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职院校xx级新生适应性情况调查及对策分析

某高职院校xx级新生适应性情况调查及对策分析

ID:21330552

大小:7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1

某高职院校xx级新生适应性情况调查及对策分析_第1页
某高职院校xx级新生适应性情况调查及对策分析_第2页
某高职院校xx级新生适应性情况调查及对策分析_第3页
某高职院校xx级新生适应性情况调查及对策分析_第4页
某高职院校xx级新生适应性情况调查及对策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某高职院校xx级新生适应性情况调查及对策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某高职院校XX级新生适应性情况调查及对策分析摘要:为探讨大学新生的适应性现状及班级气氛情况,对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283名大学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素质量表》和《EPQ人格特质问卷》测试,结果表明,XX级新生在学习方法、资源利用、人际关系、班级气氛等多方面的存在不适应状况。大一新生的不适应是由教育体制、高校管理模式和大学新生期望与现实的矛盾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关键词:大学新生;适应性;班级气氛刖目“适应性”界定为:个体主动调整自己的机体和心理状态,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环境条件的要求,以及努力改变环境条件以使自己能够获得更好发展的能力倾向[1]。适应

2、的心理机制是由三个基本环节组成的:一是对环境的认知;二是进一步构筑自身的价值观念;三是在新的价值观念指导下调整自身的需求、动机和情绪,达到与环境的和谐一致,达到适应[2]。我们认为,高校大学新生适应主要是指高校大学新生的生理和精神随着外界情况变化而进行调节的状态,以使自己尽快适应高校大学生活,实现人生目标。高校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就是高等学校教育工作者帮助高校新生有意识地适应环境,在原有心理水平和生活能力的基础上找到思想、学习、生活方面的最新、最佳内容和形式。高校大学新生适应性状况直接影响其大学的成长,也关系到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根据文献分析,针对高校新生的

3、适应性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单一的方面:学习适应[3]、生活适应[4]、人际交往适应[5]等等。基本的结论为:由于教学模式理念的变化、学习自主性的增加,新生面临学习适应困难[6];由于生活自理程度的提高,新生面临生活适应困难[7];由于多兀人际关系的复柴性,高校新生面临人际关系适应困难[8],等等。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针对高校新生适应性的综合性研究较为少见,尤其是针对高校新生的班级氛围的研究还无人涉足。我们认为,班级作为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其氛围是新生对陌生环境适应性的综合表现。所以,对新生的班级氛围进行深入分析是研究新生适应性不可或缺的

4、一个方面。另外,只有在一个研究中综合考虑高校新生所有的不适应因素,才能找到某一群体新生不适应的主要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研宄对象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10级新生283人(年龄在16—22岁之间)。其中男生51人、女生230人,平均年龄土岁。所学专业包括:护理、物流管理、物流管理(财务方向)。二、研究工具本次研究采取《大学新生适应量表》和《班级气氛调查量表》两个测评量表,具体信息如下。1.《大学新生适应量表》是台湾学者吴秀碧编制的,用来评定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状况。量表综合考虑了大学新生普遍存在的各种适应因素,将其适应问题分为:学习方法

5、困扰、资源利用困扰、独立生活困扰、职业目标困扰、人际关系困扰等5个方面[9]。量表总分或分量表得分越高,说明适应的困扰越大。2.《班级气氛调查量表》是台湾的林淑惠编制的,用来评定班级的凝聚力。量表包括真诚、了解、尊重和接纳4个因子[10]。分数越高,说明班级气氛越佳。三、研宄方法本次测查采用纸笔测试,现场回收问卷,统一进行数据处理的方式。共发放问卷283份,回收有效问卷281份有效回收率%。四、统计分析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五、结果级新生的基本信息统计如下(见表1)。根据以上结果,总结出国际教育学院10级新生整体情况如下:多数新生为家住农村

6、、经济情况一般、非独生、年龄在19岁左右的女孩子。她们高中曾经住校,高考中未被第一志愿录取,以“补录”或“服从调剂”的方式被我院录取。级新生在《大学新生适应量表》上的得分如表2。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XX级新生在除职业目标和独立生活的各个方面均存在适应问题。职业目标没有困扰,原因应该是我院的办学目标清晰,每个专业就业方向明确。独立生活没有困扰,主要是因为大多数学生(%)高中曾经住校,有独立生活的体验。级新生在《班级气氛调查量表》上的得分如表3。统计结果表明:10级新生在班级里彼此真诚的交流和了解对方的程度尚可,但是感觉到的被尊重和被同学接纳的程度显著偏低。而

7、且,总体新生班级的氛围也比正常值偏低。六、讨论根据以上结果,我们可以看出XX级新生的不适应性问题还是非常明显的。笔者认为,可能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教育体制的问题大学新生在入学初期表现出的种种不适应,表面上看是个人适应能力的问题,而深层次的原因则是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的对接错位问题[11]。二者的培养目标不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均有显著差异。1.高校管理模式上的问题与中学相比,大学生的学习活动有了新的特点,如具有高层次的专业定向性,较多的探索性,相当的多样性,更大的自主性[12]。因此,要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的转变

8、。2.大学新生期望与现实的矛盾大学新生中较容易出现的问题是理想与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