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排序题方法技巧汇总排序

小学语文排序题方法技巧汇总排序

ID:21297300

大小:151.24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0-21

小学语文排序题方法技巧汇总排序_第1页
小学语文排序题方法技巧汇总排序_第2页
小学语文排序题方法技巧汇总排序_第3页
小学语文排序题方法技巧汇总排序_第4页
小学语文排序题方法技巧汇总排序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排序题方法技巧汇总排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内部资料,存档保存,不得外泄)专题——句子句子之排序1、考点定义:排序类题就是把一组顺序错乱的句子按照正确的顺序重新排列,解这类题的关键是要找出这组句子的行文顺序,再把它们重新排列。2、例题分析例题1:将下列句子排列正确。()科学家对此进行研究。()正常人的眼睛能感知这个世界的五彩缤纷,识别红、橙、黄、绿、青、蓝、紫,以及它们之间的各种过渡色,总共约六十多种。()如牛、羊、马等,几乎不会分辨颜色,反映到它们眼里的只有黑、白、灰三种颜色,很单调。()那么,动物的感色能力又如何呢?()研究证实,大多数哺乳动物

2、是色盲。试题分析:此题着重考察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对于众多的句子如何确定第一句是解此题的关键。接着找出几个句子之间的联系点,这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解题思路:首先,要通读所有的句子,整体感知这段文字,初步明确这段文字主要写的是什么,围绕什么来写的。在这段文字中,首先写的是人的眼睛对色彩的感知,而后过渡到动物。中间一句设问句是很好的承接,接下来是科学家投入了研究,最后是研究的结果,并以此举例说明。所有的句子试填好后,要将句子按正确的排列顺序通读一遍,最后检查序号是否正确。参考答案:31524。例题2:将①-

3、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恰当的一项是()。沿池环水四周,新筑一道长600多米的环池路,还有那修复完美的明代遗迹“临流亭”20(内部资料,存档保存,不得外泄),四周环水,兀立池中,游客观望,流连忘返。①形态各异的飞禽雕塑,浮游水面②水上画舫往返,笑声朗朗③路面铺设的鹅卵石,在碧波辉映下,色彩鲜艳,晶莹闪烁④路边垂柳依依,清风送爽③④②①B、④②③①C、③④①②D、④③①②解题指导:这是一道在所给的语段中选择恰当的选项填空题。考查的是思维的连贯与严密。解答此类题目,要瞻前顾后,从空缺处的前文或后文找出句与句之间内在

4、的联系,通过上下文要通畅连贯或句式要前后一致等方面来确定正确的选项。此题空缺处前文是写“环池路”,与之文气连贯的当然是选项中③句,接着介绍“路面”,接着就为第④句介绍“路边”,然后由“沿池环水四周”的“路边”,自然引出第②句,介绍“水上”,最后第①句交待水上的“飞禽雕塑”,则“雕塑”又与后句的“临流亭”同属建筑,自然衔接。所以正确答案为“A”。参考答案:A例题3:()这时,我们才发现社区里的工作人员虽然很多,但是在一些死角里还会看见灰尘。()到了社区,同学们都冻得发抖,但又不敢松懈。()虽然很冷,但我们每个

5、人额头上都有豆大的汗珠。()有的同学在擦窗户,有的同学在扫水泥地面,有的同学在捡石头,有的同学在除草,还有同学在推小车送垃圾,我也和一些同学捡石块。()由于风太大的缘故,扫起来了许多的尘土,把大家呛得直打喷气,但大家都不觉得苦,继续埋头苦干。()我们各自分工之后,都开始行动起来了。()同学们把自己的活干完之后又去帮忙干别的事了。解题思路:乱句排文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训练思维,此题是按事件发展顺序排列,先是事件的起因,再是事件的过程,最后是结果。题目答案:217453620(内部资料,存档保存,不得外泄)3、解

6、题技巧(1)排序题的解题步骤和技巧解题步骤第一步:粗读顺序错乱的句子,了解其大致内容,明确其文体。第二步:细读这些句子,按照不同文体的写作顺序,对它们进行排序。可以先试着排小组的句子或相连最紧密的句子,再根据相关的提示词把小组句子连成大组句段。排序技巧:首先确定第一句,第一句一般都会出现对象或者事由,接着代词(你,我,他,她,它,你们,我们,他们,她们,它们,咱们,这里,那里等)开头的句子一般都往前排。后一句出现的内容,在前一句会有照应或者伏笔,要注意抓住一些提示语和关键词。第三步:将连成的段落读一读,如果

7、有不通顺或者语意不畅达的再作与一些细微的调整。在做排序题时,不妨先对所有的文章按表达方式进行分类,先研究一下这几类文章的行文特点再按照不同类型的文体来结题。按照表达方式来分,所有文章可以被分为五类,其特点如下:按表达方式划分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抒情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记人:①通过叙述一件事情来写人: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按时间先后的顺序②单纯介绍描述一个人:按时间先后的顺序,按总分或总分总的顺序。20(内部资料,存档保存,不得外泄)例题1:()肖邦从小就喜欢音乐,他六岁开始练习钢琴,八岁就举办演奏会了。()当时的人

8、,都惊讶于他的音乐天赋,争着要为他出版呢。()肖邦是波兰的一位伟大的音乐家。()在他十五岁那年,就已经写成了第一首圆舞曲。()他出生在波兰的首都华沙,父亲是一位教师。讲解:粗读这些乱句,可以明确这是记叙文中一篇介绍人物的段落,主人公是肖邦,是按照总分的顺序开始写的,第一句一定是概括性的叙述肖邦,并且一定会出现人名“肖邦”,不可能是代词“他”,因此可以确定第一句是“肖邦是波兰的一位伟大的音乐家”,介绍完身份之后,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