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整合审计指引

内部控制整合审计指引

ID:21216345

大小:96.13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0

内部控制整合审计指引_第1页
内部控制整合审计指引_第2页
内部控制整合审计指引_第3页
内部控制整合审计指引_第4页
内部控制整合审计指引_第5页
资源描述:

《内部控制整合审计指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内部控制整合审计指引说明:本内部控制整合审计指引为了读者迅速理解内部控制整合审计的要点及与年度财务报告审计的差别,并非内部控制整合审计的全部内容。拟全部掌握内部控制审计的要点,需掌握《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中注协下发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南》、财政部课题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政策解读与操作指南》和会计师事务所有关内部控制审计相关的具体指引等。一、内部控制审计的基本概念根据《审计指引》的定义,内部控制审计是指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对特定基准日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的审计。(一)业务性质对于内部控制审计而言属于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审

2、计对象是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采用积极方式提出审计意见。标准是指有关的内部控制的法规、规范和指引。以前的内部控制审阅(审核)报告属于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审计对象为被审计单位的内控自我评估报告,采用消极方式提出审计意见。(二)业务对象1、时点/期间根据我国的规定,内部控制审计针对的特定基准日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意见,即采纳时点的概念。采纳时点概念并不意味着注册会计师可以只关注企业基准日当天的内部控制,而是考察企业一个是时期(足够长的一段时间)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情况。根据业界经验,一般要求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期间至少为3个月。中注

3、协关于有效运行及测试的规定:整改后控制运行的最短期间(或最少运行次数)和最少测试数量控制运行频率整改后控制运行的最短期间或最少运行次数最少测试次数每季一次2个季度2每月一次2个月2每周一次5个星期2每天一次20天10一日数次25次(分布于涵盖多天的期间,通常不少于15天)25注:如果被审计单位在基准日前对存在重大缺陷的内部控制进行了整改,但新控制尚没有运行足够长的时间,注册会计师应当将其视为内部控制在基准日存在重大缺陷。2、财务报告/非财务报告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而设计和运行的内部控制,以及用于

4、保护资产安全的内部控制中与财务报告可靠性目标相关的控制。我国的内部控制审计是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并对内部控制审计过程中注意到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增加“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描述段”予以披露。(一)其他重要概念1、内部控制有效性及其判定标准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是指被审计单位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对实现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程度,包括内部控制设计的有效性和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内部控制的设计有效性是指所设计的内部控制单独或者连同其他内部控制能够合理保证实现内部控制的目标。设计有效性的外在判断标准主

5、要体现为内部控制设计的合理性和适当性。内部控制的运行有效性是指内部控制能够在各个不同的时点按照既定设计得以一贯执行,从而合理保证实现内部控制的目标。2、内部控制的缺陷内部控制缺陷包括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对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需要借助一套系统遵循的认定标准,认定过程还需要内部控制评价人员的职业判断,并按其影响程度分为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重大缺陷,是指一个或多个控制缺陷的组合,可能导致企业严重偏离控制目标。重要缺陷,是指一个或多个控制缺陷的组合,其严重程度和经济后果低于重大缺陷,但仍有可能导致企业偏离控制目标。一般缺陷,是指除重大

6、缺陷、重要缺陷之外的其他缺陷。3、重大账户根据账户的金额大小,并结合风险和其他因素来判断是否重大账户。如果一个重大账户对应了多个单独的业务流程,还应考虑根据不同的风险将重大账户进行分解,然后分别确定各个重大账户。4、相关认定相关认定是指可能导致发生重大错报的、与重大账户或列报相关的额认定。在识别重大账户和列报后,应确定哪些与重大账户和列报相关的财务报表认定,并非所有认定对重大账户而言都是相关的。一、整合审计《审计指引》第五条规定,注册会计师可以单独进行内部控制审计,也可以将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进行(简称整合审计)。(一)财务报

7、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的关系1、内控审计、财务报表审计分别进行的路径2、内控审计、财务报表审计整合审计的路径3、内控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关系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比较比较项目内部审计控制财务报表审计审计目的对财务报表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并对内部控制审计过程中注意到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增加“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描述段”予以披露对财务报表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是否公允地反应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发表意见了解和测试内部控制的目的了解和测试内部控制的直接目的是对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

8、发表意见财务表表审计按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进行,了解内部控制是为了评估重大错误风险,测试内部控制是为了进一步证明了解内部控制时得出的初步结论,了解和测试内部控制的最终目的服务于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目的测试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