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大诗人中的物候中考阅读答案

唐宋大诗人中的物候中考阅读答案

ID:21213085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20

唐宋大诗人中的物候中考阅读答案_第1页
唐宋大诗人中的物候中考阅读答案_第2页
唐宋大诗人中的物候中考阅读答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唐宋大诗人中的物候中考阅读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唐宋大诗人中的物候中考阅读答案  唐宋大诗人中的物候  竺可桢宛敏渭  唐宋许多大诗人,善于鸟语花香的暗示,把大自然的变化写进诗篇。其中许多诗句,经过千百年的,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至今还脍炙人口。明末的学者黄宗羲说:“月、露、风、云、花、鸟之在天地间,俄顷灭没,而诗人能结之不散。常人未尝不有月、露、风、云、花、鸟之咏,非其性情,极雕绘而不能亲也。”这就是说,只有对大自然很深的人,才能领悟它的语言,和它亲密对话。[来源:学科网]  唐白居易十五岁时,曾经写过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从物候学角度来说,这首在当年就很轰动的诗,表现了两个重要规律:第一,草木得茂盛和凋谢,有一年一度的循环的规律;第二,这循环是随气候转化的,春风一到,头年枯黄的草木就苏醒了。  春天来临的信息是什么呢?从许多唐、宋人的诗中可以找到答案。李白诗曰:“东风已绿瀛州草,紫殿红楼觉春好。”王安石晚年住在江宁,有句诗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洪迈《荣斋随笔》中指出:这首诗原作“春风又到江南岸”,几经推敲,改了几次才定了“绿”字。李白、王安石他们在诗中用“绿”字来象征春天的到来,这是符合物候学的规律的。王安石这句诗还能说明物候是

3、有区域性的。⑤若把它改成“春风又绿河南岸”,就很不恰当了。因为在大河以南开封、洛阳一带,春风挟带黄沙比吹绿草叶更有代表性,所以,李白《扶风豪士歌》中,有“洛阳三月飞胡沙”之句。虽则句中“胡沙”是暗指安史之乱,但河南春天风沙很大也是事实。  11.依次填入文中划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领悟考验感悟B.领略考验感觉  C.领悟考证感悟D.领略考证感觉  12.从文章内容看,本文作者认为江南春天来临的信息是什么?(2分)  答:  13.“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是诗人几经推敲才改定的,本文作者认为用“绿”字的好

4、处是什么?(2分)  答:  14.文章引用李白《扶风豪士歌》中的诗句目的是什么?(2分)  答:  11.A  12.绿色。  13.用“绿”字来象征春天的到来。王安石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能说明物候是有区域性的。  14.使语言典雅而具有说服性,更生动形象的证明“大河以南开封、洛阳一带,春风带来的象征,黄沙比绿叶更有代表性。”进而说明物候是有区域性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