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ID:21357121

大小:1.42 MB

页数:27页

时间:2018-10-21

上传者:U-1388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_第1页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_第2页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_第3页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_第4页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内容提要动物疫病的发生与流行疫病监测防疫计划与防制应急预案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建立 一、动物疫病的特征二、动物疫病发生的条件三、动物疫病的流行过程第一节动物疫病的发生与流行①是由病原体引起的.②有传染性和流行性。③具有特征性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④被感染的机体能发生特异性反应。二、动物疫病发生的条件①一定数量和毒力的病原体以及适宜的侵入部位②易感动物③外界环境 继续传播传播途径易感动物体内传染源病原体形成新的传染群体感染发病三、动物疫病的流行过程㈠流行过程和流行病学1、流行过程:2、流行病学:——研究各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规律,采取有效的对策和措施,预防、控制以至逐步消灭疫病在畜禽群中的发生和传播的科学。 ㈡流行过程中的三个基本环节⒈传染源⒉传播途径⒊易感动物群——是指能使病原体在其中寄居、生长、繁殖,并能经常排出体外的动物机体。⑴患病动物⑵病原携带者:潜伏期病原携带者、病后病原携带者、健康病原携带者。⑶患人畜共患病的病人 ⒉传播途径A)交配:见于马媾疫、布鲁氏菌病、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爱滋病、性病等。B)舔咬:见于狂犬病①直接接触传播②间接接触传播③垂直传播(纵向传播)—是指病原体传播的途径。①经污染饲料、饮水、物体方式②经呼吸道(空气、尘埃)③经土壤传播④经生物媒介⑤经人类传播④水平传播(纵向传播)——是指母体所患的疫病或所带的病原体经卵、胎盘传播给子代的传播方式。①经胎盘传播,②经卵传播③经产道传播,④经初乳传播——是指传染病在群体之间或个体之间横向传播。 ——是指对某种病原体或致病因子缺乏足够抵抗力而易受其感染的动物。⒊易感动物群◆影响动物易感性的因素主要有:⑴遗传因素;⑵动物群体的外界因素;⑶动物特异性免疫状态。 ㈢流行过程的特点2.季节性和周期性1.表现形式①散发性②爆发③地方流行性④流行性⑤大流行性①夏秋季节:细菌性疾病多见。②冬春季节:病毒性疾病多见。③口蹄疫每隔2-5年流行一次。 ㈣疫源地1.疫源地——是指有传染源存在或被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污染的地区。2.疫源地与传染源的差异?①含义方面:疫源地比传染源更广泛.②防治方面:对传染源要进行隔离、治疗和处理;对疫源地要进行封锁、检疫、预防接种、消毒等综合措施,才能防止疫源地内传染病的传播和防止新疫源地的出现。 5.受威胁区6.非疫区——是指患病动物所在的地点划定为疫点,一般是指患病动物所在的饲养场(户)或其他有关宰、经营单位。3.疫点4.疫区——是指以疫点为中心的一定范围内的区域。一般指以疫点为中心,半径3公里内的区域。——是指疫区外一定范围内的区域。一般指距疫区周边3~5公里内的区域。——是指经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实行严格的疫病监测,有定期的疫情报告,确认在3~5公里半径内,至少21天未发生国家规定的重大动物疫病的该区域。3~5公里动物疫病21天未发生国家规定的重大3公里疫点疫区示意图3~5公里受威胁区受威胁区疫区 7.疫源地的大小取决于哪些因素?①传染源的活动范围②传播途径的特点③周围的免疫状况8.疫源地消灭必须具备哪些条件?①传染源已经被消灭(治愈或死亡);②消灭了传染源排于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③所有易感动物度过了该传染病最长潜伏期,而无新病例或新的感染。 ㈤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1.社会因素:社会制度、生产力……2.自然因素:气候、气温、湿度、阳光、地理…… 第二节疫病监测疫病监测——通过系统、完整、连续和规则地观察一种疾病在一地或各地的分布动态,调查其影响因素,以便及时采取正确防治对策和措施的方法。例如: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布氏杆菌病、结核病等疫病的监测。一、疫病监测方法二、动物检疫与疫情监测的区别 ①细菌学诊断:②病毒学诊断:③分子生物学诊断:一、疫病监测方法1、流行病学调查2、临床症状检查3、血清学监测4、病原学检测问诊、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等凝集试验、沉淀试验、免疫荧光技术、免疫酶技术、免疫磁力分离技术等镜查、分离培养、动物试验、生化试验、血清学鉴定等方法;电镜检查、动物接种、禽胚接种、细胞培养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核酸探针 检疫疫情监测1.针对性流动的动物与动物产品不移动的动物与动物产品2.是否主动被动主动3.证明/时效检疫证明时效较短疫情监测证明时效较长二、动物检疫与疫情监测的区别(第二节完) 第三节防疫计划与防制应急预案1.防疫制度与防疫计划2.平时的预防措施3.发生疫病时的扑灭措施防制应急预案防疫计划内容概要1.防制应急预案的概念2.防制应急预案的内容 一、防疫计划㈠防疫制度与防疫计划1.防疫制度2.防疫计划为了切断疫病传播的各种途径,根据本场、本地区防疫工作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卫生防疫制度。⑴动物疫病防制的方法步骤⑵人员组织及分工⑶经费来源及所需物资⑷统筹考虑防疫接种及消毒的对象、时间、接种的先后次序. 1.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卫生消毒工作。2.拟定和执行定期接种和补种计划,降低动物的易感性。㈡平时的预防措施3.定期杀虫、灭鼠,进行粪便无害化处理。4.加强动物检疫,防止动物疫病的传入、传出。5.根据当地动物疫情分布,有计划地进行消灭和控制,逐步建立无规定动物疫病区。 1.及时发现、诊断和上报疫情。2.迅速隔离,紧急消毒。3.实行紧急接种和药物治疗。4.对病死畜禽的进行合理的无害化处理。(三)发生疫病时的扑灭措施 国家为什么要制定预防为主的方针?1.动物传染病具有传染扩散的特点,一旦蔓延很难扑灭,有的会给人类健康及经济带来灾难性的后果,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和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才能加以消除。因此,对动物疫病,首要的是防止其发生与流行。2.根据中国现状,动物饲养以农户为主,生产分散,防疫基础薄弱,疫病种类多,蔓延范围广,严重影响养殖业的发展,而且直接危及人民身体健康,妨碍中国畜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所以必须大力加强动物疫病的预防工,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二、防制应急预案㈠什么是防制应急预案?——为防止和尽量减轻重大动物疫病给人畜带来损害,在发现重大疫情时,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采取紧急措施,控制和扑灭疫病,为此而预选制定的综合性应急处理方案,称动物疫病防制应急预案。㈡防制应急预案的内容⒈组织指挥系统⒉疫情分级及防治原则⒊紧急疫情的扑灭程序⒋保障系统(资金、物资、人员和技术力量保障等)5.其它 ——是指按照国际惯例建立起来的,在规定期限内没有发生过口蹄疫、疯牛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国家规定的动物疫病,同时在该区域及其边界和外围一定范围内对动物和动物产品、动物源性饲料、动物遗传材料、动物病料、兽药(包括兽用生物制品)的流通实施官方有效控制并获得国家认可的特定区域。第四节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建立一、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相关概念1.无规定动物疫病区2.非免疫无规定疫病区—在规定期限内,某一划定的区域没有发生过某种或某几种动物疫病,且该区域及其周围一定范围内停止免疫的期限达到规定标准,并对动物和动物产品及其流通实施官方有效控制。3.免疫无规定疫病区——在规定期限内,某一划定的区域没有发生过某种或某几种疫病,对该区域及其周围一定范围内允许采取免疫措施,对动物和动物产品及其流通实施官方有效控制。 监测区:缓冲区:感染区:自然屏障:是指自然存在的具有阻断某种疫情传播、人和动物自然流动的地理阻隔,包括大江、大河、湖泊、沼泽、海洋、山脉、沙漠等。人工屏障:是指为建设无疫区需要,限制动物和动物产品自由流动,防止疫病传播,由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隔离设施、封锁设施等。 二、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立的目的、意义有效地控制规定畜禽疫病发生,完善畜产品质量监管,保证畜牧业、养殖业持续稳定增长,促进农业发展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培育出口创汇的优质名牌农畜产品。三、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内部体系建设1、具备一定的区域规模和社会经济条件2、实施法制化、规范化管理3、有健全的管理机构和技术队伍4、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 第五节动物环境卫生一、养殖场建筑与防疫二、畜禽舍内部环境与防疫三、饲养管理环境与防疫选择合适的场址,科学、合理的建筑规划和布局→为动物生长提供舒适的环境→为组织高效生产和动物防疫工作提供良好的条件。畜禽场址的选择,在考虑水电需要、土质、气候、风向等条件的同时,以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不受周围环境所污染为基本原则养殖场内应有良好的消毒、粪便及污物处理设施,能有效地控制野生动物进入,控制蚊蝇等昆虫孳生。1.实行“全进全出”制的饲养方式。2.科学饲喂,定时定量保质,不用霉变、污染饲料,保证饮水清洁安全。不喂过冷过热饲料或突然更换饲料。 3.及时清除畜禽舍内的粪便污物,保持舍内光线、通风良好,温度、湿度适宜,有害气体含量符合卫生要求,保证舍区具有较好的小气候条件。4.饲养密度合理,保持舍内安静,减少不良应激反应。5.合理使用药物,适当配伍,交替使用,注意将药物防制与环境防制、生物防制、机械防制等相结合。 复习思考题1.动物疫病的基本特征有哪些?2.动物疫病发生有哪些基本条件?3.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什么?4.疫病传播的途径有哪些?5.传染病流行的表现形式的哪几种?6.疫病监测的方法有哪些?7.如何加强平时的疫病预防工作?8.动物疫病防制应急预案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9.为什么要建立无规定动物疫病区?10.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建设应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