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204411
大小:73.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0-20
《清末新政时期的政治参与论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清末新政时期的政治参与论析关键词:清末新政;预备立宪;政治参与;政治意识 摘要:清末新政时期,以立宪派为主导的政治参与的迅速发展,是在新政的展开、新力量的诞生、社会危机加剧、清政府控制力削弱及民众政治意识的觉醒等多重因素作用下的结果。政治参与以清政府宣布仿行宪政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前期是在专制政体内展开的,以舆论参与和政治接触为主;后期则发生在从君主专制向君主立宪过渡时期,政治参与形式更为完备,规模扩大,对政局的影响力增强。新政时期的政治参与推动了政治变革、促进了民众政治意识的觉醒。 :K25文献标志码:A:1001①笔
2、者以为政治参与是一个国家的公民通过一定方式对政府决策的制定和执行表达政治意愿的行为。在专制国家,没有完整意义上的政治参与,专制政府对政治参与是禁止的,如《大清律》规定“军民一切利病,不许生员上书陈言”。到了晚清时期,随着国人对西方民主政治的了解,特别是民族危机加剧、社会矛盾凸显,部分社会精英开始主动地要求参与到国家政治生活中。晚清时期政治参与首先体现于维新运动时期,在清末新政时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清末新政时期的政治参与指的是从1901年清政府宣布新政改革开始至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期间,以立宪派为主导包含留学生、士绅、工商
3、业者等在内的社会各阶层要求清政府进行宪政改革而展开的一系列参与活动。对清末新政时期的政治参与,国内学术界有了一定的研究。朱英着重探讨了近代中国商人的政治参与[1],马宝成研究了新政时期的地方政治参与[2],路子靖侧重研究社团的政治参与[3],萧功勤在其论著中讨论了“新政中的参与危机及其对清廷的挑战”[4]。这些研究成果各有侧重,对我们全面地了解新政时期的政治参与有所帮助。本文主要从清末新政时期政治参与的背景、政治参与的发展及政治参与的历史作用三方面对清末新政时期的政治参与做一考察。 政治参与在清末新政时期的发展同近代中国
4、的转型密切相关。新政的启动、深重的民族危机、严峻的社会矛盾构成新政时期政治参与急剧发展的内外因素,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 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直接影响到政治参与的水平。亨廷顿认为:“社会—经济发展促进政治参与的扩大,造成参与基础的多样化,并导致自动参与代替动员参与。”[5]清政府于1901年举起改革的旗帜,对经济、教育、军事、司法、官制等方面进行改革。新政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清政府所面临的内外危机,但仍旧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为政治参与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社会经济的发展
5、为政治参与提供了物质前提。经济改革使民族工商业有了明显发展,以投资设厂为例,1902年到1910年,共创办资本额在万元以上的企业有604家,创办资本额共134517千元,占工矿企业设立总数的63.1%,投资额的65%。[6]经济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推动了政治参与的扩大。一方面,经济的发展改善了部分人的社会经济地位,使其具有关注政治的条件,又产生了参与政治的动力——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并使其尽可能地扩大。另一方面,它又为政治参与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物质保障。如舆论参与的重要表现是出版报刊、发行书籍,必须要有相当的经济实力;政治团
6、体的组建及其活动的组织,同样必须以经济为后盾。 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新力量崛起,增强了政治参与的群众基础。其一,清末的教育改革推动了新式知识分子阶层的诞生。新知识分子阶层主要于留学生及新式学堂培养的人才。据记载,1905至1906年间,留日学生竟达8000人以上[7]。新式学堂也因清政府的倡导尤其是科举制度的废除而有很大发展,人数急剧增加。根据清末《第一次教育统计图表》,学堂数由1902年的222所增加到1905年的3433所,人数则由6772人增加到98163人。[8]这些人普遍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又接受西方的新式
7、教育,对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有较多的了解,对清政府的腐朽没落及民族危机有较为真切的感受,渴望变革,政治参与的欲望也更强烈。其二,清政府在促进工商业发展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使工商业者力量壮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工商业者的经济实力逐渐增强,为了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迫切地需要参与政治,谋求政治上的话语权。而商会的建立又使其有了和政府对话的合法舞台。如在第二次国会请愿运动中,在立宪派的动员下,各地商会关键词:清末新政;预备立宪;政治参与;政治意识 摘要:清末新政时期,以立宪派为主导的政治参与的迅速发展,是在新政的展开、新力量的诞
8、生、社会危机加剧、清政府控制力削弱及民众政治意识的觉醒等多重因素作用下的结果。政治参与以清政府宣布仿行宪政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前期是在专制政体内展开的,以舆论参与和政治接触为主;后期则发生在从君主专制向君主立宪过渡时期,政治参与形式更为完备,规模扩大,对政局的影响力增强。新政时期的政治参与推动了政治变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