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308530
大小:62.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21
《慢性湿疹的临床治疗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慢性湿疹的临床治疗分析刘伟光(山东省胶南市人民医院皮肤科266400)【中图分类号】R758.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6-0172-01【摘要】目的探讨慢性湿疹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例慢性湿疹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10例,另一组为对照组10例,观察组采用中医外用化湿膏的治理,一天使用三次,无需清洁,使用时需要注意外用搽剂,对照组则应用皮炎平治疗,分析两组用药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治疗后皮损情况和自觉症状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其疗效优于对照组的患者。结论中医外用化湿膏治疗慢性湿疹疗效明显
2、,值得临床应用。【关键词】慢性湿疹治疗效果分析慢性湿疹常由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不愈转变而来;亦可开始不明显,因经常搔抓、摩擦或其他刺激,以致发病开始时即为慢性湿疹。病程慢性,可长达数月或数年,也可因刺激而急性发作。慢性湿疹比较顽固,要及早治疗。1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10年1月一2010年7月共收治20例慢性湿疹患者,年龄约在22岁-45岁,平均31.2岁,皮肤增生性湿疹8例,渗出性湿疹5例,泛发性7例,均有瘙痒,丘疹等症状。2方法2.1治疗方法观察组的患者给予中医外用化湿膏治疗,中医认为,风邪、湿邪、热邪、血虚、虫淫等为致病的
3、主要原因。中医认为湿热累积、余火上涌、集内外风湿热邪淫浸肌肤而生湿疹;生地30克,当归12克,丹参15克,玄参12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白藓皮10克,蛇床子10克,具有滋阴除湿的功效,方中以生地、元参、丹参、当归等滋阴养血合营,补阴血之不足,防渗利诸药之伤阴;茯苓、泽泻利湿健脾,祛湿邪之有余,制滋补诸品之腻滞。脾湿去而无伤阴之弊,羽复而无助湿之嫌;白藓皮、蛇床子祛湿止痒。对照组则给予皮炎平霜,清洗局部,在患处涂抹膏药,2〜3次/d,治疗期间,不用其他止痒、脱敏消炎等药物。2.2护理方法避免再次刺激局部,尽可能地避免用手搔抓局部,也不
4、要用热水或肥皂水去清洗局部,更不能用那些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在局部涂抹,特别注意的是不能随便应用激素类药物在局部涂抹,这些都是非常容易使疾病恶化或重新发生的常见因素。尽可能地了解慢性湿疹、皮炎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2.3疗效分析观察组的患者经中医外用化湿膏治疗后自觉瘙痒症症状明显好转,皮损面积和皮损严重程度比治疗前明显减轻,治疗组的患者则症状好转不明显,iL容易反复。按《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评分,根据每个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总积分,计算SSRI值[1]。疗效判定标准[2]。总奋效率观察组为95.0%,对照组为81.1%,观察组优于对照
5、组,差异有显著性(x2=4.85,p<0.05)o两组治疗前后自觉症状和皮损改善情况比较,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统计学方法:数据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之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来表示,两组比较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结果观察组的患者经过中医外用化湿膏的治理,瘙痒症症明显比治疗前好转,丘疹消退,病人康复较快,而对照
6、组的患者则治愈较慢,II容易反复。4讨论慢性湿疹多因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演变而成,亦可开始即呈现慢性炎症。患处皮肤浸润增厚,变成暗红色及色素沉着。持久不愈吋,皮损纹变粗大,表现干燥而易发生皲裂。常见于小腿、手、足、肘窝、外阴、肛门等处。自觉剧烈瘙痒、皮损多形性、红斑、丘疹、丘疱疹或水疱密集成片,易渗出,境界不清,周围散在小丘疹、丘疱疹,常伴糜烂、结痂,如继发感染,可出现脓包或浓痂。中医认为,风邪、湿邪、热邪、血虚、虫淫等为致病的主要原因。对于慢性湿疹化的患者可采中药治愈。中医认为湿热累积、余火上涌、集内外风湿热邪淫浸肌肤而生湿疹;又或
7、然饮食不节,过食辛胞、脾失健运而生湿疹。可采用中医外用化湿膏的治理,一天使用三次,无需清洁,使用时需要注意外用搽剂,不可内服。切勿触及口腔及眼暗。西医尚无特效疗法。中医在临床上将湿疹分:湿热症,血虚风燥症,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慢性湿疹患者要注意“脾虚夹湿”。偏湿者皮肤的水泡较多,搔后泡破渗出黏体,患者会有疲倦、胃U欠佳等症状,中医以除湿止痒汤治疗。慢性湿疹患者要注意“脾虚夹湿”的问题,病情日久,患者皮肤会呈现暗淡不红、渗液少、奋淡黄色的脱屑或结痂的斑片,脸色也较苍白,胃u不好、腹胀、排便稀软,中医多采用除湿胃苓汤治疗局部用高效皮质类固醇软
8、膏封包。综上所述中医治疗慢性湿疹,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应用。参考文献[1】赵辨.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评分法[」].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37(1)3.[2]ZhengXY.Guidingpr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