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282418
大小:5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20
《浅析制假售假的治理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制假售假的治理对策前假冒伪劣产品正在我国商品市场上泛滥成灾,不仅扰乱了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更给人民群众的生活消费和工农业生产带来极大的损害,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打击制假售假已成为当下刻不容缓的大事。当前,广东省正开展“三打两建”工作,重点打击欺行霸市、制假售假和商业贿赂,文章就“三打两建”中的制假售假存在的成因进行了阐述,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制假售假;成因;治理对策 近期,继“皮革奶”后,被各大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毒胶囊事件”继续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引发公众极大关注。假冒伪劣产品危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侵犯了消费者
2、和企业的合法权益。打假,已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 一、制假售假存在的原因 (一)监管执法存在疏漏使制假售假日益猖獗 目前,在我国打击制假售假的现行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并且处罚力度不够严厉,特别是在众多法律、法规中没有授予打假执法机关关于扣押、查封的手段。往往明知是假货,也只能封存,还得由当事人保管。而依法进行处罚时,由于行政罚款数额低,交给司法机关处理条件又不够,往往对违法者不会伤筋动骨,这使制假者没有重罚重赔的风险。在这个现实条件下,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销售只要10次中有5次甚至只要有3次能够逃脱处罚,就有利可图。 (二)暴利是制假售假产生
3、的根源 收益与成本是经营者考虑的两个基本要素,而对于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经营者来说,至关重要的正是成本。假冒伪劣商品采用劣质的原材料,最大限度降低了生产成本,从而获取了非常高的利润。一些不法商人正是抱着“讲效益就是唯利是图,讲竞争就可以不要规则,讲发展就可以不择手段”的错误观念和意识,为了追逐高额利润而走入了缺德经营、违法经营的误区,不择手段敛财聚富。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违法经营的预期收益往往超过它的成本,超过它的风险,再加上我国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市场发育还不成熟,对经济主体的违法趋利行为缺乏足够的制度规范和道德约束,这就导致
4、部分经济主体经营行为的短期化,滋生一些只顾个人私利,想方设法牟取暴利的投机钻营者,而造假则不失为这些非法经营者提高“黑色收益”的最简单易行的首选途径。 (三)地方保护伞成为制假售假的发育温床 个别地方政府从狭隘的、短期的地方利益出发,对辖区内的制假售假听之任之,认为出现产品质量问题是难免的,担心打假会影响当地经济特别是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同时,由于在地方干部考核上经济增长绩效指标具有决定性影响力,少数官员为了捞取政治资本和虚伪的政绩,担心揭露当地制假售假问题会影响地方声誉和领导政绩而为违法者充当“保护伞”,导致地方政府之间围绕经济增长展开激烈
5、的竞争。而各个地方政府为了保障经济的高增长,尽一切可能鼓励和支持地方工商业的发展,甚至不惜纵容地方企业制假售假。 (四)扭曲的消费心态为制假售假提供市场需求 制假售假之所以屡禁不止,从另一个角度看,与社会存在低素质的消费群体有一定关系,只要有需求,就会有市场存在。制假售假行为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下去,就是因为有相当规模的市场需求。据法国心理分析学家让·米歇尔调查分析:购买冒牌货的人可分为三种类型,首先是受骗者,他们崇尚名牌,都上了冒牌货的当,这种人占40%;其次是知情者,明知是仿制品,却为满足虚荣心而购买,这种人占50%;最后是贪便宜的人,因假货
6、便宜而购买,这部分人占10%。从我国消费层次看,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虽然明显提高,但整体消费水平仍然较低,多数还处于一种低水平消费,这使得他们更注重价格高低而非质量优劣,这也是我国假冒伪劣产品大量存在的一个特有原因。尤其在农村,群众更关注价格因素,在购买商品时不看商标辨识,不顾产品质量,只要便宜就买。尤其是日用品认为只要不影响使用,假货也没什么不好,这是现在老百姓知假买假的一个主要原因。另外,部分消费者追求名牌,盲目崇洋媚外,贪小便宜买名牌,没有多余资金而购买假货,这是虚荣心在作祟。许多事实表明,制假售假者正是抓住消费者扭曲的消费心理,利用假洋品牌大
7、搞标价欺诈,肆意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而这些市场需求正为制假售假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二、制假售假的治理对策 (一)建设诚实守信经济环境,提高生产者、销售者道德水前假冒伪劣产品正在我国商品市场上泛滥成灾,不仅扰乱了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更给人民群众的生活消费和工农业生产带来极大的损害,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打击制假售假已成为当下刻不容缓的大事。当前,广东省正开展“三打两建”工作,重点打击欺行霸市、制假售假和商业贿赂,文章就“三打两建”中的制假售假存在的成因进行了阐述,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制假售假;成因;治理对策 近期,继“皮革
8、奶”后,被各大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毒胶囊事件”继续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引发公众极大关注。假冒伪劣产品危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