。东西长约81公里,南北宽约23公里,面积约1900平方公里。凹陷北边与埕宁隆起以断层相接触,断裂带宽3~8公里。南边向义和庄凸起超覆,斜坡带宽15公里左右。构造上整体具备北断南超的特点,是典型的第三纪复合扭张断陷凹陷,凹陷内断层发育、构造单元分割性较强,凹陷被大王庄和车3两鼻状构造分割为车西、大王北洼子、郭局子三个狭长而深陷的洼陷。    图1车镇凹陷位置及盆地示意图  3、车镇凹陷新近系地层划分  1)明化镇组(Nm):与下伏地层馆陶组呈整合或假整合接触。岩性为棕黄色、棕红色泥岩夹浅灰色、棕黄色粉砂岩及部分海相薄层。一般上部略粗,下部细。上部粉砂

5、岩发育,下部夹钙质铁锰结核、石膏晶体及灰绿色泥岩条带。视电阻率曲线基值在明化镇组顶底端为低值,向中部逐渐抬高。自然电位曲线见中等幅度的正异常。厚度一般为650―1300m。  2)馆陶组(Ng):与下伏地层为区域不整合接触,岩性为灰色、灰白色厚层块状砾岩、含砾砂岩、砂岩夹灰色、灰绿色、紫红色泥岩、砂质泥岩。视电阻率曲线呈低值略平,见稀疏的中低阻尖峰。自然电位曲线一般为高幅度箱状负异常。厚度一般为300―800m。  4、新近系层序及体系域类型  新近系时期属于凹陷的坳陷阶段(图2),断层活动基本停止,地壳发生均衡调节,表现为整体下陷。下降幅度北部大南部小。馆陶

6、组时期,整个渤海湾地区进入坳陷阶段,层序地层发育具有坳陷型演化模式特征。车镇凹陷也不例外,从层序边界形式上来看,馆陶组超覆于一切老地层之上,形成了馆陶组与下伏地层之间的角度不整合接触,下伏地层多为古近系东营组。该不整合面在凹陷内广泛分布,属I型层序界面。明化镇组时期,区域内沉积较稳定,与下伏馆陶组之间没有明显的沉积间断证据及不整合存在,故属于连续沉积。其上覆地层为第四纪平原组。主要为河流相、洪积相夹海相地层沉积,局部有火山喷发,二者之间未发现明显沉积间断,区域内为连续沉积。    图2车镇凹陷新近系地层层序划分图3车镇凹陷新近纪早期沉积体系  馆陶组沉积早-中

7、期(图3),凹陷内地形起伏较为明显,基准面位于地表附近并略有上升,沉积范围缓慢扩大,沉积特征上表现为纵向上相互叠置、横向上连片,分布较为广泛的辫状河砂砾岩体,表现为弱反射或空白地震反射特征,相当于海相层序地层中的低水位体系域。馆陶组沉积早期,发育一系列冲积扇及辫状河,构成了冲积扇-辫状河体系;中期,冲积扇及曲流河发育,构成了冲积扇-曲流河体系。馆陶组沉积后期,随着基准面上升,在较高可容空间背景下,河道砂体由较为发育逐渐转变为较少叠置,砂层厚度以中等为主,自下而上单层砂岩厚度逐渐变薄、颗粒变细,为正粒序旋回。地震反射表现为中等振辐、中等-弱连续的地震反射,自然电

8、位曲线多表现为砂泥互层特征,幅度自下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