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253517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20
《温江区地质情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成都平原处于四川沉降带西侧,介于龙门山隆起褶皱带与龙泉山褶皱带之间,其地质构造系川西新华夏构造的一部分,称为"成都洼陷",为一继承性的新生代沉降盆地。据物探及钻孔资料,平原基底构造方向为北北东--北东向,西陡东缓,基底起伏,盆地东西边缘皆受断裂控制,东缘蒲江--新津隐伏断裂,经成都西郊--广汉以东,与西缘大邑--彭县断裂对冲,中间相对下陷,在中间凹陷地带,第四系厚度大,在断层外侧,第四系厚度小。沉降中心位于成都平原偏西侧,即邛崃--大邑--崇庆一线,第四系厚度达350米以上、下卧白垩系或第三系基岩,顶面凹凸不平,并分布有大小不一的洼槽或盆湖。
2、6
3、~^P!& gn&Zt}@[ 温江县位于成都平原沉降中心及东缘蒲东--新津隐伏断裂之间,第四系沉积厚度150至250米。1976年四川省一0一地质队在县内永兴公社钻孔查明,第四系在当地厚200米。.6xMLo,R ixSr*+ 平原基底断陷的形成,始于白垩系末,第三系有明显加强,通过晚近期构造变动过程的不断发展,成现今形态。规模宏大,结构多元的以冰碛--冰水成因为主、冲洪积次之的第四系松散物质,则不整合地堆积在白垩系或第三系的基岩上。县境基底为第三系大邑砾岩,白垩
4、系灌口组、夹关组。1976年四川省一0一地质队在永兴公社钻孔,孔深694.79米,仍未穿透夹关组。a[ayr$Hk? 第二节 地 层Cs7ol-) t^[fu, 县境内出露地层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据四川省地质局水文工程地质大队1977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和《1∶2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综合水文地质图》灌县幅、邛崃幅资料,以及1976年1月四川省地质局一0一地质队在永兴公社的钻孔资料,其地层分布,岩性特征,由老至新分别为:bd~m'cob>
5、 1.下中更新统(Qgl-al1+2) 该层深埋于平原下中部。按堆积物的结构特征,堆积层序列可分四层:QA*<$v 第一层为绛红、紫红、黄棕等杂色粘土泥砾层。该层深埋于平原区凹槽底部,黏土中时有网纹结构发育,砾石大小混杂,一般砾径5至20厘米,大的达20到40厘米,砾石成分复杂,以花岗岩、砂岩、石英岩为主,风化剧烈,有些可手捏成粉。/Pkz3(1 ]B?M3`'> 第二层地表未见出露,据物探资料揭示,在广汉--成都一线以西,什邡灵杰--彭县一线以东(温江县位于两线之间)的平原下部
6、广泛存在着厚1.06至41米的一套青灰色--灰褐色含泥砂砾石层,有时夹淤泥,多见植物碎屑。砾石成分除花岗岩、石英岩外,尚见较多的喷土岩及硅质岩类,层中时夹淤泥及炭化植物碎屑、乌木,其分布局限于平原深槽之内。Dws)4hH OtmDZ.t;` 第三层在平原腹部,为一套黄棕、黄褐色强风化含砂泥砾层,分布广泛,深埋在25到29米以下。砾石成分复杂,以花岗岩、石英岩为主,砂岩、变质岩次之。其分选差,大小混杂,砾径一般5至20厘米,大的达30到50厘米。砾石风化严重,砾间充填砂质粘土,并多被泥皮包裹。;=jF9mV.
7、 第四层在第三层上,局部出露一层黄褐色、红褐色、棕黄色粉砂质黏土及泥砾石,厚0-10米。OyF=G^w 2.上更新统(Q3) rB$~,q&.V 该层广布于平原,部分出露地表,形若二级阶地,大部分被冲洪积砂砾卵石层掩埋,一般厚25至30米,最厚可达40余米。由下至上可分为两层:94BH{9b5 Z%]K,9K 第一层为褐黄、黄褐色弱风化含泥砂砾石层。砾石成分以花岗岩为主,次有石英砂岩、砂岩等,磨圆度较好,有一定分选,砾径一般5至20厘米,间夹4
8、0到50厘米,漂砾。沉积岩多被风化,锤击易碎,黏土砂粒充填其间,或于层中形成透镜体。局部泥钙质或铁锰质富集,具铁质胶结。$jg[6`L$ QQ.?A(U7 第二层为黄棕、褐黄、灰黄色粉砂质黏土--黏质粉砂土--砂层,矿物成分以石英为主,次为长石、云母,常见长石被风化呈白色细粒,粒径由下往上逐渐变小,黏粒增加。据分析,下部砂粒占40.5%至68%,黏粒15%至27.5%;上部砂粒占20%至29%,粉粒36%至38%,黏粒33.5%至44%。顶部粉砂质粘土常有铁锰质浸染,其间夹泥炭层透镜体,泥炭碳化程度较低。g
9、Z$8Y7 3.全新统(oal+pl44) mG&A_/e!9 在成都平原岷江上游的冲洪积扇及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