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377355
大小:2.38 MB
页数:109页
时间:2018-10-18
《st 第二章 中国发展对外贸易的理论依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中国发展对外贸易的理论依据主要内容西方传统贸易理论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现代贸易理论)第一节西方传统贸易理论西方传统贸易理论自由贸易理论:绝对优势(成本)论比较优势(成本)论要素禀赋论和里昂惕夫悖论保护贸易理论:重商主义幼稚产业保护理论一、重商主义(mercantilism)1、历史背景15~17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国家实力体现在是否有足够的实力支撑战争、征服他国、占有更多殖民地。“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及整个远东地区搜寻着黄金;黄金这两个字变成了驱使西班牙人远渡大西洋的符咒;黄金也是白种人刚踏上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追求的头一项重要的东西”。——恩格斯早期重商主
2、义:货币差额论关注金银本身的流动,限制金银输出晚期重商主义:贸易差额论关注商品的流动,通过出口或顺差赚取金银2、主要观点金银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式。国际贸易不会增加整个社会财富的总量,一国所得就是他国所失。(零和理论)国际贸易可以改变一国的财富总量。一国要使财富的绝对量增加,必须要在对外贸易中保持出口大于进口。3、评价批判(经济自由主义者):金银货币财富观,混淆了财富和货币认为国际贸易是一种“零和游戏”,一方得益必定是另一方受损。肯定:在当时起过进步作用,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和发展。国家干预贸易顺差凯恩斯《通论》重商主义者“所追求的,乃是国家的利益,及国力的相
3、对增加。”扩展:新重商主义——凯恩斯主义的“对外贸易乘数理论”消费投资政府支出Y=C+I+G+(X-M)净出口支出法计算的国民收入:消费函数:C=Ca+bY自发消费代入总需求方程Y=Ca+bY+I+G+(X-M)边际消费倾向b×收入Y引致消费Y=K(Ca+I+G)+K(X-M)式中K=1/(1-b)就是乘数,如果Ca、I和G不变,X-M发生变动,会以其增量的K倍引起Y的变动。Y=【Ca+I+G+(X-M)】/1-bK=1/(1-b)结论贸易顺差(X-M)的扩大,能使一国国民收入(Y)成倍增长。政府应通过鼓励出口、限制进口扩大贸易顺差。由于这种对外贸易理论与重商主义相似,因而被称作新重商主
4、义。二、绝对优势(成本)理论AdamSmith,1723-1790《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国富论》)1776绝对优势理论的局限性完全处于劣势的国家要不要参加国际贸易?三、比较优势(成本)理论DavidRicardo,1772-1823《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四、要素禀赋论和里昂惕夫悖论EilHeckscher,1879-1952BertilOhlin,1899-1979《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1919《区间贸易与国际贸易》1933里昂惕夫悖论保护贸易理论:幼稚产业保护理论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国际分工理论国际价值理论社会再生产理论一、国际分工理论(一)国际分工
5、的含义国际分工(InternationalDivisionofLabor)是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而形成的国家之间的分工。(二)主要内容1、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2、从生产关系方面揭示了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性质和特征(1)16-17世纪,国际分工萌芽——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分工(2)18世纪60年代-19世纪末,第一次产业革命——工业国和农业国之间的分工“一种和机器生产中心相适应的新的国际分工产生了,它使地球的一部分成为主要从事农业的生产地区,以服务于另一部分主要从事工业的生产地区。”(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英国与殖民
6、地之间的国际分工是最具代表性的。当时的印度已成为向英国提供棉花、羊毛、亚麻、黄麻、兰靛的地方;澳大利亚则成为专门为英国生产羊毛的殖民地。英国生产的棉纱、棉布、毛呢则行销世界各地。由此可见,资本主义国际分工带有强制和剥削的性质和特征。(3)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产业革命——形成了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系(4)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工业国和工业国之间的分工居主导地位建立在私有制生产关系基础上的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不平等性质不会改变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三)对中国的启示1.参加国际分工发展对外贸易,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客观要求2.参加国际分工发展对外贸易应遵循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7、平等互利、立足国情的原则,以最大限度地抵消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剥削性、不平等性对我国的影响。要发展对外贸易,又不能过度依赖对外贸易。二、国际价值理论(一)基本含义国际价值,即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某种商品的各国的平均劳动时间,它是所有进入世界市场的同类商品直接消耗的国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加权平均数。“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于各国劳动生产率不同,不同国家商品价值不同。(二)主要内容P15(三)对中国的启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