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365319
大小:71.6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1
《浅谈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课堂活动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课堂活动化河北省大名县张铁集中学郭合山.[摘要h为了克服思想政治课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的倾向,切实实施素质教育,我们进行了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活动化的探索实验研究,以利于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落实政治课教育目标。[关键词】初中政治课堂活动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就必须只有前瞻性,教育思想应紧跟时代脚步,教育内容应反映自然和社会的最深刻变化。为此教师必须加深对教育改革紧迫性、必要性的认识,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投身于教育改革,全面更新教育观念,实现教学方法的变革
2、和创新,以适应时代的需要。为了克服思想政治课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的倾向,切实实施素质教育,我们进行了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活动化的探索,以利于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落实政治课教育目标。一、课堂活动化提出的背景从教学理念看,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早已表明,学习是很费力气的事情,许多难关有待学生自己去闯,许多暗藏着的学习障碍要靠学生自己去克服。因而多年来学校都要求教师重视“双基”,要求学生学习要下苦功夫,而教学内容活动化不仅没有受到鼓励而且被禁止。学生在课堂上流露出社会交往的自然需要则往往被认为是对课堂秩序的扰乱,教师教学的态度
3、就是对学生的苛求以致严厉和不宽容,以至师生关系对立,情感淡漠,教与学的内在动力不足。从教学方法看,长期以来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支配者,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是知识权威的象征。教师把学生当成加工的对象,采取像制作咸菜那样的手工业生产方式,以揉搓和浸泡为主要手段,学生也习惯于把自己当成一个容器,老师讲什么我就听什么,老师写什么我就记什么,只是简单被动甚至是在逼迫下接受信息,这种方法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从信息传递看,传统的课堂教学信息传递单向、偏向,较多的是教师和少部分高发言
4、率者之间的交流,导致这部分学生的课堂表现机会多,人部分则表现机会少,久而久之产生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冋吋课堂中仅局限于师生间的交流,忽略了生与生的交流和互动,出现了“声相闻但不相往”的局面,不利于学生形成合作、民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从评价体系看,我们一直把政治课看成单纯为砬付考试,争取考分而设置的课程,把丰富的理论知识及其深刻的内涵变为简单的分数,扼杀了学生学>」的兴趣。这种单纯重视结果的评价既没冇考虑到不同学生冇不同起点,冇各自不同情况的个体差异性,也没有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课的德育性质,违背了《课程标准》规定
5、的教学0的,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背道而驰的。基于以上几个方面的认识,近年来,我们根据形势发展的要求、教材的实际及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选择部分班级进行了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活动化的实验工作。二、活动化教学模式是适应新课改的客观要求1、实行活动化教学是适应德育理念创新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不在于对道德知识的死记硬背,而在于体验和实践,社会规范也只奋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内化。离开了学生真实的体验,仅仅停留在书本上和课堂上的道德律令无异于纸上谈兵。当代德育的重点逐渐由“道德教育”转向“道德学习”,即由“培养论”转向“学习论
6、”,强调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自主的德育学习,引导学生自己认识、自己体验、自己践行。学生是道德学习者,德性的成长发展靠自己学习。别人的帮助、引导、促进是必要的,但不能代替学生自己的学习,好比别人不能代替自己吃饭一样。这是事物的发展必须通过“自己运动”(黑格尔语)的原理。基于这一原理和道德学A)论的德育观,思想品德课必须运用活动化教学,通过开展讨论、辩论、角色扮演、创设情境等形式把理解的空间、选择的权利、锻炼的机会留给学生,通过他们的直接体验,升华为新知识、情感和能力;在活动中,学生有了实践道德知识的机会。通过践行既有利于掌
7、握知识,陶冶情感,还有利于发展能力,提高觉悟。2、实行活动化教学是适应教材改革的需要。新课程理念的创新推动了教材改革。在《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的指导下,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根据课程标准,新教材不再以学科知识为系统,而是按学生生活中的问题、成长中的矛盾,把心理、道德、法律、国情四方面的学习内容有机整合为统一的整体。新教材内容呈现方法更加新颖、活泼,主要采用问题(基于生活)、情境(基于案例)、体验(基于活动)等形式。新教材中处处有活动,吋吋有活动,这些活动不是远离学生生活的“空中楼阁”,而是学生日
8、常生活中各种情景,学生能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找到自己的“影子”,真正体现了“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化”。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选取的典型事例,最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课堂的活动不等于具体事例的简单罗列,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引发学生思考,从具体事例中引出道理,从个别中得出一般,在体验中升华感情;它不是可有可无的摆设,而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