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取穴的研究方法概述及展望

针灸取穴的研究方法概述及展望

ID:21209735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0

针灸取穴的研究方法概述及展望_第1页
针灸取穴的研究方法概述及展望_第2页
针灸取穴的研究方法概述及展望_第3页
针灸取穴的研究方法概述及展望_第4页
资源描述:

《针灸取穴的研究方法概述及展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针灸取穴的研究方法概述及展望【】R246【】A【】1672-3783(2011)11-0428-01    【】本文收集整理现今关于针灸取穴的相关文献,并从古代医著、各个历史阶段、某些流派或个人经验、某些病证、某个穴位、结合近现代医学研究等六个方面进行归纳分析,提出展望。  【关键词】取穴研究方法综述    针灸取穴正确与否与临床疗效密切相关,现今针灸取穴的相关研究文献数量众多,角度多样,现将近年来的取穴研究方法归纳概述如下:  1研究方法  1.1从古代医著提取取穴规律:陈峰、俞中元、盛燮荪[1]系统分析《内经》,认为阴阳五行学说和脏腑经络理论作

2、为针灸腧穴配伍伍理论的基础,使得腧穴配伍理论已经具备了较为完整的体系,形成一系列的腧穴配伍方法和常见病的治疗处方和治疗方案。张胜春、赵京生[2]分析《甲乙经》处方用穴特点,认为病变部位的局部取穴及循经取穴是《甲乙经》中临证选穴的主要规律,并重视特定穴的应用,临床辨证分类细致,强调辨证选穴。曹敏,柯长鸿[3]说到《针灸大成》辨证取穴给后人提供极为珍贵的范例:如循经取穴(阴经或阳经取穴、同名经取穴、表里经取穴)、临证取穴(脏病取门海俞募穴、经络滞选原络交会穴、调整整体用八脉交会穴)、经验效穴与奇穴。  1.2从各个历史阶段去归纳分析:裴景春,冯起国,郑

3、利岩等分别按等东汉以前、晋隋唐、宋金元、明清等历史阶段对针灸处方配穴原则及规律进行探讨,得出从春秋战国至东汉时期[4],针灸处方及其理论由萌芽到形成,晋隋唐时期[5]就是对针灸处方理论不断充实和积累的时期,宋金元时期[6]是针灸处方配穴理论不断发展和处方大量积累的时期,明清时期[7]是针灸处方及其理论成熟完善时期。  1.3从某些流派或个人经验去探讨:韩培海等[8]在临床中应用最佳时间针灸法治疗各种痛症,屡有奇效,并认为按时开穴仍需运用中医四诊八纲、脏腑、经络进行辨证论治,才能补虚泻实、调和气血、平衡阴阳。尤亚芳[9]应用平衡一针疗法的腰痛穴治疗急

4、性腰扭伤,证实腰痛穴有调节神经、活血化瘀、消炎止痛功效。裴改杜[10]运用全息取穴治疗急性腰扭伤185例,结果表明此疗法具有取穴少、方便、准确、安全、高等效等优点。王文远等[11]讲到到陆瘦燕在认为经络学说实为针灸学术的主要理论体系,针灸时先明辨疾病所在何部,属何藏何经,有了病所和经络联系的概念后才能处方配穴。  1.4从某些病证去研究:王彧[12]研究了近10年来针灸治疗心绞痛的取穴规律,针灸治疗心纹痛的选穴规律为以心相关的特定穴为主,强调多种特定穴的配合使用,配穴以辨证选穴为主。苏莉,邓柏颖[13]发现针灸治疗痛经所选经脉集中在冲、任脉、足太阴

5、脾经和足太阳膀胱经,发现述“经络”者少,遵循“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针灸治疗基本原则者更少。  1.5从单个穴位去研究:宋贵喜[14]针刺合谷穴并结合运动针法治疗腰部胀痛症18例,运用全息疗法,斜透第2掌骨腰点,获显效。夏晓菊[15]选用循行于疼痛部位之经脉的郄穴,采用针刺疼痛部位循行经脉之对侧的郄穴之巨刺法,并配合运动针刺疗法,单用郄穴治疗痛证251例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1.6不同取穴方法之间比较分析:张利芳[16]以平衡针治疗组和针刺传统为主作对照,结果第1、第2疗程治疗后,平衡针灸治疗组疼痛消失患者也明显多于传统针灸治疗组。李以松等[17

6、]针刺治疗66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治疗组为远端取穴加局部压痛点针刺,远端取穴不刺激局部作疗效对照,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评价指标,探讨局部选穴与远端选穴之间的关系。曾奕、常英[18]以子午流注纳甲法治疗血管性头痛45例与循经取穴治疗4l例对照,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1.7结合近现代医学研究成果探究:刘晶,陈少宗[19]认为传统针灸学以神经节段理论为指导,根据已有的研究和经验,针刺镇痛的取穴原则、规律与现代针灸学的取穴原则、规律应当是一致的,即应遵循神经节段理论。王佩,王少荣[20]谈到近四十年来,在中国的针灸、针

7、刺麻醉的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的大量事实表明,循经取穴并不是唯一的和普遍适用的取穴原则。根据神经节段理论,分析了《针灸大成》所记载的经穴主治病症与神经节段的关系,认为按神经节段取穴的规律,在针灸临床实践中从古至今一直起着支配性的作用。  2小结  目前国内有对痛证取穴规律的文献研究数量众多,其研究角度多从某一流派、某一历史著作、某一历史阶段或是个人临床经验等去研究,内容广泛,涉及到临床和理论研究的各个方面,但不难看出现今的研究在某些治法如远近结合、辨证取穴等重复较多,且缺乏创新及大的借鉴意义,较少注意取穴规律演变方面的整体把握和其背后理论背景的探讨,而

8、从经络方面论治指导临床工作力度显不够,这些都是今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