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先生获诺奖的零突破阅读附答案

屠呦呦先生获诺奖的零突破阅读附答案

ID:21238806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20

屠呦呦先生获诺奖的零突破阅读附答案_第1页
屠呦呦先生获诺奖的零突破阅读附答案_第2页
屠呦呦先生获诺奖的零突破阅读附答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屠呦呦先生获诺奖的零突破阅读附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屠呦呦先生获诺奖的零突破阅读附答案  屠呦呦先生获诺奖的零突破①屠呦呦先生获诺奖的“零突破”,彻底打破了“中国科学家与诺奖无缘”的魔咒,极大增强了国人的信心,科技界更是欢欣鼓舞。但畅想归畅想,现实归现实——今后中国的诺奖会“蜂拥而至”吗?  ②回顾自1901年诺奖设立至今颁发的科学奖项,无论是镭的发现还是晶体管的发明,无论是DNA序列的测定还是青蒿素的提取,无一不是为人类文明做出重大贡献的原创发现(发明)。诺奖秉承的两大标准——“原创性”和“对全人类做出重大贡献”,从来没有变过。换言之,诺奖并非高不可攀,但也不是谁想拿就能拿的。

2、  ③重大原创成果的出现,离不开科学高效的体制机制。屠先生的获奖,并没有消除阻碍创新的体制机制积弊。科技人员申请课题时依然要到处烧香,而且要绞尽脑汁、仔细算计未来3年、5年可能要花的每一分经费;评选院士期间,许多候选人(单位)依然在费尽心思、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去“做工作”;各种行政色彩浓厚的考核、评奖和“人才计划”,还在无谓地消耗着科技人员宝贵的科研生命;以论文、数量论英雄的评价机制,仍像无形的鞭子驱使着科技人员想方设法多发论文;论文抄袭依然大行其道,学术打假依然雷声大、雨点小……虽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各项举措已经颁布,但真

3、正落地尚需时日。  ④屠先生的获奖,并没有改变我国“大多数跟随、极少数领先”的科技现状。基础研究是原始创新的源泉,虽然我国的科技投入已跃居世界第二,但用在基础研究上的经费占比还不到5%,远远不及日本、美国;虽然我国的科技人员有300多万人,位居世界第一,但真正领先世界的领军型人才屈指可数;虽然我们的科研平台鸟枪换炮,但绝大多数先进仪器和实验试剂还依赖进口。  ⑤除了“硬件”,科技的繁荣离不开勇于质疑、平等交流、自由探索、积极合作的创新文化。“枪打出头鸟”的古训,“羡慕嫉妒恨”的红眼病,“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学霸作风,“成者王败者

4、寇”的世俗眼光,无处不在的“院士崇拜”……都在无形中束缚着创新的手脚,抑制着“异想天开”的种子。  ⑥在诺奖“零突破”面前,自信应该有,自大要不得。只有正视差距、直面问题,远离浮躁、脚踏实地,切实革除弊端,培育健康的__________,中国才有希望早日迎来第二、第三乃至更多个“屠呦呦”,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选自2015年10月19日《人民日报》作者:赵永新有删减)  22.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作者的观点。(2分)  23.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4.阅读全文,第⑥段横线上填上最适

5、合文字和对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体制机制人才计划诺奖获得者B.评价机制创新文化医学家  C.体制机制创新文化诺奖获得者D.评价机制人才计划科学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