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严绵密的哲理散文《荀子》

谨严绵密的哲理散文《荀子》

ID:21344073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1

谨严绵密的哲理散文《荀子》_第1页
谨严绵密的哲理散文《荀子》_第2页
谨严绵密的哲理散文《荀子》_第3页
谨严绵密的哲理散文《荀子》_第4页
谨严绵密的哲理散文《荀子》_第5页
资源描述:

《谨严绵密的哲理散文《荀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谨严绵密的哲理散文《荀子》谨严绵密的哲理散文《荀子》谨严绵密的哲理散文《荀子》谨严绵密的哲理散文《荀子》  《荀子》是战国末年著名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况的著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荀子》的知识,欢迎阅读。  《荀子》简介  《汉书·艺文志》著录”《孙卿子》三十三篇”。班固注曰:荀子”名况,赵人,为齐稷下祭酒。”颜师古注曰:”本曰荀卿,避宣帝讳,故曰孙。”也有的说”荀”、”孙”古代同音,两种说法都能成立。”三十三篇”可能是”三十二篇”之误。刘向的《荀卿新书叙录》载孙卿书322篇,除去重复的29

2、0篇,定为32篇,这与现在通行的《荀子》32篇基本相符。《隋书》、《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都著录12卷,这大概是刘向编订的32篇本。《宋史·艺文志》著录20卷,这是唐代杨倞又重新编定的32篇本,也就是现在的通行本。杨倞本与刘向本的区别只是篇目次序略有不同。杨倞改书名为《荀卿子》,简称《荀子》。  根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荀子》这部书是荀况晚年为总结当时学术界的百家争鸣和自己的学术思想而编写的。关于《荀子》一书的作者问题,在学术界也有争论:一种看法认为《荀子》32篇全是伪书

3、,其代表是吕思勉、杨筠如。另一种看法是《荀子》32篇全是荀况所作,其代表是杜国痒。第三种看法是《大略》以下6篇,是荀子弟子的作品,其代表是郭沫若、梁启超、余德建等。其中余德建认为,这几篇是汉武帝、汉宣帝时的儒生伪撰,根据是书中引用了晚出的《公羊传》、《谷梁传》、《大戴礼记》的文字。我们认为,前两种看法过于偏激,第三种看法有一定道理。  在《荀子》一书中,反映荀况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主要是《天论》、《非相》等篇。荀子在《天论篇》开头便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

4、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这就彻底否定了天有意志的说法,把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状况区分开来。这就是荀况”天人相分”的观点。他说:”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在天人相分的基础上,荀况大胆地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光辉思想。他说:  如其把天看得非常伟大而仰慕它,怎么不把天当作一种物来畜养它,控制它如其顺从天而颂扬它,怎么不掌握和控制天的变化规律来利用它如其

5、仰望天时坐等它的恩赐,怎不因时制宜,使天时为生产服务荀况这种”人定胜天”的思想,把先秦唯物主义思想发展到最高峰,成为中国唯物主义思想史上的一颗灿烂明珠。  在《非相》篇中,荀况坚持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用大量的历史事实,彻底否定和批判了唯心主义相术。他说:观看人们的相貌,不如研究人们的思想;研究人们的思想,不如选择正确的思想方法。相貌不能决定人们的思想,而思想却受一定方法的支配。方法正确,而且思想能遵循它,虽然相貌丑陋,只要思想方法对头,也不妨碍成为君子。虽然相貌好,但思想方法不对头,也免不了成为

6、小人。人们的祸福与人的相貌无关,而是由人们后天选择什么道路决定的。这就揭穿了唯心主义相术的骗人把戏。  反映荀况唯物主义认识论思想,主要表现在《解蔽》、《正名》、《劝学》等篇中。在《解蔽》篇中,荀况首先肯定了人具有认识事物的能力和事物是可以被认识的这一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前提。他说:”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以所以知人之性,求可以知物之理,而无所凝止之,则没世穷年不能偏也。”他认为,人们认识上的通病,是被事物的一个片面所局限,而不明白全面的道理。人们纠正了片面认识,才能使认识符合正道

7、,对正道三心两意则必然迷惑。  这就强调了认识要有正确的方法和途径。在《正名》篇中,荀况强调了感性认识的作用,他说:人都有对感觉印象进行分析辨别的能力,然而只有依靠听觉器官才能辨别声音的不同,依靠视觉器官才能辨别形状的不同,所以心的验证能力一定要等到感觉器官接触所感觉的对象以后才能发挥作用。如果感觉器官接触了外界事物而不能认识它,心对它考察了而说不出道理来,那么人们没有不把这种情况说成是没有知识的,这就是根据感官接触外物而确定名称同和异的情况。在”名”、”实”关系问题上,荀况主张”实”决定”名”

8、,”名”一定要符合”实”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在《劝学》篇中,荀子谈了知识的来源问题,他认为人的知识才能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学习教育的结果,从而驳斥了”生而知之”的先验论。  他特别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并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形象比喻,说明学习没有止境和后来居上的道理,劝导人们要进行广博地学习,要发扬”锲而不舍”、”用心一也”的精神,反对死记硬背、不求甚解和杂而不专,成为激励后人学习的名篇佳句。  荀子的伦理思想,主要反映在《性恶》、《修身》、《礼论》等篇中。针对孟子提出的”性善论”,荀况针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