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类文本《谈家桢》阅读附答案

实用类文本《谈家桢》阅读附答案

ID:21217162

大小: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0

实用类文本《谈家桢》阅读附答案_第1页
实用类文本《谈家桢》阅读附答案_第2页
实用类文本《谈家桢》阅读附答案_第3页
实用类文本《谈家桢》阅读附答案_第4页
实用类文本《谈家桢》阅读附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用类文本《谈家桢》阅读附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实用类文本《谈家桢》阅读附答案  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材料一:  1950年初,苏联科学院遗传学研究所副所长努日金来华,强力推荐将政治与自然科学混为一谈的“米丘林--李森科”学说,意在打压被实验证明为正确的摩尔根学说。努日金到上海后,指名要与“中国摩尔根”谈家桢“论战”。在当时巨大的政治压力之下,在“苏联老大哥”面前,小名叫“阿犟”的谈家桢丝毫没有却步,他专程从杭州赶来上海“应战”,用有力的辩驳让对方碰了一鼻子灰。谈家桢从此一次次受到批判,一次次地被责令检查,甚至被剥夺了讲授遗传学

2、的权利。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谈家桢婉转地谢绝了朋友要他改教米丘林生物学的建议,为了求生存于缝隙之中,宁可去宣传达尔文学说,也决不媚时。  几经周折,摩尔根学说才得到了毛泽东等领导人的支持。1961年,谈家桢由周恩来总理任命为复旦大学副校长,校长为陈望道。这一年,复旦大学成立了遗传学研究所,这是国内高等院校在这一项目上零的突破,谈家桢任所长。遗传学研究所成立以后,便开始在动物和人类遗传、植物遗传和进化遗传、微生物遗传及生物化学遗传等方面紧锣密鼓地展开了研究。  “我这一生没有金钱,财富就是学生”在学术上,有的学生走到了他的前头,有影响的论文

3、刊登在世界顶尖的科学杂志上,谈老总会马上复印下来,把它嵌在镜框里挂在自家的墙上,还会第一时间打电话去祝贺。上世纪50年代,谈家桢的学生周光炎的一篇论文引起国外学界的高度关注,包括大英博物馆和国际抗蝗联都来函索要单行本。而这篇文章的英文摘要是谈家桢帮他修改的,不仅如此,整个文章的布局也大有改动。但在作者栏中只有学生的名字,没有老师的名字。老师接受致谢,但不同意署名。他想的,只是尽快把年轻人推到第一线。  1997年4月,谈家桢先生不顾将近九旬高龄,奔走于上海、浙江等地,考察了多家基因研究与产品开发单位,他深深感到,我国的基因研究与生物工程产

4、业化的高潮即将到来,但又面临极大的困难和冲击。基因就是财富,其密码一旦被解读,用以投入生物制药,科学价值和经济效益均十分巨大。我国是世界上少有的基因大国,人口多,民族多,家系多,疾病种类也多,这就引起了一些发达国家的特别关注。他们纷纷以“合作”的名义,来我国搜取大量的基因组标本(血样)。谈先生对此十分焦急。他专门上书,提出应珍惜我们的基因资源,尽快启动由我国科研人员主导的中国特有基因的研究。这个建议被国家所采纳,在谈家桢的直接关心和帮助下,1998年促成了上海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的成立。  (摘编自《解放日报》)  材料二:  1937年,

5、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聘他为生物系教授,但抗日战争爆发了,浙江大学辗转内迁,最后其生物系迁到贵州湄潭一个破旧不堪的唐家祠堂里。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个祠堂就成了生物系实验室。谈家桢带领学生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用显微镜观察果蝇和瓢虫,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正是在这间“祠堂实验室”里,他发现了瓢虫色斑遗传的镶嵌显性现象,引起国际遗传学界的巨大反响,认为是对经典遗传学发展的一大贡献。  终生之计在树人,谈家桢的真心关怀,是众多弟子人生难以忘却的记忆。  “是先生的一封信,让我走上如今的研究道路。”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卢大儒教授说。他到复旦读硕士,本是

6、苏州医学院送来定向培养的,在自己导师和谈家桢指导下,攻关血友病基因治疗。眼看研究到了关键时刻,硕士也快毕业了。时年85岁的遗传学界泰斗谈家桢瞒着他,不声不响地给苏州医学院的教授推心置腹地写了长长一封信,最后终得“放行”,让卢大儒留在复旦继续研究。而今,卢大儒研究的血友病基因治疗方向,已成为中国基因治疗的“开山之作”。  谈家桢的另一位学生,新疆杨树科学研究院院长唐天林如今已是“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十年前,唐天林在新疆创业搞杨树育种,可有报道称他搞的杨树速生品种是假的,生长速度也是浮夸的。谈家桢听说后,立刻了解详细情况,请来小唐一起吃

7、饭。谈家桢在饭桌上说的话让唐天林记忆犹新:“不要怕,科学是相信真理的,科学不畏权势,相信你自己,我更相信你……”唐天林回忆到这里,有些激动:“这几句话,这样的激励,是在救我的命呀!”  (摘编自《大师风骨耀泽后人——追忆遗传学泰斗谈家桢先生》)  材料三:  在抗战那个最为残酷的生存环境当中,无论是西南联大还是浙大,却都有一种崇高而坚韧的风骨支撑,这足以使当时的学人克服今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孜孜于学术,师生都在自由而严谨的学术氛围中成长和创造,个人的命运与家国民族水乳交融。那时的学人是快乐而不畏艰难的,那时的大学是自由而崇尚创新的。条件

8、简陋的“校园”里的学术和科研却蓬勃向上,充满了动力和希望。  随着谈家桢先生等老一辈科学家、教育家的远行,我们对于大学精神的追寻之路是否会变得更加坎坷而漫长?无论如何,这种追寻和奋斗都是不能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