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274496
大小:63.74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0-20
《灌区量测水工程建设规划编制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全省大中灌区量测水工程建设规划编制大纲编制单位:审核单位:I龙江省水利科学研宄院龙江省农田水利管理中心2017年10月封面XX县灌区量测水工程建设规划编制单位:xxxxxxxx2017年10月1综合说明1.1规划背景主要从工程建设规划的可行性、必要性、紧迫性等方面进行论述,结合国家政策文件(三条红线考核、农业水价改革等)、量测水需求分析、可支撑哪些方面的工作等进行论述。1.2编制依据列出相应的政策文件、参考文件及引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国际标准等。以下文件仅供参考。灌溉渠道系统量水规范GB/T21303—2007灌溉试验规范SL13—2015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18—
2、2004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GB/T50600—2010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50363—2006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1999灌溉与排水渠系建筑物设计规范SL482—2011灌区规划文件三条红线考核文件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文件1.3规划原则从灌区景测水工程的实用性、规范性、景测水设施操作的便捷性、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及应用维护可持续性等方面论述。1.4总体布局及建设内容简述灌区量测水工程总体布局及建设内容。1.5投资估算1.6组织管理2灌区概况2.1灌区基本情况对全县中型及以上灌区的数量、类型、有效灌溉面积、实灌面积以及水价改革情况进行总体说明U将全县中型及
3、以上灌区地理位置、面积(设计面积、有效面积、实灌面积)、水源类型(地表水、地下水及所占比例)、取水方式(自流引水、提水、井灌及所占比例)、取水流量、土壤类型、作物种类及种植比例、灌溉方式及灌区管理现状(包括灌区管理机构、人员配置、日常管理和维护、水价改革、水费收取等情况)等进行论述、列表说明。各灌区填表上报。2.2灌区灌排渠系及建筑物情况详述灌区灌排渠系数量、长度、控制面积、衬砌情况(衬砌长度、衬砌类型)、及渠首分水闸数量、运行情况,排水闸门数量、运行情况及排水承泄区等。(主要渠系列表说明:渠系名称、长度、控制面积、衬砌情况、首部(末端)取水(泄水)建筑物名称、建设年份、运
4、行状况)。各灌区填表上报。2.3灌区量测水现状详述灌区现有量测水工程现状,包括量测水设施的配备及运行管理情况,量测水技术和方法的应用情况、量测水数据的应用等,列表说明。各灌区填表上报。3农业水价综合改革3.1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推动“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水安全,落实节水优先方针,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政府和市场协同发力,以完善农田水利工程体系建设为基础,以健全农业水价
5、形成机制为核心,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逐步建立农业灌溉用水景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促进实现农业现代化3.2基本原则坚持综合施策,全面改革。加强农业水价改革与其他相关改革的衔接,综合运用工程配套、管理创新、价格调整、财政奖补、技术推广、结构优化等举措统筹推进改革。坚持两手发力,放管结合。既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促进农业节水,也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作物合理用水需求,总体上不增加农民负担。坚持供需统筹,协调推进。既要强化供水管理,健全运行机制,提高供水服务效率,也要把需求管理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全面提高农业用水精细化管理水平,推动农业用水
6、方式转变。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充分考虑灌区水情、工程实际情况,分期分批进行,做到成熟一处,改革一处;完成一批,巩固一批。在实践中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做法和经验,做到可复制、易推广,存计划、分步骤稳妥实施。3.3总体目标参照《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黑政办发[2016]58号,提出全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总体目标。3.4改革措施参照《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黑政办发[2016]58号,提出全县改革总体措施。3.5保障措施参照《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黑政办发[2016]58号,
7、提出全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保障措施。4灌区量测水工程建设规划布局4.1灌区量测水工程规划原则(1)灌区量水测点应布置在渠床稳定,具有规则的横断面,沿渠道的宽带、深度和底坡相同的渠段,且在壅水影响范围以外,段内不得有影响水流的建筑物和杂草。(2)应根据灌区规模、地区特点、管理组织任务与要求布置;按经济、合理、实用原则对量水测点进行全面规划,统一布设,促进水量调配、用水和节水管理。(3)渠首测站应设在引水渠进水门以下100m〜200m处水流平稳的渠段上,观测从水源引入的流景及水位,指导渠系的配水工作。测流断面的设立应符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