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江苏)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高职高专(江苏)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ID:21230752

大小:379.0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8-10-20

上传者:U-5097
高职高专(江苏)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建设方案_第1页
高职高专(江苏)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建设方案_第2页
高职高专(江苏)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建设方案_第3页
高职高专(江苏)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建设方案_第4页
高职高专(江苏)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建设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职高专(江苏)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建设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建设方案江阴职业技术学院二○一一年十月 目录1.专业建设基础……………………………………………………^11.1师资情况………………………………………………………21.2实验实训设备情况……………………………………………42.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62.1专业发展目标…………………………………………………62.2专业特色优势…………………………………………………62.3人才培养规格定位……………………………………………72.4人才培养目标……………………………………………………93.建设内容…………………………………………………………^103.1走工学结合之路,进一步丰富校企合作内涵………………103.2融通校企共同开发项目课程,推动“教学做”一体………103.3融通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突出实践课程体系………………113.4强化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深化顶岗实践教学………………113.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社会服务能力……………………103.6建设高起点的校内实验、实训软硬件条件,服务学院与企业……123.7提升职业社团活动,创新学生思维…………………………134.改革举措…………………………………………………………^144.1制定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方案,为企业输送实用型人才……144.2加大课程与教材建设力度,提供优质教育服务……………154.3革新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164.4构建全新的学习效果评价方式,科学评价学生综合能力…174.5优化现有管理制度,规范教育教学活动……………………185.绩效指标…………………………………………………………^205.1打造高水准的师资队伍………………………………………205.2建设有鲜明高职特色的课程和教材…………………………205.3建立高起点的实验实训基地…………………………………205.4培养技能过硬的高素质学生…………………………………216.两年建设经费全额预算及年度执行计划………………………^22-30- 1.专业建设基础江阴地处中国最富庶的长三角地区,是苏锡常“金三角”几何中心,作为“苏南模式”的缔造者和参与者,创造了7次获得“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第一”的奇迹。纺织业一直是江阴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江阴纺织业门类齐全,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上游的聚酯、化纤,中游的毛纺织、棉纺、棉织、针织、产业用布、印染后整理,下游的服装以及纺织机械组成的完整产业链。这些内在紧密联系并频繁互动的行业及其所属的企业构成了一个纺织产业集群,成就了江阴经济三十多年跨越式的发展。江阴纺织工业历史悠久,在明朝嘉靖年间就有“日出万匹”之称,旧时家家户户有织机,现在纺织企业铺天盖地。江阴现有纺织企业2千多家,规模以上(年产值1000万以上)纺织企业416家,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30家,拥有江苏阳光、凯诺科技、华西村等上市企业6家,3家纺织企业进入中国民企100强;纺织品外贸出口占江苏省的10%,占全国纺织品出口量的1.2%。02年江阴被评为中国首批十大纺织产业基地之一,07年又被评为“中国精品纺织集群”入选“百佳产业集群”名录。目前江阴纺织业已拥有世界品牌1只——“阳光”,有“海澜之家”、“虎跑牌”精纺呢绒等中国名牌产品7只,有“阳光牌”、“华西村牌”、“圣凯诺牌”3个中国驰名商标,建有国家级纺织品检验中心,拥有2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10家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研究院(所),累计获国家863项目6项如阳光集团的大豆蛋白纤维产品开发和海澜集团的天然植物染料制备与应用,火炬项目22项;江阴是国内精纺呢绒行业生产规模最大、花色品种最多、产品品质最优、科技含量最高、技术装备最好的产业集群区;是我国最大的化纤生产基地;国内首个国际化标准组织——纺织品技术委员会秘书处也落户在江阴。这些以阳光、海澜为代表的江阴纺织企业已经叫响全国乃至世界,并引领了一批科技型、优势型纺织企业的不断崛起。近几年,江阴纺织业始终坚持以产品开发为龙头,以技术改造为基础,以培养人才提高全员素质为根本,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不断提升行业水平;实施“传统产业高新化,规模企业品牌化,集团企业总部化”的战略调整,全面提升经济内在质量,提高了纺织行业的市场竞争力。江阴纺织业的发展为江阴纺织职业教育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和舞台。现代纺织技术专业伴随着江阴职业技术学院一起诞生,最早可以追溯到79年由江阴利用棉纺织厂和红星染织厂组建的“七.二一”工人大学,当时为了解决企业人才断档而开设。2000年本专业与江大联合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2001年开始独立面向全省招生,2006年起招生范围增至苏、浙、皖三省。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分为三个专业方向,分别为纺织品设计、纺织品检测与贸易、纺织品印染技术。随着学院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内涵建设的不断提升,学院将纺织专业作为学院第一梯队专业重点建设,2009年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立项成为无锡市示范专业,2010年本专业立项成为江苏省特色专业。另外,本专业与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合作举办现代纺织技术专业成人本科班,教学地点就设于我院,为本专业毕业生和本专业从业人员的终生学习提供条件。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积极探索“定向招生、双向培养”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案。对有长远的用人计划的企业,通过协商签约,企业委托等方式招收“定向班”,实施“2+1”工学结合、顶岗实践教学模式。校企组建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商定教学计划、课程大纲、实践性环节,共同制定培养方案。本专业于2002年与江阴福汇集团联合,从64名本专业学生中筛选出31名,开办了“福汇”-30- 定向班,最后经企业培训考核录用了29名学员。04年继续与福汇合作,应企业要求加大了染整课程的调整。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校企合作不断推进。2005年应利用集团的要求,成立“利用”定向班,为利用集团定向培养30名左右的车间值班长、工段长。利用集团为吸引优质生源,不仅在该班设立了“利用奖学金”,而且为最终经考核进入利用集团的学生支付在校期间1/3的学费。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本专业的友好合作单位还有启新、福斯特、东达、国家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阳光、海澜等多家知名纺织相关单位。目前又与无锡天然纺织有限公司初步达成了“订单式培养”印染方向的合作意向。专业教师积极地利用业余时间为企业开展技术指导及培训工作,同时通过生产实践,将企业的生产实例、高新技术,带进课堂,编进教材,既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使教学内容更为生动具体,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部分教师因为其出色的工作使企业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产品成本,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而受到企业的欢迎,被企业聘为技术顾问。1.1师资情况目前,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共有专业教师19人,外聘教师8人,专业教师基本信息见表1-1。兼职教师的基本信息见表1-2。,近三年专业教师获得专利1项,发表论文共30篇,其中核心论文23篇,并获得了较多的各级各类荣誉。学历结构:现代纺织技术专业教师学士学位比例达到100%,硕士学位达63.2%,,另有两人硕士在读,一人博士在读,35岁(含)以下青年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的达到100%。现专业教师学历结构能够满足本专业教育、教学要求。职称结构:正高(教授)职称的专业教师1人,占5.3%;副高(副教授、副研究员)职称的专业教师9人,占47.4%;其余中级(讲师)职称为9人,占47.4%,目前现代纺织技术专业职称结构科学、合理。双师结构:“双师型”教师15人,占专业教师人数的78.9%。年龄结构:50岁以上的专任教师1人,占5.2%,40至49岁之间的教师有11人,占57.9%;30至39岁之间的教师有7人,占36.8%;目前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年龄结构合理。表1-1专业教师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职称是否双师学历学位毕业院校所学专业近三年发表论文/专利张素俭女43副教授是本科硕士天津纺织工学院纺织工程核心4篇赵宽男31讲师是本科硕士东华大学纺织工程共3篇/核心2篇陆敏男50副教授是本科学士苏州大学化学共3篇/核心2篇倪红女47教授是本科硕士苏州大学丝织共1篇/核心1篇戚傲春男38讲师是本科学士南通工学院纺织工程-30- 赵钊辉男31讲师是研究生硕士西安工程大学纺织材料与产品设计共1篇/核心1篇余艳娥女30讲师是研究生硕士西安工程大学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共3篇/核心1篇周方颖女41副教授否研究生硕士西安工程大学纺织工程共6篇/核心3篇,专利1项计建洪男41副教授是本科硕士东华大学环境工程沈澄英女41副教授是本科硕士南京工业大学应用化学共2篇贺婕女40讲师是本科学士东华大学纺织工程共1篇/核心1篇黄玲女40讲师是本科学士南通纺织工学院染整工程尚润玲女37中学一级否本科硕士西北纺织工学院染整工程共4篇/核心4篇周家达男37讲师是研究生硕士江南大学纺织工程共2篇/核心1篇陈亚萍女43副教授是本科硕士华东化工学院精细化工共1篇/核心1篇谢亚芬女45副教授是本科学士江苏化工学院高分子材料共2篇/核心1篇黄丽萍女41副研究员否本科学士苏州工学院染整工程孟春燕女46副研究员是本科学士苏州大学蚕学阎国伦男31讲师否研究生硕士华东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核心1篇表1-2兼职教师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职称职务学历学位毕业院校所学专业工作单位高伟良男41工程师新品开发部部长本科学士江南大学纺织工程江阴福斯特纺织有限公司龚珊男43高级工程师纤检所所长本科学士无锡轻工业学院食品分析国家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江阴)陈永良男35工程师副总工程师研究生博士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国家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江阴)康文华女42检验部部长本科学士天津纺织工学院化学纤维国家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江阴)-30- 高级工程师邱星伟男28助理工程师检验员研究生硕士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国家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江阴)李倩女30工程师检验部副部长研究生硕士西安工程大学服装工程国家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江阴)刘艳女30工程师检验员研究生硕士西安工程大学针织工程国家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江阴)赵先丽女40工程师技术部主任研究生硕士天津纺织工学院针织工程江苏阳光集团1.2实验实训设备情况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的“2+1”教学模式实施方案中,本着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为重点;在与理论教学融于一体的同时,由基本技能实验、专业技能实验、综合应用技能实验和“2+1”顶岗实践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也自成一体。近年,学院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实验实训设施的完善、设备投入和实验易耗品的使用。目前本专业总共拥有15个专业实验、实训室,总面积超过1700M2,设备价值281万,可以开设较为齐全的纺织品检测、纺织面料设计与制作、纺织工艺实训(纺纱、机织、针织)、染整印花工艺实训、测配色等项目,能够满足学生专业技能训练要求。实验实训室基本情况见表1-3。表1-3实验实训基本信息实验实习场所名称主要设备型号名称设备价值(万)纤维/纱线检测实验室(面积110M2)CYG-055显微投影仪、YG004N单纤维强力仪、YG042原棉杂质分析机、YG362卷曲弹性仪、HD021I-5纱线强力仪、YG173纱线毛羽仪、YG086缕纱测长仪、HD0216电子单纱强力仪等26.22织物检测实验室(面积110M2)LFY-608织物热传导性能测试仪、YG902C防紫外线透过测试仪、YG606D平板式保暖仪、HD026C-200多功能强力仪、YG541B折褶弹性检测仪等20.99染整实验室(面积110M2)AS-12常温染色小样机、IY25016高温高压小样染色机、PD-1定型烘干汽蒸箱、LP轧车、GDYQ-201SY纺织品甲醛测定仪、RJ-1180高温高压染色机等14.12计算机仿真实验室(面积110M2)纺织CAD软件、计算机18.5机织小样实训室(面积200M2)电动小样机、非电动小样机4.57针织实训室(面积120M2)12G手摇针织横机、YZ-252S电脑横机12.16剑杆织机实训室(面积50M2)GA748剑杆织机2.38纺织工艺实训室(面积120M2)SGA598全自动剑杆织样机、SGA598半自动小样织机、静音空压机38.7-30- 浆纱工艺室(面积36M2)GA392单纱浆纱机10纺纱工艺实训室(面积200M2)HFX-A4棉纺细纱机、HFX-A3棉纺粗纱机、HFX-A2并条机、HFX-A1梳棉机26.1电脑测配色实验室(面积50M2)CE7000A测色机17印花实验室(面积200M2)小型印花机套餐3.6恒温恒湿实验室(面积30M2)恒温恒湿设备、FAST织物服用性能快速测试仪83.9纱线准备室(面积50M2)各色纱线、摇纱器、卷纬器2.2染化料仓库(面积36M2)各类染化料、助剂1-30- 2.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2.1专业发展目标纺织业一直是江阴市支柱产业,以阳光、海澜为代表的纺织品牌已经叫响全国乃至世界,并引领了一批科技型、优势型纺织企业的不断崛起。我院现代纺织技术专业作为省特色专业在地方纺织产业高新化,规模企业品牌化,集团企业总部化的战略调整过程中,以地方企业为支撑,以互利互赢为原则,力争使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改革、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团队建设、社会服务平台的搭建等方面达到同类院校先进水平,形成以纺织染整工艺设计、纺织品检验、纺织品设计、纺织品贸易为专长的现代纺织技术专业,使之成为区域纺织行业研发中心和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心。2.2专业特色优势1)办学历史悠久,地方纺织行业优势明显纺织专业伴随着学校一起诞生,最早可以追溯到79年由江阴利用棉纺织厂和红星染织厂组建的“七.二一”工人大学,当初为解决企业人才断档而开设。2000年本专业与江大联合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2001年开始独立面向全省招生。随着学院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内涵建设的不断提升,学院将纺织专业作为学院第一梯队专业重点建设,09年现代纺织技术专业被评为无锡市示范专业。纺织业一直是江阴市支柱产业,现有纺织企业2千多家,规模企业416家,上市企业6家,纺织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值的31.6%。02年江阴被评为中国首批十大纺织产业基地之一,07年我市被“中国精品纺织集群”入选“百佳产业集群”名录。至2008年底,江阴纺织业已拥有世界品牌1只——“阳光”,有“海澜之家”等中国名牌产品7只,这些以阳光、海澜为代表的江阴纺织品牌已经叫响全国乃至世界,并引领了一批科技型、优势型纺织企业的不断崛起。2)以“四双化”构建高职“2+1”工学结合、顶岗实践的教学模式通过长期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我们感到,按照“四双化”的途径和方法构建的“2+1”工学结合、顶岗实践教学模式,能够有效解决企业真正参与及怎样参与职业教育问题,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所谓“四双化”,是指:机制双赢,方案双订,人员双聘,考核双评。具体地说,是采用校企双赢的合作机制,充分调动企业参与合作教学的积极性;人才培养方案由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制定;校企双方的人员相互兼聘,实现人才的互补式流动;校企双方共同介入对学生的考核,共同关注学生的实习情况。“2+1”是一种基于良好校企结合前提下的教学模式,即在前两年构建扎实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加大专业课程的改革;在后一年实施“顶岗实践”,实现与企业的无缝对接,为企业培养了一批用得上、留得住、肯吃苦的技术应用型人才。3)以定向招生和双向培养为依托,建立科学规范的顶岗实践考核体系与福汇、利用等一批较有实力的企业进行深层次合作,成立定向委培班,对“2+1”院企合作最关键的企业实习阶段大胆设想,务实操作。打破学院和企业的界限,学生直接到企业进行定岗、定员、定位实习,在全真的职业岗位上锻炼职业技能,在完全的社会环境中打造职业素质。企业评价:-30- “比本科院校毕业生留得住,比同类院校毕业生素质高”。通过近年的实践,制定了科学规范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校外顶岗实习教学管理流程》、《校外顶岗实习成绩评分标准》等顶岗实践教学管理相关文件和材料。为院企合作办学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探索出一条以企业人才规格为培养目标,培养学生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良好人品及开拓技能的可行之路。为“2+1”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推广做好了操作程式上的铺垫,使这一教学模式具有了良好的操作性和推广性。温总理来我院视察时,对本专业与企业“无缝对接”培养“马上用得上”的人才表示了认可。同行专家认为本专业“2+1”工学结合、顶岗实践的教学模式落在实处,解决了高职顶岗实习的质量保障和监控问题,具备实际推广价值。2.3人才培养规格定位江阴纺织业发达,门类齐全,阳光、海澜、华西村、三房巷以精毛纺闻名于世,福斯特纺织、华富纺织成为色织领域的后起之秀,大有赶超山东鲁泰、广东益达之势,启新、福汇以针织印染独占鳌头,霞客色纺、北国花式线国内独树一帜。中小型纺织企业更不可胜数。针对地方企业的用人需求,学校、企业、行业共同磋商,反复论证,确定高职纺织专业人才定位,即纺织企业典型技术和基层管理岗位,如工艺员、检验员、跟单员、贸易业务员、班组管理员等,基于岗位的要求和教学的基本规律,明确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需求,以此确定现代纺织专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本专业学生在学习纺织材料分析与应用、纺纱及织造工艺设计、染整工艺设计、纺织染专业英语等基本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分别接受三个侧重点不同学习,其中纺织品设计方向加强了纺织工艺和纺织产品的设计,纺织品检测与贸易增加了一些纺织品检测和贸易方面的课程,纺织品印染加工则着重学习纺织品的染色、整理、印花的设备与工艺。本专业要求毕业生应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能力与素质,详见表2-1、表2-1、表2-3。表1-1知识结构与要求序号知识结构知识要求相应课程或教学活动1文化基础知识l掌握一定的哲学原理,掌握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l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l掌握必要的高等数学及概率统计的知识l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l具有必备的体育及军事理论知识思政概论、法律基础、高等数学、概率统计、计算机应用基础、入学教育与军训、体育等2专业基础知识l掌握必备的纺织材料基础知识l掌握必备的纺织化学基础知识l掌握一定专业英语知识l掌握纺纱、织造、针织的专业基础知识纺织材料及实验、纺织化学、纺纱技术、机织技术、针织工艺、专业英语-30- 3专业技术知识l掌握纺织工艺和纺织产品设计的知识l掌握纺织品检测和贸易的知识l掌握染整的知识色彩与图案、纺织品检测、机织物结构与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染整技术4专业拓展知识l掌握化纤制造的基本知识l掌握其他纺织相关知识化纤加工技术等表1-2能力结构与要求序号能力结构能力要求相应课程或教学活动1基础能力l具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方法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l具有熟练操作计算机常用软件的能力,获得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B证书l具有身体运动技能和能力l具有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通过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A级考试思政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入学教育与军训、体育、实用英语2专门技术能力l纺织品分析与制作的能力l纺织工艺设计的能力l利用CAD进行产品设计的能力l纺织品检测的能力l纺织品贸易的能力l纺织品染色、整理、印花的能力纺织材料及实验、纺织品检验、纺纱技术、机织技术、针织工艺、色彩与图案、机织物结构与设计、纺织CAD、纺织化学、染整技术、机织物设计技能训练、染色技能训练、考工3职业核心能力l学习能力:自主获取新知识及知识迁移能力l工作能力: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与协作能力l创新思维能力:提出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的能力两课、学生素质拓展训练、生产实训、顶岗实践、毕业综合考核、技能社团等表1-3素质结构与要求序号素质结构素质要求相应课程或教学活动1思想素质l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l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l遵纪守法,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思政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社会实践等-30- 2身心素质l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l具有健全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体魄体育、军训、心理健康教育、生产实习、综合素质拓展、社会实践等3职业素质l具有勤奋、诚信、自律等良好的个人品质l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创新精神l具有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l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l对本行业的发展态势有一定的敏锐性入学教育、思想道德修养、成功素质拓展训练、考工实训、社会实践、综合实验、生产实习、就业指导、毕业综合考核等4人文素质l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和人文科学素养l了解中国传统文化l熟悉企业文化公共选修课、综合素质拓展、人文素质类视频讲座、生产实习等2.4人才培养目标现代纺织技术专业按照“四双化”的途径和方法构建“2+1”工学结合、顶岗实践教学模式,为纺织行业、企业及相关领域,培养具有纺织材料检验、纺织品分析与设计、纺织染工艺设计、生产质量控制、纺织品贸易以及班组管理的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具有良好的人品和开拓技能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四双化”是指校企合作的机制双赢,方案双订,人员双聘,考核双评。“2+1”是一种基于良好校企结合前提下的教学模式,即在前两年构建扎实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在后一年实施“顶岗实践”,实现与企业的无缝对接,为企业培养了一批用得上、留得住、肯吃苦的高素质、高技能的技术应用型人才。-30- 3.建设内容本专业将按照“2+1”工学结合、顶岗实践的教学模式,深化政校企合作共建,深化“2”中的教学改革,完善提升“1”中顶岗实践的教学管理,并完成以下主要工作。3.1走工学结合之路,进一步丰富校企合作内涵积极推进政产学研合作共建,加强政校企联动、产学渗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加强与地方企业合作办学的力度,按照“四双化”即“机制双赢,方案双订,人员双聘,考核双评”的原则,实现院校与企事业的全方位合作,促进资源的集成与共享,更加有效推进依托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同时促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形成政产学研良性互动;通过合作必将推动学院和企业的共同发展,实现共赢。本专业一直在探索并不断地总结“2+1”工学结合、顶岗实践人才培养的经验,在高职人才培养方面已经做出了一些思考、研究和实践,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2+1”的教学模式内涵建设,力求在整个三年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将行业、企业全方位融合进来,提升专业的教育教学水平,培养行业、企业满意人才。随着就业制度的改革和教学改革的深入,高职学生到生产单位顶岗实习已成为产学结合的一种重要形式。构建科学的顶岗实习管理和考核评价体系有助于促进教学与企业实际工作有机地融,有助于在全真的职业岗位上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有助于在完全的社会环境中打造学生的职业素质。通过近10年的实践与探索,本专业总结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顶岗实践的教学管理资料,逐渐规范了顶岗实践的教学工作。在2-3年内,我们将不断深入“2+1”教学改革,更加科学规范顶岗实践管理条例,开展以企业文化教育为核心内容的职前教育,改善顶岗实习期间的学生德育工作,规范自主落实学生实习过程的监控,研究顶岗实践期间学生毕业论文的有效指导。全面提高“顶岗实践”的教育教学质量。3.2校企共同开发项目课程,推动“教学做”一体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职业课程重视应用性教学,强调知识的应用,适当降低理论的深度,在教学中贯穿项目的开发设计、组织实施和评价考核,这对于学生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特别是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充分发挥校内外实习基地的人员、技术和设备优势,团结合作共同开发工学结合的项目化优质核心课程。以典型纺织产品生产加工为主线,按“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方式,围绕工作任务重新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制定科学与规范的课程整体设计方案。按“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模式进行教材和讲义开发和建设,编写不追求原理系统的严格,但要有技术实际背景,编写从问题出发,从例子出发,从直观出发,强调“做中学”,形成特色化教材。在项目化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本专业深入进行市场调研、总结近几年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积极进行课程改革,创建“多元化培养目标、模块化课程体系”-30- 。以职业分析为依据,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科学规划,注重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形成适应性强、综合性适度、宽泛的特点,在专业课程层面对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采用体现时代的特征。在培养目标上,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根据市场人才需求和学生个体发展的特点,建立多元化的培养目标,使每一个学生有所侧重地发展,满足学生要求。除了选用国家高职高专教材外,本专业教师依据本专业培养目标并听取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的意见,积极参与教材、实验、实训指导书的编写。这些教材或指导书注重实践性、应用性,较好地满足了本专业的教学需要,同时又体现了本专业的教学特色。目前已有多本自编教材出版(详见4.2)。计划用三到五年时间再建二门院级精品课程、一门市级精品课程、争取一门省级精品课程。3.3融通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突出实践课程体系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的“2+1”教学实施方案中,本着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为重点;实践在与理论教学融于一体的同时,由基本技能实验、专业技能实验、综合应用技能训练和顶岗实践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也自成一体。突出纺织材料检测、纺织品分析与设计和纺织品贸易等核心职业技能培养,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人才培养特点,实现高技能实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遵循职业技术优先、动手能力优先,技术教育与职业认证结合,人文与科技的修养相通等原则,及时调整课程体系,构建以核心技术课和职业技能课为核心层的模块结构。融通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学生实行“双证”毕业。在纺织材料检测、纺织品设计、纺织贸易等职业课程的教学中将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和资格证书的考核融合进去,用职业证书教育推动学历教育改革,使两者有机结合,良性互动,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的择业能力。3.4强化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深化顶岗实践教学构建由校内实验、校内实训及顶岗实习组成的实践教学系统,把课堂延伸到企业,把生产车间引入到学校,实现教室与实训室的一体化;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一体化;学生身份与员工身份一体化的“三一化”。,把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统一起来,使学生实践工作过程完全模拟职业环境,形成实战性职场氛围,满足本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生产性实训培养需求。本专业目前有江阴启新纺织有限公司、江阴福斯特纺织有限公司、国家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江阴)等多家企事业单位作为校外实践基地,结合学生顶岗实践的工作岗位安排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一方面加强了与学生的沟通和联系,另一方面能做到真题真做,强化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今后,计划以结合工作岗位的专题形式推动毕业设计的改革,强化学生解决问题,制作、设计产品方案的能力,弱化对论文的格式、字数等的要求,提高论文的实用价值,更好协调顶岗实践与毕业论文这两项工作。探讨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和综合训练等毕业环节,深化顶岗实践的教学改革。3.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积极采取“内部培养”和“合理引进”相结合的建设机制,不断充实师资力量,提高师资队伍水平,使专任专业教师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不断合理,发展趋势良好。以实施专业教师“联一企、做一项、结一师、带一批”的“四个一”-30- 工程为基础,提高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职业教育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通过培养、引进和聘用相结合的方式,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理念先进、技术过硬、“双结构、双素质”的高水平的专业教学团队。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作用,积极为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指导及培训工作,该专业已为多家企事业单位开展了岗位培训和技能鉴定。利用纺织纤维物理性能检验和染色技能这两个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站的平台,积极为行业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力争在近年获得面料设计师鉴定资质,并开展该培训项目。现代纺织专业积极鼓励教师通过“学历提升”、“短期培训”和“下企业锻炼”等途径提升个人业务水平,目前,本专业一位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二位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近两年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主要内容如下:1)从企业或科研院校引进既有理论,又有本专业实践工作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或优秀博士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按双师型标准引进和培养,对于专业急需的高级人才将并给予科研启动基金、住房补贴和特数岗位津贴。2)有计划地安排本专业教师到对口企、事业单位(包括校内外实验、实训室、实习、实训基地)锻炼和实践,并做好考核鉴定工作。督促教师在下企业阶段能多学技能、多出成果、多解决实际问题。教师个人要充分利用寒暑假、节假日,积极创造条件到企事业单位进行调查研究、实习或参与工作。专业教师每年到企事业单位进行调查研究、参加实践锻炼的时间不少于一个月。3)有计划地安排本专业教师到国内外高校研修或访问,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鼓励教师通过自学、进修等手段,获取与本专业相同或相近的专业技术职务或资格,鼓励教师提升自己的职称和学历4)加强校外兼课教师与在校教师之问的交流和学习,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在合作企业中主要指导学生顶岗实习的校外兼课教师,是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力量,但是他们普遍对学生所在的岗位情况非常熟悉,但是教育教学水平相对有所欠缺,为此,在不影响他们正常工作的条件下,对校外兼课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方法的培训,以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同时积极支持他们参与行业交流活动,更新他们的专业知识,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对热爱高职教育且有贡献的兼职教师要给予表扬和奖励。5)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了解生产第一线的发展情况,在校企合作中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与实际工作能力。6)开展教师知识更新与拓宽的培训。为使专业教师了解本学科发展前沿信息,进一步提高学术和教学水平,分阶段地抽调专业教师进行在职培训,即参加短期研讨班、单科培训、学术交流。可选派骨干教师参加以科研课题为内容的国内外访问学者培训。3.6建设高起点的校内实验、实训软硬件条件,服务学院与企业实验实训条件好坏是影响学生专业操作技能是重要因素,改善实验实训条件的工作,一直是我们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专业已具备常规纺织品检测,初步具备了机织、针织物小样设计与生产、棉型纱线小样设计与生产、纺织品染色与印花的能力。今后将在改善实验条件,加强功能纺织品检测,以及纺织品配套生产上进行建设。1)实验条件规范为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设备为教、科研服务,并确保纺织品检验数据的科学性、有效性,合理利用好现有的标准恒温恒湿室,改善普通检测室检测条件。-30- 2)完善检测设备在现有基础上,增加常规检测仪器台套数,减少学生实验分批次数,提高教学效率。添置纺织品刺痒感测试、纺织品透湿性能检测等仪器,完善检测设备,突出功能性检测能力。添置小样整经机、小样提花机、花式纱线机等实训设备,具备纺织品研发的条件,争取在国内高职院校中建出特色,在省内高职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3)扩大生产型实训基地在原有剑杆织机、电脑横机的基础上,扩大生产型实训基地,增添纺、织、染设备,满足面料大生产的要求,形成实战性职场氛围,引进企业化管理机制,满足本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生产性实训培养需求。4)建立教师工作室为推进本专业产学研合作,提升教师新产品开发,提升学生参赛设计水平,组建专业教师工作室。5)实验室管理到位争取学院支持,设立专职或兼职实验管理人员,引进企业化管理机制,使实验室的管理更加规范。通过两年左右的建设,本专业的检测实验室除了能够培养学生技能、服务教师科研外,能够跨出校门,为江阴的纺织企业服务,为其在生产工艺革新和新品开发过程中提供技术支持和人员培训;希望本专业的毕业生或经过我们培训的企业员工的实践技能得到质的提升,成为引领江阴纺织行业的主力军。3.7提升职业社团活动,创新学生思维现代纺织技术专业自2005年3月正式成立了“织布坊”学生职业社团。该社团作为本专业学生技能与素质拓展的载体,大大提升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纺织品设计与制作技能。该社团的活动曾多次受到江阴福斯特纺织有限公司、江阴华富纺织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大力支持,社团成员的一些优秀作品也被上述公司相中,作为其产品推向市场。今后,将继续以纺织新材料的应用、纺织新产品的开发为导向,提升职业社团活动,创新学生思维。-30- 4.改革举措4.1制定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方案,为企业输送实用型人才现代纺织技术专业按照“四双化”的途径和方法构建“2+1”工学结合、顶岗实践教学模式,为纺织行业、企业及相关领域,培养具有纺织材料检验、纺织品分析与设计、纺织染工艺设计、生产质量控制、纺织品贸易以及班组管理的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具有良好的人品和开拓技能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积极探索“定向招生、双向培养”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案。对有长远的用人计划的企业,通过协商签约,企业委托等方式招收“定向班”,实施“2+1”工学结合、顶岗实践教学模式。即用二年时间构建专业理论基础、专业技能平台,一年或接近一年时间开展“工学结合,顶岗实践”。校企组建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商定教学计划、课程大纲、实践性环节,共同制定培养方案。本专业于2002年与江阴福汇集团联合,从64名本专业学生中筛选出31名,开办了“福汇”定向班,最后经企业培训考核录用了29名学员。04年继续与福汇合作,应企业要求加大了染整课程的调整。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校企合作不断推进。2005年应利用集团的要求,成立“利用”定向班,为利用集团定向培养30名左右的车间值班长、工段长。利用集团为吸引优质生源,不仅在该班设立了“利用奖学金”,而且为最终经考核进入利用集团的学生支付在校期间1/3的学费。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本专业的友好合作单位还有启新、福斯特、东达、国家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阳光、海澜等多家知名纺织相关单位。目前,本专业又与无锡天然纺织有限公司初步达成了“订单式培养”印染方向的合作意向。本专业目前招生对象是高中毕业生,今后将加强与中职的对接,吸纳优秀的中职毕业来校晋升学历或进行高技能等级资格培训和考核。现代纺织技术专业以岗位能力为导向,确定职业岗位人才的知识、能力要求,其知识能力结构如图4-1所示。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知识能力结构职业基本能力1.英文应用能力2.计算机应用能力3.纺织原料检测4.纺织染工艺设计5.职业基础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体育》、《形势与政策》、《就业指导与职业道德教育》等《实用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纺织材料及实验》、《纺纱技术》、《机织技术》等《机织物结构与设计》、《纺织品设计》、《纺织贸易与单证》、《染整技术》、《技能训练》等1、政治思想素质2、身体素质3、人文素质4、班组管理能力等5、1、面料分析与制作2、单证、营销与跟单3、染色打样4、生产质量管理等人品及开拓技能职业核心能力职业技术课、实践课公共基础课、选修课图4-1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知识能力结构-30- 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以及对已毕业学生的追踪分析,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应性和灵活性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便于我们及时根据企业用人需求调整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4.2加大课程与教材建设力度,提供优质教育服务1)主干课程精品化。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尤其突出纺织材料检测、纺织品分析与设计和纺织品贸易等核心职业技能培养,在职业基础课程与职业技术课程的设计与教学中逐步形成了“拓宽口径、理论够用、突出技能”的课程体系,课程结构设计科学、合理,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人才培养特点。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的“2+1”教学实施方案中,主干课程按照精品课程的要求建设,积极推行“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倡导让学生在做中学。在职业课程中《纺织贸易与单证》、《纺织品跟单》、《纺织品检测》、《织物结构与设计》等课程与纺织业务员、单证员、跟单员、检验工、助理面料设计师等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结合,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要求相衔接,将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大纲要求分解落实到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学生的专业适应性。目前课程建设已取得一定成绩,《纺织材料与实验》、《织物结构与设计》,在04、05年分别立项为校级精品课程,09年5月顺利通过校精品课程的验收,现在正准备立项为市级精品课程,其他几门主干课程也正在精品化过程中。2)专业教材特色化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十分重视教材建设。教材在保持一定稳定性的同时,注意校企特色教材的开发,并优先选用高职高专教材。表4-1教材建设情况序号教材名称性质1现代机织技术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2织物结构与设计化学工业出版社3健康纺织品开发与应用中国纺织出版社4纺织CAD/CAM中国纺织出版社5服装材料东南大学出版社6毛纺工程中国纺织出版社7纺织材料中国纺织出版社8成衣工业样板与服装缝制工艺苏州大学出版社9纺织材料及实验在编出版教材10纺织材料实验指导书校本教材11机织物结构与设计实验指导书校本教材12染整技术实验指导书校本教材13纺织生产实训指导书自编讲义除了选用国家高职高专教材外,本专业教师依据本专业培养目标并听取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的意见,积极联合企业开发特色教材、实验、实训指导书。在编写这些教材或指导书-30- 的过程中,考虑到我们的学生毕业后主要在江阴及周边地区就业,因此教材或指导书中的内容和本地区的行业情况结合紧密,注重实践性、应用性,具有鲜明的高职特征,让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研究,在实践中构建知识,较好地满足了本专业的教学需要,同时又体现了本专业的教学特色。自编教材、实验、实训指导书如表4-1所示,近两年的工作重点是对已经出版的教材,在再版时,与时俱进地调整内容,部分教材进行项目化改革;一些比较成熟的校本教材力争能够公开出版。4.3革新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本专业的实践教学包括校内实验、校内实训、企业参观学习、企业顶岗实践。校内实验利用实验室现有的设备进行,主要包括《纺织材料》、《纺织品检测》等课程的配套实验;校内实训主要包括考工训练、剑杆织机实训、纺纱实训、机织物设计技能训练等;校外实习包括企业参观学习、企业顶岗实践等。实践教学主要由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和从企业聘请的工程技术人员指导。学生经过两年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学习后,利用一年时间到企业定岗、定员、定位实习,让学生在真实的生产岗位上感受企业文化,提升职业素质。在顶岗实习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中,本专业规范了顶岗实践教学大纲,制定了清楚的顶岗实践工作流程,配套了相关的教学管理文件,并将考核评价体系与管理流程紧密结合。顶岗实践的教学管理流程如图4-2所示。学院下达顶岗实习教学任务系部制定顶岗实习教学计划开展顶岗实习动员活动学生自主落实实习岗位学院组织推荐实习岗位学生岗位信息反馈实习记录技术报告(或毕业设计或论文)实习总结实习答辩成绩评定总结企业学生出勤技能掌握与人沟通企业鉴定指导教师指导记录巡视记录教师总结教师考核图4-2顶岗实践的教学管理流程图-30- 顶岗实习落实:学生必须按教学计划学完全部课程并考核合格后才能安排顶岗实习。顶岗实习的岗位必须是与专业相关的专业技术岗位,不能跨专业实践。学生参加顶岗实习,由学校以及系部相关部门安排,也允许学生自找实习单位。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的,须本人提交《学生自主落实顶岗生产实习单位申请表》书面申请,家长签字,并经过系领导同意后方可离校实习。学校推荐的需签订《顶岗实习保证书》,以避免学生违规、自动离岗给学校带来的负面影响。无论是学校推荐还是学生自找实习单位的,学生均须与系部、企业签订三方实习协议,以维护学生、学校以及企业的利益。教师巡视:指导教师定期下企业,关心学生的思想、生活,解答学生的困惑,协调学院、学生、企业之间的关系。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劳动纪律教育。指导学生认真完成实习记录、阶段性小结和实习总结。结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要求,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如实填写《指导记录和教师巡视记录》,完成实习计划、实习计划安排表、实习成绩表、学生实习记录本、实习指导总结、校外实习教师巡视记录表等资料的上缴工作。4.4构建全新的学习效果评价方式,科学评价学生综合能力建立全面、系统、公正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确定顶岗实践、理论课程、实验课程、技能训练等的考核标准,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形式,确保人才的培养质量。1)顶岗实践的教学考核顶岗实习的考核采用校企双方通过过程监控与最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评定。具体考核由日常实习记录、实习技术报告、企业鉴定评分、实习答辩情况四项考核构成,各项目所占比例为30:10:30:30。顶岗实习记录:顶岗实习记录本包含顶岗实习记录、实习体会和顶岗实习小结。顶岗实习记录主要填写所在岗位上所涉及到的内容,包括顶岗操作内容、生产设备操作流程、顶岗生产安全、生产设备检修、产品与原料的检测方法、上课学习生产理论知识,也可以结合毕业设计等要求填写部分生产流程图、工艺计算、查阅相关参考资料等。但不得填写与实习无关的任何内容。实习体会主要填写对本次记录的实践内容的体会或感想,本项内容可以简单,但一定要填写。顶岗实习小结在实习结束时间填写,撰写整个实习期间所学到的技能与体会并请实习指导教师与实习单位给出考核结果。企业评价:学生实习期未满,不得擅离或调换实习单位。个别学生确因特殊情况,中途调换实习单位的,须本人提出书面申请,经学校与企业沟通协商后,经系部主管领导批准,方可离开实习单位。学生未经批准擅离、调换实习单位的,实习成绩为零分,期间发生的一切问题由学生本人负责。顶岗实习答辩:实习答辩类似于毕业设计答辩,由自述和提问两部分组成。自述:学生自己填写,主要主内容是将自己从哪些方面进行了课题的研究,或从哪些方面进行计算或工艺分析;最终取得了什么成果或结论;整个研究过程中还存在什么不足。自述打分依照学院毕业设计评分原则和参考标准进行。设问题目与回答正确情况:答辩提问时,每位同学一般回答三个方面的问题,一般分为基本知识、专业知识和操作技术。指导教师填写,记录答辩过程中的问题与回答正确情况等内容;自述打分依照学院毕业设计评分原则和参考标准进行。在考核中,对自主落实实习岗位的、获得实习单位明确留用意向的,进行额外加分;对有违反厂纪校规行为的、实习天数稍有不足的,进行扣分。对①顶岗实习单位或实习岗位未获指导教师认可的,②顶岗实习期间发生重大错误被企业劝退的,③实际实习天数不足规定天数的80%的,④-30- 《顶岗实习记录本》记录内容不足规定的80%的,⑤没有上交实习岗位技术报告的,取消考核资格。2)理论、实验、实训课程的考核①建立规范、科学、符合能力培养的课程考核标准本专业教学计划内所开设的课程均按照学院教务处“课程超市”的规范和标准制订了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②采用教考分离形式,加强试题库建设“教考分离”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讲授和考试命题评卷分开,从而构成教学与考试之间的一种制约关系。教考分离既可以增强教师的责任心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有利于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树立良好的教风、考风和学风。实行教考分离的根本途径在于建立试题库。目前,本专业《纺织材料》《机织物结构与设计》等多门课程采用教考分离。③考核形式多样化,注重过程考核,突出能力考核我们从考试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考虑,以能力考核为主,理论考试与技能测试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论性评价相结合,逐步进行考试改革。在技能训练考核项目上,从项目方案的设计、实施、实施效果的评价以及课题小组的配合等方面综合进行测评,增强考核效果。4.5优化现有管理制度,规范教育教学活动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管理文件规范、齐备、科学,管理信息化程度高。1)常规教学管理为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各项教学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和信息化,创办高效、优质、具有特色的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对现有的教学管理制度进行了整理和修订,补充编写了一些新的教学管理制度,并汇编成册,力求使教学及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在原有教学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参考、借鉴、吸收有关兄弟院校管理制度的部分内容后,将全院的教学管理制度分为师资、教学常规、教学质量、教学实践、教材、督导、教务公开流程七个类别,对原有成套制度和后来制定的分散在各个职能部门的制度进行了认真归类,使其最大程度地完善,并尽可能体现出体制的延续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原则。我院把各项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整理成《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管理文件汇编》2)督导管理教学督导是由督导办组织实施,对教学工作进行有效控制的一种形式,督导办及其督导成员依据学校的教学管理有关规章制度,运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对各系(部)的教学和管理工作进行的监督、检查、评价、指导,教学督导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节功能、反馈功能。根据学院督导工作的相关制度,学院督导工作小组每一学期都制定了具体的工作计划,对教师的理论课、实验课以及其他方式的授课环节进行监督指导,并将听评课的结果上传到校园网,便于教师及时了解专家对自己授课方式、方法的评论,尽快按照要求改进和提高。根据学院督导的相关制度,系部制定本系教学督导工作计划,建立系督导小组,列出《公开课计划》,进行其中教学检查,并对教师上课情况进行评教,期末总结一学期的教学工作。3)实践教学管理-30- 实践教学是职业类院校教学工作中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要领会老师理论课堂所讲述的内容,也就是“什么是”以及“为什么是”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掌握具体的操作方法,解决“怎样做”的问题。针对这个环节,系部根据学院的规章制度,出台了《实践性环节管理资料汇编》《顶岗实习教学管理汇编》等一系列的具体管理规章制度,目的在于规范和健全实验教学过程,使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操作方法和技能。4)专业指导委员会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由行业、企业的领导、工程技术人员以及本专业的骨干教师组成,现代纺织技术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职能主要有两项:第一,每两年都会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等进行论证和修改,以确保人才培养定位准确,针对性强,力求使企业满意、家长放心。;第二,汇总整理各委员掌握的专业信息,预测纺织业的发展趋势,为中小企业提供高新咨询,指导本地区行业发展。5)师资队伍建设管理目前学校已经建立了《专业带头人》、《教师梯队》、《德育梯队》、《师德建设》、《科研管理办法》、《教师教学考核办法》和《人事分配(教师上岗条件)》等制度和规范,本专业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这些相关条例,充分调动与发挥大家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教师的教科研优势,提高教研室的整体水平。-30- 5.绩效指标5.1打造高水准的师资队伍1)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提升。近两年内有计划地安排半数以上的专业教师到纺织相关企业锻炼和实践或者赴国内外高校研修深造。2)教师的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得到优化。近两年内争取培养或引进正教授1名,副教授1名;一名在读博士和两名在读硕士争取能够毕业;希望一名教师能够考取在职硕士或博士3)教师的科研能力得到强化。近两年内力争申报省级或市级科研课题一项,和企业合作横向课题两项以上,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三项以上,取得专利一项,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多篇。4)校外兼课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提高。近两年内聘请教育学方面的专家,为校外兼课老师举办多次的关于教育方法的培训,支持他们参与行业交流活动15人次以上,并适当提高他们兼课待遇。5.2建设有鲜明高职特色的课程和教材1)课程建设目前本专业《纺织材料与实验》、《织物结构与设计》已经通过了学院精品课程的验收,《贸易实务与单证》、《染整技术》《纺织品设计》《针织工艺》《现代机织技术》等课程正按照精品课程的要求建设,计划分期申报上一级精品课程。近两年内,力争一门以上的课程成功申报市级或者省级精品课程,两门以上的课程立项为院级精品课程;另外主干课程完成“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改革。2)教材建设本专业一直重视教材建设,目前本专业教师已经出版《现代机织技术》《织物结构与设计》等多部教材,近两年,计划完成以上两本教材的再版修改工作,争取把部分原校本教材公开出版,并完成近两年新添仪器设备的操作维护指导书编写工作。5.3建立高起点的实验实训基地如果这次能够成功申报财政部支持专业,以及能够获得市政府配套资金,本专业的实验实训条件将有质的提升。1)增加恒温恒湿纺织品检测实验室,配置较为齐全的纺织品检测仪器设备,能够较全面完成纺织品常规检测,与企业、国家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江阴)错位发展,开展功能性纺织品检测项目,为学生提高检测水平服务,为教师科研工作提供支持,为本地区纺织企业提供检测服务。2)组建较先进的纺织实训基地,成为企业新品开发的基地。组建完整而且设备较为先进的纺织染生产线,包括纺纱生产线、织造准备实训室、喷气织机实训室、针织实训室、染色整理实训室、印花实训室等。3)成立印花教师工作室、产品设计教师工作室为教师科研、校企合作、学生技能竞赛创造条件。4)规范实验、实训管理规章制度,设立专职实验管理人员。-30- 5.4培养技能过硬的高素质学生提升职业社团活动,与企业联动开展“面料设计技能大赛”,提高学生作品质量,力争每年都有一件以上的学生作品被相关面料设计生产相关企业采用,作为其产品推向市场。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纺织面料设计大赛、染色技能大赛,并取得二等奖以上的好成绩。继续保持学生“双证”毕业比例100%,“三证”学生比例力争达到75%。回访毕业生所在单位,单位对学生的满意率力争达到95%以上。-30- 6.两年建设经费全额预算及年度执行计划两年建设经费全额预算、执行计划及预期绩效详见表6-1、6-2。表6-1建设经费预算表建设内容分项目内容经费预算(万元)2011年度建设经费来源及预算2012年度建设经费来源及预算年度预算中央财政地方财政行业企业其他年度预算中央财政地方财政行业企业其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专业发展和人才需求调研6422  211  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和完善6422  211  专业技能素质拓展630.50.52 30.50.52 毕业生跟踪调查和信息反馈6211  422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小计24135.55.520114.54.520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纺织材料与实验》市级精品课程建设经费10743  321  《贸易实务与单证》校级精品课程建设经费6431  211  与企业合编《纺织生产实训指导书》、《纺织CAD》等教材经费5321  211  与企业人员合作改进《现代机织技术》项目化特色教材经费5321  211  与行业、企业人员合作改进《机织物结构与设计》课程,按项目化共同编写特色教材经费5321  211  10743  321  -30- 与行业企业共同修改《纺纱设备与工艺》《针织工艺》《染整技术》课程大纲,按精品化课程完善教学资料的经费《纺织品设计》《织物技能训练》课程按项目化教学,聘请行业、企业专家以专题方式参与教学,并进一步将“助理面料设计师”职业资格证书考核要点融合到课程教学中的经费4211  211  加强定岗实践监督和考核,完善顶岗实践管理的经费5211  321  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小计50311912001911800实训实习条件改善完善试纺(花式捻线机)、试织(小样织机)、试染(小样染色机)实训设备。201010   10 10  添置纺织品功能性检测仪器。包括耐日晒牢度仪、起毛起球测试仪、织物风格测试仪等70251510  451530  与合作企业共同规划生产型实训基地,购置喷气织机、针织圆机、袜机等生产设备,完善实训工厂的建设。10043.513.520 1056.516.530 10完善恒温恒湿检测实验室的建设。5010   10401010 20建立教师工作室和功能性纺织新产品研发基地52 2  3 3  建成并维护好10个稳定、高质的校外实训基地52 2  3 3  实训实习条件改善小计25092.538.534020157.541.586030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与数字校园建设购买专业仿真软件(包括HITEX,HIPRINET,HIKINT)100    10 10  完善专业网站和精品课程网站,实现资源共享422   22   完善仿真实验实训室444   0    改善教师办公条件211   11   -30-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与数字校园建设小计20770001331000校企合作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建设校企人员互聘、校企合作项目共同开发费用8422  422  校企合作运行管理费210.50.5  10.50.5  校企合作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建设小计1052.52.50052.52.500师资队伍与服务能力建设选派2-3名优秀中青年教师或教学团队赴国内外高校研修深造费用3618108  18108  选派多名教师到纺织相关企业锻炼和实践费用6321  321  教师申报各级各类教科研课题费用。8431  431  发表论文或申报专利费用6321  321  专业教师和学生参加专业技能大赛的费用。6321  321  专业教师和校外兼课教师参与学术交流费用。12651  651  引进或培养一名正教授费用120    12102  师资队伍与服务能力建设小计863724130049341500实训实习耗材补贴 22112.52.515112.52.515实习意外伤害保险 4211  21100合计466198.510070.5325267.5100129.5335地方财政是指江阴市政府财政;行业企业是指江阴市福斯特纺织有限公司、无锡天然纺织有限公司等友好合作单位;其他是指江阴职业技术学院配套资金。表6-2执行计划及预期绩效建设内容预期绩效建设时间加大校企合作共建力度,促进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的对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2011-2012-30-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搭建产品研发、技术服务、人才培训的产、学、研平台,形成政产学研良性互动。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纺织材料与实验》立项为市级精品课程。2012-2013《贸易实务与单证》立项为校级精品课程。2012与企业合编《纺织生产实训指导书》、《纺织CAD》等教材。2012-2013与企业人员合作修善《现代机织技术》项目化特色教材。2012-2013与行业、企业人员合作改进《机织物结构与设计》课程,按项目化共同编写特色教材。2012-2013《纺纱设备与工艺》《针织工艺》《染整技术》按精品化课程完善教学资料,与行业企业共同修改课程大纲,按任务驱动组织教学。2012-2013《纺织品设计》《织物技能训练》课程按项目化教学,聘请行业、企业专家以专题方式参与教学,并进一步将“助理面料设计师”职业资格证书考核要点融合到课程教学中。2011-2012加强定岗实践监督和考核,完善顶岗实践管理的经费2011-2012实训实习条件改善完善试纺(花式捻线机)、试织(小样织机)、试染(小样染色机)实训设备。2011-2012添置纺织品功能性检测仪器。包括耐日晒牢度仪、起毛起球测试仪、织物风格测试仪等添置纺织品功能性检测仪器。2011-2012与合作企业共同规划生产型实训基地,购置喷气织机、针织圆机、袜机等生产设备,完善实训工厂的建设。2012-2013完善恒温恒湿检测实验室的建设。2012-2013建立教师工作室和功能性纺织新产品研发基地2012-2013建成并维护好10个稳定、高质的校外实训基地2011-2013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与数字校园建设购买专业仿真软件(包括HITEX,HIPRINET,HIKINT)2012-2013完善专业网站和精品课程网站,实现资源共享2012-2013完善仿真实验实训室2011-2013改善教师办公条件2011-2013师资队伍与服务能力建设选派2-3名优秀中青年教师或教学团队赴国外高校研修深造。2012-2013每年选派多名教师到纺织相关企业锻炼和实践。2011-2013-30- 每年教师申报各级各类教科研课题2-3项。2012-2013每年教师发表论文或申报专利5篇(项)左右。2012-2013每年专业教师和校外兼课教师参与学术交流15人次。2012-2013引进或培养一名正教授。2013提升学生社会竞争力学生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换岗率不高于25%,年底就业率达100%;企业满意度在95%以上。2013-30- 6.两年建设经费全额预算及年度执行计划两年建设经费全额预算、执行计划及预期绩效详见表6-1、6-2。表6-1建设经费预算表表6-2执行计划及预期绩效建设内容预期绩效建设时间探索政校企合作共建的机制加大校企合作共建力度,促进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的对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搭建产品研发、技术服务、人才培训的产、学、研平台,形成政产学研良性互动。2011-2012校企共建开发特色课程《纺织材料与实验》立项为市级精品课程。2012-2013《贸易实务与单证》立项为校级精品课程。2012与企业合编《纺织生产实训指导书》、《纺织CAD》等教材。2012-2013与企业人员合作修善《现代机织技术》项目化特色教材。2012-2013与行业、企业人员合作改进《机织物结构与设计》课程,按项目化共同编写特色教材。2012-2013《纺纱设备与工艺》《针织工艺》《染整技术》按精品化课程完善教学资料,与行业企业共同修改课程大纲,按任务驱动组织教学。2012-2013《纺织品设计》《织物技能训练》课程按项目化教学,聘请行业、企业专家以专题方式参与教学,并进一步将“助理面料设计师”职业资格证书考核要点融合到课程教学中。2011-2012加强定岗实践监督和考核,完善顶岗实践管理的经费2011-2012-30- 提高师资队伍素质选派2-3名优秀中青年教师或教学团队赴国外高校研修深造。2012-2013每年选派多名教师到纺织相关企业锻炼和实践。2011-2013每年教师申报各级各类教科研课题2-3项。2012-2013每年教师发表论文或申报专利5篇(项)左右。2012-2013每年专业教师和校外兼课教师参与学术交流15人次。2012-2013引进或培养一名正教授。2012建设高起点的校内外实验、实训软硬件条件完善试纺(花式捻线机)、试织(小样织机)、试染(小样染色机)实训设备。2011-2012添置纺织品功能性检测仪器。2011-2012与合作企业共同规划生产型实训基地,购置喷气织机、针织圆机、袜机等生产设备,完善实训工厂的建设。2012-2013完善恒温恒湿检测实验室的建设。2012-2013建立教师工作室和功能性纺织新产品研发基地2012-2013建成并维护好10个稳定、高质的校外实训基地2011-2013提升学生社会竞争力学生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换岗率不高于25%,年底就业率达100%;企业满意度在95%以上。2013-3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