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煤矿井下防静电措施

浅谈煤矿井下防静电措施

ID:2135738

大小:26.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11-14

浅谈煤矿井下防静电措施_第1页
浅谈煤矿井下防静电措施_第2页
资源描述:

《浅谈煤矿井下防静电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煤矿井下防静电措施李美霞(山西省同煤集团大斗沟煤业公司)摘要:文章介绍了静电产生的原因和危害,着重提出了煤矿井下防止静电危害的技术措施。关键词:煤矿井下静电产生原因静电危害预防措施0引言静电有时会给工业生产带来不良的影响,特别是静电的火花放电,更往往成为引起火灾的火源。随着工业的发展,静电引起的危害更加日益显露,尤其是在煤矿井下,静电的火花放电,成为了引起火灾的火源之一,由静电放电引起的爆炸或火灾时有发生,而且伤亡惨重,触目惊心,故而井下预防静电放电火花显得十分重要。1.1静电的产生与危害静电通常是指相对静止的电荷,它是由

2、物体间的相互摩擦或感应而产生的。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可以听到清晰的“噼噼”放电声;夜晚脱毛衣时,还可以看到明亮的蓝色小火花;握手时双方骤然缩手或几乎跳起的场面,这是由于人在干燥的地毯或木质地板上走动,电荷积累又无法泄漏,发生了轻微电击的缘故。可能引起各种危害的静电如未能采用科学方法加以防护,则会造成各种严重事故;静电火花会引起爆炸与火灾;静电放电还可能直接给人以电击而造成伤亡;静电的产生和积聚会妨碍正常生产与工作的进行。2.静电引发爆炸或火灾的原因放电火花的能量超过爆炸性混合物的最小引燃能量时,即会引起爆炸或火灾。静

3、电爆炸和火灾多由于火花放电引起。带静电的绝缘体经过一两次火花放电后,其上仍然可能会残存危险的静电;导体的火花放电却正相反,它只能发生一次火花放电,其上静电即全部消失。所以导体的火花放电,因是其积聚能量的集中释放,故具有更大危险性。3.防止静电危害的技术措施首先,应设法不使静电产生,对已产生的静电应尽量限制,使其达不到危害的程度。其次,使产生的电荷尽快泄漏和中和,从而消除电荷的大量积聚。3.1在煤矿井下静电防护的主要措施3.1.1减少摩擦起电在传动装置中,应减少胶带与其它传动件上的打滑现象,严格执行抗静电阻燃材料入井制度,即选用

4、阻燃胶带。胶带要松紧适度,保持一定的拉力,并避免过载运行,选用阻燃胶带应尽可能采用导电的胶带或传动效率较高的导电三角胶带。当然最好的办法是以齿轮传动代替胶带传动,减少摩擦,同时应加强日常维护,及时更换托辊,以及轴承与齿轮及时注油等。在输送易燃易爆物体的设备上,例如作业人员在电机车上携带雷管等,应限制车速,机车的行驶速度不得超过2m/s,这样可以大大减少静电的产生和积聚。《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严禁用刮板输送机、带式输送机等运输爆炸材料。3.1.2接地泄露接地对象:在煤矿井下能产生静电的所有带式输运机械,机械零件、管道、工艺设施等

5、;处理物质的机械外壳;转动滚筒及一些金属设备都必须可靠接地,易于产生静电的机械零件,尽可能采用导电材料制成。例如导电的橡胶、塑料和化纤等。接地方式:铁路轨道的始末端和分支处应在每隔50米处接地。接地要求:①两平行管道的间距小于10厘米时,应每隔20米用金属线跨接。金属结构或设备与管道平行或相交的间距小于10厘米也应跨接,可用∮10毫米的圆钢做跨接线。②搭接线与螺栓连接处,其接触电阻不应超过0.03欧,并应采用铜片包垫。③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0欧。④独立设置静电接地时,与防雷接地装置的距离不得小于3米,并且与易燃易爆排出口也应保

6、持3米以上的距离。⑤设备管道连接的跨接端及引出端的位置,应选择在不受外力损伤,便于检查维修且与接地干线容易相连的地方。⑥防爆组按要求定期测试接地电阻,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及领导,并归档。3.2增加空气湿度向空气中喷水雾是一项不错的措施,既使用方便又高效,这样可以大大降低气体粉尘物质的流速,另外物质表面吸湿后,导电性增加,会加速静电自燃泄漏,空气相对湿度若能保持在70%左右,即可防止静电的大量积聚。3.3其它方法3.3.1用间接的金属网或金属板等导体将带电体屏蔽,以防止积聚的静电荷向人体放电。3.3.2工作人员在进入有爆炸危险的工作

7、场所前,应先清除人体上的静电,《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人员入井严禁穿化纤衣服,另外操作人员穿静电鞋,也能减少人体带电。3.3.3为防止风尘带电(风尘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爆炸极限后,遇静电放电的火花也能引起燃烧和爆炸),防尘部门必须定期冲洗巷道,各皮带巷、转载点、落煤处等每月必须冲洗一次,破碎机每班冲洗一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