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217611
大小:5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0
《试论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合: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文化相互激荡,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迷茫与困惑。越来越多的德育工意识到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代大学生的需要。将心理学的原理、方法运用于德育工作中已势在必行。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思想政治教育 简介:唐文艳(1986-),女,汉,西南科技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 []:G41[]:A []:1002-2139(2012)-09-0158-0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通常都比较重视培养大
2、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水平,然而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却缺乏应有的关注。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快速发展,大学生的心理困惑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德育工意识到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代大学生的需要。将心理学的原理、方法运用于德育工作中已势在必行。 一、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不容乐观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学习上的效率低下;情绪上的烦躁、抑郁、冷漠;人际关系上的不适与失调;对自己的人生定位模糊等方面。据国内外有关研究显示:高校学生的抑郁、焦虑、强迫、人际关系和适应不良、
3、人格障碍、精神病等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在16-30%之间。原国家教委曾对12.6万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和测试,发现存在明显心障碍者达20.23%,每年全国高校学生因失恋、考试失败、人际冲突、生活受挫等自杀者达数十人之多。[1]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和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先决条件,心理是否健康直接关系着他们各方面素质的培养效果。 二、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文化相互激荡,各种思潮不断涌现,社会意识出现多元化趋势。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迷茫与
4、困惑迫切需要正确而及时的引导。然而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 1、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目前大多数高校重办学规模、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文化学习、轻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仍然严重,很大一部分领导和老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与智育相比是一种“软目标”,[2]这种错位的思想直接导致德育工作经常是蜻蜓点水般做一些表面文章,德育工作缺乏应有的重视,德育工作落实不到位,措施不得力,大学生中存在的一些思想认识方面的困惑得不到及时的引导与答疑。 2、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针对性和时效
5、性 大学生群体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渴求知识,充满活力,思想敏锐。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应针对他们的总体特点及个性差异选择适合他们特点的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改变以往一味照本宣科的单调模式。另外,传授的知识也应该讲求实效性,应该针对学生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出及时的深层次的解释。在教学内容上,将理论性的知识与操作层面的知识有机结合。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 三、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 1、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渗透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说到底是做人
6、的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通过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而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发展学生健全的“人格”,如果说一个大学生没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没有崇高的理想抱负,没有一颗爱国的心和服务他人的意识,就很难说他是一个有健全人格的人。而人的心理活动是思想活动形成的基础,制约着人的思想活动的发展,从这一层面来讲,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建立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大目标上才能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薄弱,不能及时发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并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再
7、加上有些大学生缺乏较高的抱负水平和远大理想以及信念的支撑便丧失了奋斗的动力。要培养出全面健康发展的高素质大学生必须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关系。 2、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促进 具备健康的心理有助于当代大学生确立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坚定的政治信念,而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坚定的政治信念又是健康心理的必备因素之一。人的思想问题可能引发心理问题,而心理问题也同样可能导致思想问题的出现,两者之间总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这就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工从心理上进行疏导和帮助学生的时候,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
8、能只停留在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上,把心理上的疏导、帮助和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也应该借鉴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因为心理健康教育非常关注人内心的需要,政治说教较少,关注个体的发展,这种方式往往容易被学生接受,例如尊重、平等、真诚、等理念和谈话技术等,这对解决某些以往用德育的方法难以奏效的思想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