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180743
大小:5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0
《老年人精神慰藉的社会工作介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老年人精神慰藉的社会工作介入【摘要】本文介绍了问题的提出与项目背景,阐述了相关理论,总结了社会工作介入老年人精神慰藉取得的成效。认为,社会工作介入老年人精神慰藉的服务具有较显著的效果。从服务对象角度来看,老年人在活动过程中积极参与,加强了彼此的联系,构建多样的互动方式,丰富了他们的生活,增添乐趣,精神需求得到较大满足;从研宄者方面来看,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实务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深化理论体系,积累了经验,总结了社会工作介入老年人精神慰藉的可行性与有效的介入模式;同时,也提高了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的社会工作实务能力。【关键词】老年人;精神需求;社会工作介入;实践;效果一、问题的提出与项
2、目背景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1.78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人口老龄化之基数之大、速度之快、高龄人口数量之多都是前所未有的。[1]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大家庭正被新型的“核心家庭”取代,加之独生子女逐渐扮演社会顶梁柱角色,以及“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80后、90后面临巨大的赡养压力,势必导致原有家庭对于老年人的养老保障功能削弱,不可避免地从“居家养老”模式向“社区”与“机构”养老等多样化、社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而对于机构老年人来说,活动地域的限制导致老年人社会角色的丧失,集体生活使老年人对生活控制力的削弱,个性化的丧失及隐私保护的限制,这些无疑对
3、老年人的精神健康造成了巨大影响。因此,我们在满足老年人的物质需求的同时,更要高度关注和重视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与之相应的精神慰藉也亟待解决。“乐享生活?趣味人生”项目立足于朝阳区麦子店街道霞光里社区的老年人日间照料机构,以社区为依托,以机构内的老年人为服务对象,根据需求与可行性分析,开展系列服务活动,丰富机构内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帮助构建有效的朋友联接,促进机构老年人之间交流与互助,并充分挖掘、整合、利用自身与社区的优势资源,激发自我效能,构建社区支持、互助网络,从而改善机构内老年人的生活品质,使其能够和其他群体一样,共享社会发展的物质精神文明成果,促进社会的和谐。二、相关理论社会
4、工作以“助人自助”为宗旨,将案主视为积极能动的“主体”,而不只是被动消极的“客体”。[2]小组工作作为社会工作实践手法的重要部分,在互动式参与过程中,通过彼此分享、分担、学习、支持、治疗等小组动力,带来组员态度和行为的改变,并获得新的生命动力。马斯洛认为人是有需求的动物,其需要取决于他己经得到了什么,还缺少什么,只有尚未满足的需求能够影响人的行为。他将人类的需求分为由低到高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种需求构成一个具有相对优势关系的等级体系,一种需求满足之后,另一个更高的需要就会产生,成为引导人的行为的动力。该项目中所服务的老年
5、人从开放的工作范围退缩回到相对封闭的私人环境中已有近20年。随着年岁的增长,进入机构时间增加,老年人会更加渴望与他人保持亲密的互动关系。根据研究者调查发现,日间照料中心里超过85%的老年人日常生活以棋牌为主,由于学识有限以及生理功能退化,看书读报为娱乐活动的老年人仅仅占23%,几乎所有老年人都渴望改变当前枯燥重复的生活模式。以小组工作手法介入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不仅能够让老年人在团体氛围中发掘潜能、增强对新生活的希望,提升自己的满足感与自我价值感,同时也能够在同质性小组内找到身份认同感和归属感,获得群体的支持与关爱,更重要的是帮助老年人培养新的爱好,为人生充能。社会互动理论着重从
6、社会互动关系和互动过程中去理解个体的行为意义、行为选择、行为改变。该理论提出的社会互动过程中的“处境一行动者一演绎一事物(他人)一意义一行动一新处境”的理论观点。阐述了行动者与社会环境互动中的相互作用、相互建构的依存关系。个体的改变存在于与社会双向互动的过程中。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老年人的物质生活水平和医疗逐渐得到了保障,国家、政府和个人越来越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参与状况。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情况和他们的社会互动状况息息相关。如若老年人的社会互动良好,则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在适应力、情绪、人际关系、认知和智力、人格这五方面将会非常健康。然而随着公
7、共角色的弱化,老年人进行社会互动的环境不断缩小,不利于他们塑造健康的自我。社会工作的介入正是帮助搭建支持体系的桥梁,进而推动老年人产生新的社会互动,从而影响老年人的自我认定、角色定位、互动方式选择以及行动策略等方面。、社会工作介入老年人精神慰藉取得的成效项目实施至今,已经成功开展康乐小组五次,养生小组五次,兴趣小组三次活动,帮助机构养老成员之间增进了解与信赖,搭建并强化彼此的感情联结;通过手机、书法等技能教学,减少机构内老年人与社会的剥离感,满足老人沟通交往的情感需求,使其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