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195846
大小:38.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0-20
《中国未来十年最具潜力的七大行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未来十年最具潜力的七大行业近年以来,国家相继制定出台了纺织、轻工、汽车、钢铁、装备制造、船舶、电子信息、石化、有色金属、物流等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这些行业都属于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工业产值和国家税收的主要贡献力量,吸纳就业人群的主要渠道,是拉动GDP增长的主要行业,对经济发展影响巨大。用发展的眼光看,未来几年这些产业都将有所作为。眼下,我们关心的是高考,关心的是自身未来的选择:选择什么专业,将来又该从事什么行业?而选择那些蕴含着巨大潜力的行业,则是更多人的目标。【汽车行业】{行业与专业解码}汽车实际是一种交通工
2、具,只不过是由内部发动机提供动力的交通工具,比如说轿车、SUV、客车、公共汽车、货车等等。广义上说,可以直接从事汽车本身以及汽车相关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流通、销售、售后服务,还有一些金融服务,这些都称之为汽车行业。从高校设置的本科专业来说,有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工科类的专业与汽车产业密切相关。另外,还有一些如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外语甚至是人力资源等辅助性和管理类的专业。至于高职高专专业,比本科更细化,如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汽车检验与维
3、修技术、汽车整形技术等。{机遇看点}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部主任徐长明分析,目前美国汽车的产销量是中国的倍,按照现在的增速,中国有望在两年内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大国。从产量来讲,世界上只有美国和日本汽车年产量超过1000万辆。中国几年前超越德国排在世界第三,目前,与第二位的差距在迅速缩小,与第一位大概还有两年差距。当全球性经济衰退的阴霾袭来的时候,汽车行业跟经济链上其他所有的产业一样难逃噩运。这种恐慌在欧美市场表现得尤为明显。汽车全球总裁蔡澈在戴姆勒-奔驰新年招待会致词时感叹:“所有人都感到了疼痛。”相对于急剧恶化
4、的欧美市场,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市场并未“疼痛”。虽然中国市场也应声出现连续数月的环比下降,但保守估计900万辆以上的消费需求依旧让全球看到了希望。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没有一家企业下调在中国市场的销售目标,多家国外汽车巨头反而大张旗鼓地增加在中国的投资,并反复强调中国已经成为他们经济危机下最主要的利润来源。在北美汽车盛会——底特律车展上,中国汽车继续成为重要的支撑力量。从某种角度上讲,“中国制造”的标签,已经成为全球汽车行业的一颗定心丸。没错,危机=危险+机遇。不管外围环境怎样恶化,对于国内汽车行业来说,现在或许正是翻身上位的“可
5、乘之机”。搜狐网站的网调显示,近四成网友认为经济危机正是国内汽车行业自主品牌壮大的好机遇。F1方程式赛车大赛的风靡、“车王”舒马赫粉丝的疯狂、驾照考试在大学校园的流行……所有迹象都见证中国汽车行业正迅速崛起。国务院制订的《汽车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提纲》的基本脉络和要点也都表明政府将采取措施使汽车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到2010年工业增加值占GDP的5%以上,汽车产业出口值超过500亿美元。【航空航天业】{行业与专业解码}航空航天产业属于战略性先导产业。世界航空航天市场总额已高达数千亿美元,并且正以每年10%左右的速
6、度稳步增长。我国近年来在该领域的投入明显增加,一系列鼓励航空航天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陆续出台并实施。有的同学以为学了航空航天类专业,大概就可以造飞机了,可以设计航空器了,可以去开飞机了。其实不然。航空航天类专业有这么几个特点:第一,和天文、地理、哲学等专业比较起来,它是崭新的。因为从莱特兄弟发明的第一架飞机上天到现在不到110年,航空航天学科在全世界发展也就几十年的时间。虽然它比较新,但和某些专业是比较接近的,像力学、机械、机械工程;第二,综合性很强。该学科包括设计、动力、制造、人机环境甚至材料、控制等;第三,发展变化比较快。
7、大家都知道,像民用的空客284、空客380以及可以坐500多人的大民用客机,还有载人航天等军用民用领域,都是这个专业一展身手的舞台。无论是在中国,还是放眼世界,航空航天行业都发展得如火如荼、日新月异。航空航天类专业包括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等,但航空航天事业并不局限于这几个专业,它更包含像信息、能源、制造等技术的综合。同时,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航空航天高科技领域的成果已不仅仅应用于航天飞船上,也在逐渐向电子、机械、汽车等领域渗透。也就是说,学习航空航天类
8、专业的同学一样能在其他领域大展才华。{机遇看点}未来十五年是航空航天事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将努力贯彻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方针,以大力突破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为目标,以强化科技基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以创新体制机制、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为动力,以凝聚和培育创新型人才为保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