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阁觉苑寺壁画艺术探析

剑阁觉苑寺壁画艺术探析

ID:21233726

大小:76.96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20

剑阁觉苑寺壁画艺术探析_第1页
剑阁觉苑寺壁画艺术探析_第2页
剑阁觉苑寺壁画艺术探析_第3页
剑阁觉苑寺壁画艺术探析_第4页
剑阁觉苑寺壁画艺术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剑阁觉苑寺壁画艺术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剑阁觉苑寺壁画艺术探析〔摘要)四川省境内明代佛教壁画遗迹很多,有新津观音寺、新都龙藏寺、蓬溪宝梵寺、广汉龙居寺、剑阁觉苑寺等。剑阁县觉苑寺壁画讲述的是佛本生故事,其通景式构图的独特风格充分体现了明代绘画审美,具有独特的研宄价值。〔关键词〕觉苑寺佛教壁画明代绘画觉苑寺,坐落于四川省剑阁县武连镇以西,背靠武侯坡,面临小西河,依地形坐北朝南而建。寺内珍藏有相当数量的建筑、雕塑、壁画,是三国古蜀道的重要文物古迹之一。明代壁画技法和艺术成就整体不甚高,但觉苑寺壁画描绘的是释迦牟尼佛本生故事,就佛传故事题材来说,其特点

2、鲜明,壁画中除主要的人物外,还有大量的山水图式,具有相当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一、觉苑寺壁画简介觉苑寺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元和年间用名“弘济寺”,北宋赐名“觉苑”,元末因大火毁坏,明英宗天顺年间,僧静(净)智及其徒道芳组织重修此寺,并绘释迦年谱于该寺壁上,易名“普济寺”,清代更名剑阁觉苑寺壁画艺术探析〔摘要)四川省境内明代佛教壁画遗迹很多,有新津观音寺、新都龙藏寺、蓬溪宝梵寺、广汉龙居寺、剑阁觉苑寺等。剑阁县觉苑寺壁画讲述的是佛本生故事,其通景式构图的独特风格充分体现了明代绘画审美,具有独特的研宄价值。〔关

3、键词〕觉苑寺佛教壁画明代绘画觉苑寺,坐落于四川省剑阁县武连镇以西,背靠武侯坡,面临小西河,依地形坐北朝南而建。寺内珍藏有相当数量的建筑、雕塑、壁画,是三国古蜀道的重要文物古迹之一。明代壁画技法和艺术成就整体不甚高,但觉苑寺壁画描绘的是释迦牟尼佛本生故事,就佛传故事题材来说,其特点鲜明,壁画中除主要的人物外,还有大量的山水图式,具有相当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一、觉苑寺壁画简介觉苑寺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元和年间用名“弘济寺”,北宋赐名“觉苑”,元末因大火毁坏,明英宗天顺年间,僧静(净)智及其徒道芳组织重修此寺,

4、并绘释迦年谱于该寺壁上,易名“普济寺”,清代更名为“觉苑寺”。觉苑寺现有建筑仍存三重殿堂,前方为藏经楼,由“南宋绍定时僧发昌创修”,门前有颜真卿题字的“逍遥楼”石碑一座;①中为大雄宝殿,内有佛像三尊,前香炉文革中破坏,四侧墙壁绘有壁画,即为本文研究的觉苑寺佛传故事壁画正体;寺后殿为观音殿,除观音塑像以外还有一些碑刻。寺院两侧为厢房,现在寺内己无僧人修行,只有管理人员在此居住。觉苑寺佛传壁画现存十四铺,共209幅,绘制于大雄宝殿四侧,其面积总计179余平方米。据考证该幅壁画为明代画师所绘制,全幅壁画采用通景式

5、构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画师在尊重粉本《释氏源流》规定图式之余加以开放创作,绘制了释迦牟尼前世5个故事,习文学武16个故事,当太子纳妃及出家11个故事,修行成佛26个故事,普渡众生99个故事,回国行孝到佛涅??26个故事,及传法东土、集结法藏26个故事。觉苑寺佛传壁画较完整地勾勒了释迦一生的生活、传法轨迹,同时将明代现实生活场景融入其中,赋予了觉苑寺壁画一定的史料价值。我国现存的以佛传故事为题材的壁画众多,如敦煌莫高窟,山西多福寺、崇善寺、五台山,四川新都龙藏寺等,都集中表现了此类题材,但纵观整个中国佛传壁画

6、发展史,四川剑阁觉苑寺壁画无论从寺观佛传壁画还是石窟佛传壁画而言,其数量最多、面积最大、保存最为完好,在目前国内同类题材壁画中首屈一指。②觉苑寺壁画完整表现了释迦牟尼的一生,其人物、山水、动物等都绘制精美,堪称经典。二、觉苑寺壁画绘画风格溯源明初新王朝建立,朝气蓬勃,正需要令人奋发、积极向上的力量,绘画风格也向着激奋刚劲的方向前进。明初的画家大多是元代遗留而来,朱元璋登位后,为扫除元朝统治气息,对元代遗留画家进行迫害,使元画风格流失。同时,朱元璋偏爱南宋山水画激愤刚劲的风格,为迎合统治者的喜好,明代的绘画继

7、承南宋风格,尤尚南宋李唐、马远、夏圭用笔刚劲,挺拔简练的画风。在明初几代统治者的倡导下,明代宫廷山水画逐渐抛弃元风,转而追寻南宋院体画风格,李唐、马远、夏圭的画风统治宫廷画院,并进而影响民间审美取向。觉苑寺在元末毁坏后,于天顺年间开始重修,并最终成于明朝中期弘治二年,这一时期,南宋山水风格统治画坛,觉苑寺壁画也不能免俗。比如,觉苑寺壁画中有很多山石的表现,其技法多用大、小斧披皴和钉头鼠尾皴,线条简洁、刚劲,同南宋马远、夏圭山水中山石的画法一致,力图强调山石刚硬的质感。因此,觉苑寺壁画可说是带有鲜明的南宋风格

8、、觉苑寺壁画绘画特点分析(一)灵活运用粉本1.粉本在绘画中的作用中国传统绘画学习方法中最重要的是临摹。元代夏文彦《图绘宝鉴》有言:“古人画稿谓之粉本”,明确指出粉本即是临摹的原画图谱。明代编撰了几部画谱,它们之间有借鉴,又有各自的特征。如《顾氏画谱》重在收集历代名家画风作品,将收集到的历代名画无论原作大小,都统一制成减小图样。《诗余画谱》借鉴和仿其他画谱完成,其中有很大部分图式是仿《顾氏画谱》,但该画谱中诗词、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