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透水事故的处理规章制度

煤矿井下透水事故的处理规章制度

ID:21250529

大小:5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0

煤矿井下透水事故的处理规章制度_第1页
煤矿井下透水事故的处理规章制度_第2页
煤矿井下透水事故的处理规章制度_第3页
煤矿井下透水事故的处理规章制度_第4页
资源描述:

《煤矿井下透水事故的处理规章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煤矿井下透水事故的处理规章制度一)透水预兆(1)巷道壁和煤壁“挂汗”。这是因压力水渗过微细裂隙后,凝聚于岩石和煤层表面造成的。(2)煤层变冷。煤层含水增大时,热导率增大,所以,用手摸煤壁时有发凉的感觉。(3)淋水加大,顶板来压或底板鼓起并有渗水。(4)出现压力水流(或称水线)。这表明离水源已较近,如出水混浊,说明水源很近;如出水清则说明水源稍远。(5)煤层有水挤出,并发出“咝咝”声,有时尚能听到空洞泄水声。(6)工作面有害气体增加。积水区常激发出气体一瓦斯、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7)煤壁或巷道壁“挂红”、酸度大、水味发涩和有臭鸡蛋味,这是老空水的特点。(8)煤发潮发暗。干燥、光亮的煤由于水的

2、渗入,就变得潮湿、暗淡,如果挖去表层,里面还是这样,说明附近有积水。(二)处理井下水灾的一般原则(1)必须了解水灾的地点、性质、估计突出水量、静止水位、突水后涌水量、影响范围、补给水源及有影响的地面水体。(1)掌握灾区范围。如发生事故前人员分布、矿井中有生存条件的地点、进入该地点的可能通道。(2)按积水量、涌水量组织强排,同时,发动群众堵塞地面补给水源,排除有影响的地表水体积水,必要时可采用灌浆堵水。(3)加强排水与抢救中的通风,切断灾区电源,防止一切火源。防止瓦斯和其他有害气体的聚积和涌出。(4)排水后,侦察抢险中,要防止冒顶和二次水灾。(5)搬运和抢救遇难者,要按医疗防护措施进行。(二)

3、被淹矿井的恢复矿井被淹没后,排除积水是极为重要的。排水工作很复杂,首先要对水源进行调查研究,然后选择适当能力的排水设备,组织力量进行排水和恢复工作。排水的方法有(1)直接排干法。就是增加排水能力,直接把井巷中的积水全部排干,此法只能在水量不大或水源有限的情况下采用(2)先堵后排法。当井下涌水量特别大,增大水泵能力不可能将水排干时,则必须先堵住涌水通道,然后再进行排水。在整个恢复工作期间,必须十分注意通风工作,排出有害气体。排水期间的安全措施有:(1)经常检查瓦斯。当井筒空气中瓦斯含量达1°%时,停止向井下输电排水斯含量降到1%以下。(2)及时检查其他有害气体。(3)严禁在井筒内或井口附近用明

4、火灯或出现其他火源要加强通风,使瓦(4)在井筒内安装排水管或进行其他工作的人员,都必须佩带安全带和自救器。(5)在恢复井巷时,应特别注意防止冒顶与坠井事故。(二)井下被困人员的救护井下被困人员首先要做到情绪稳定,坚定信心,同时要注意保存自己的体力,要想尽一切办法与外界取得联系如用石块或其他工具有规律地敲击巷道、煤岩壁等,给抢救人员寻找自己创造条件。(1)在井下发现被困人员时,禁止用头灯光束直接照射被困人员的眼睛,以避免在强光刺射下瞳孔急剧收缩,造成失明。可用红布、纸张、衣服等罩住头灯,使光线减弱也可以用布把被困人员眼睛蒙住,使瞳孔逐渐收缩,待恢复正常后才能见强光。(2)发现被困人员时,不可立

5、即抬运出井,应注意保持体温,抬到安全地点并在救护队的保护下,派医生对被困人员的身体进行检查,并给予必要的治疗(如包扎、输液、注射等)。(2)在被困人员长期未进食的情况下,不能吃硬食物和过量饮食,以免发生意外,造成不良后果。(3)救护队到达被困人员躲避地点时,在检查后确认躲避处无火源和其他危害时,可打开氧气瓶并放氧,使空气中氧含量增加。对于无氧气呼吸器的人员,禁止到躲避地点去。(4)在搬运被困人员时,要轻拍轻放,保持平衡,避免震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